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9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10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3篇 |
废物处理 | 7篇 |
环保管理 | 83篇 |
综合类 | 290篇 |
基础理论 | 27篇 |
污染及防治 | 34篇 |
评价与监测 | 35篇 |
社会与环境 | 13篇 |
灾害及防治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39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501.
有机碳源环境下亚硝酸盐的积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CSTR反应器实现SHARON过程,考察了有机碳源存在下亚硝酸盐的积累过程,着重研究了当温度35℃、DO 1.5~2mg/L、HRT=1 d、进水pH值为8时,C/N对亚硝酸盐积累及出水NO2--N:NH4 -N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中NH4 -N浓度为360mg/L,C/N不超过0.42时,有机碳源的存在有利于亚硝酸盐的积累;在C/N 0.17~0.34范围内,SHARON反应器出水适合后续ANAMMOX进水的要求;加入有机碳源后pH值降低0.2~0.4,当C/N不超过0.5时,SHARON反应器出水pH值均处于ANAMMOX的适宜范围内;在C/N为0~0.5范围内.随C/N的增加COD去除率从约90%大幅降低至约44%后又大幅提高至约82%.加入有机碳源后,由于异养菌的生长污泥浓度以及污泥中有机物含量升高,形成了紧密的絮状结构的污泥. 相似文献
502.
烟曲霉菌吸附染料的解吸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生长菌体吸附染料后的解吸情况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吸附有直接染料或活性染料的生长菌体在甲醇体系中均有相当高的解析率;解吸剂溶液的酸碱性对解吸率有很大影响,酸性环境下解吸受到抑制,而碱性环境可显著提高解吸速度和解吸率;初始温度对解吸的影响较小,温度升高,解吸率有所降低;解吸剂用量较少,只需少量解吸剂,吸附在生长菌体中的染料就可比较彻底的解吸出来。采用甲醇解吸吸附有活性艳蓝KN-R的生长菌体的作用机理为,甲醇和染料分子中的磺酸基发生了放热反应,生成了磺酸甲酯。吸附有活性艳蓝KN-R的生长菌体在甲醇体系中的解吸符合一级指数衰减模型,解吸初始阶段,反应速度较快;反应中后期,甲醇要突破缠绕致密的菌丝球和生物膜的障碍才能和染料相接触,因而反应速度较慢。吸附有染料的生长菌体在采用甲醇解吸出吸附在其上的染料后,仍可接入到染料体系中对其进行吸附脱色,且可连续使用3次以上。 相似文献
503.
中国雪灾及相关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雪灾作为自然灾害的一种,相对于其他灾种,发生的范围和频率较小。历史上发生的雪灾有记载的200多次,其中重大的上百次。学界有关雪灾问题的研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一是有关研究大都包涵在自然灾害之中作为灾种的一部分进行简单论述,而没有单独作为一个专题进行更为详实的研究;二是近30年来,学界多从气象学角度出发,对雪灾的形成机制及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而从社会学与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极其少见。 相似文献
504.
505.
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是东营凹陷最重要的生油层段 ,精细研究发现沙河街组主力烃源岩在岩性岩相组合、有机质性质和组成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通过分析盆地的沉积体系和演化序列 ,将沙河街组烃源岩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发展演化阶段 ,从湖盆形成早期的欠充填阶段经过平衡充填到最后的过充填 ,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湖盆类型演变旋回过程 ,它们分别对应于岩石地层单元中的沙四上亚段、沙三下亚段和沙三中、上亚段。由于湖泊充填过程的阶段性导致了各充填单元烃源岩有机质的组成成分、有机质的保存条件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球化学指标的差异性 ,而这些特征的差异性正说明了湖盆的充填过程控制了烃源岩的形成和发育。 相似文献
506.
507.
1979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试行)》第18条第3款规定:“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污染物,要按照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根据规定收取排污费。”据此,各省,市先后制定了征收超标排污费的标准和办法。1982年2月,国务院颁发了《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对此作出了统一的规定。这标志了我 相似文献
508.
河南鸡冠洞CO2季节和昼夜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岩溶洞穴空气CO_2变化影响次生沉积物沉积和溶蚀,它关系到洞穴旅游景观的稳定性及洞穴环境的舒适性,是岩溶作用发生的关键因素,进行洞穴空气CO_2变化的机制研究对于理解岩溶作用发生规律和现代洞穴合理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我国南北地理分界区域河南西部鸡冠洞2011年12月至2016年5月近5年连续洞穴CO_2、水文地球化学指标、洞内外温度及湿度、大气降水和游客量等数据监测,并结合2016年5月19~20日洞穴CO_2等指标的昼夜的系统监测,分析了鸡冠洞洞穴空气CO_2时空变化特征和昼夜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空间尺度上,越靠近洞口通风效应越强,洞穴空气p CO_2越低,越接近大气的p CO_2;洞穴结构及外界环境变化尤其是气候变化导致的土壤中p CO_2变化也会对鸡冠洞空气p CO_2变化产生影响.2在长时间尺度,鸡冠洞洞穴空气p CO_2夏季明显高于冬季,对比分析发现旅游活动和岩溶作用是其主要的影响因子.3在短时间尺度上(昼夜变化),鸡冠洞洞穴空气p CO_2变化主要受旅游活动的影响,建议景区在进行旅游开发的时候要考虑高峰期游客人数对CO_2的影响及岩溶景观的合理保护. 相似文献
509.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