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7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05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组合生物滤池对养殖废水的净化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物滤池作为一种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已有广泛应用.但是关于组合生物滤池净化效能与影响因素系统分析仍然缺乏报道.为此,设计构建了曝气垂直流滤池+折流式水平流滤池的组合系统,通过设定不同的水力负荷(131、94、60mm·d-1)及分流比(8∶2、6∶4、4∶6)来探究运行工况的调整对组合系统净化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垂直流滤池对有机物、氨氮及溶解性氮的平均去除率在80%以上,而折流式水平流滤池对氨氮、总氮及溶解性氮的平均去除率在40%以下.不同运行工况对生物滤池的净化效能存在显著影响,且两种不同类型滤池的净化效能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氧化分解是两种滤池中有机物去除的主要途径之一.两种滤池内都存在明显的硝化-反硝化,它们是滤池去除总氮的主要途径.垂直流滤池内的硝化-反硝化强度都高于水平流滤池.磷的去除主要受控于水力负荷、温度、溶解氧、有机物等,表明微生物吸收是滤池除磷的主要方式之一.相比于单一垂直流滤池,组合系统对总有机物和总磷的去除分别提高了4.4%和23.2%,对总氮的去除却降低了12.1%.降低分流比有助于提升水平流滤池反硝化强度,但是由于从原水中引入过多的氨氮,又水平流滤池的硝化能力有限,进而导致组合系统总氮去除率下降.因此,根据处理原水组成,控制适宜的分流比、停留时间及滤池内的氧化还原条件是提升该组合系统整体净化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2.
以Biolog方法为主要监测手段,结合聚类分析以及PCA分析方法,考察了添加酶液对农业废物堆肥中木质纤维素降解及微生物群落代谢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酶液使得堆料中有机质的降解率提高了4.90%;微生物群落代谢聚类结果表明,添加酶液可以改善堆肥微生物对中间代谢产物类碳源的代谢能力.通过PCA发现,添加酶液提高了堆体中微生物对双亲化合物、聚合物、氨基酸和氨基化合物等碳源的代谢能力,由此可导致有机质被更高效降解;此外,堆肥各时期群落代谢聚类结果表明,酶液对堆肥进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次发酵的第6 d和二次发酵的第30 d,从而有效地加速了堆肥进程.  相似文献   
233.
我国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的难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围绕生态园区建设需求,为有效解决工业园区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提出园区生态化改造的有效对策,主要包括生态补链、提标改造、一体化管理等。进一步展望了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的前景,并开展了风险评估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234.
为提升以沸石为代表的天然吸附材料对重金属污染物吸附效果,并将新型功能材料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有效应用于实际工程,采用水浴-共沉淀法制备两种Fe系碳酸型LDHs即时负载于沸石填料表面,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改性前后的沸石表面形态、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等温吸附及解吸附、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竞争离子吸附和不同pH吸附试验,对比原始及改性沸石对Cd(Ⅱ)的吸附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改性沸石对Cd(Ⅱ)的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②相较于原始沸石,两种改性沸石对Cd(Ⅱ)的吸附性能明显提升,且MgFe-LDHs负载改性沸石理论最大饱和吸附容量更高.③沸石改性后对Cd(Ⅱ)的吸附由放热过程变为吸热过程.④吸附时间、竞争离子及pH对沸石吸附Cd(Ⅱ)的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显示,MgFe-LDHs负载改性沸石最大饱和吸附容量显著提升,吸附能力更强,且在不同条件下均表现出优良的吸附特性,具有作为高效除镉填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235.
班组安全是一项细致而又繁杂的工作,仅靠班组安全员是难以做好的,特别需要班组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八到位”抓好了,安全也就有了保证。一是意识要到位。为什么有一些班组屡屡发生事故呢?安全意识没有到位就是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有些班组长对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班组长事务多,任务重,安全工作思路不清,不能很有效地抓好班组的安全工作;有的班组长还从事“第二职业”,一心多用,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自然不佳。鉴于此,我们应加强班组的安全教育和管理,班组长在教育别人的同时,自己更要加强学…  相似文献   
236.
新型水处理活性炭选型技术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活性炭依其原料不同、生产工艺不同,而有不同的吸附性能.使用简易的活性炭选型方法,可以减少应用测试时的备选炭型,从而大大降低活性炭水处理技术的运行成本.以碘值、甲基蓝值、苯酚值和丹宁酸值4种吸附容量性能指标为依据的活性炭选型技术,可以有效地预测活性炭对于水中各种大小不同污染物的去除能力.BET测试结果证明了这4项指标数据对于活性炭孔径分布预测的准确性.2,4-二氯苯酚和腐殖酸等目标化合物的吸附容量实验结果也都验证了这4项指标的预测功用,说明这种简便的活性炭选型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7.
ZnCo-LDHs改性人工湿地沸石基质对城市污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常用的垂直流人工湿地沸石基质,采用金属离子物质的量比(Zn~(2+)∶Co~(3+))为2∶1在碱性环境下共沉淀生成ZnCo-LDHs,并覆膜于沸石基质表面,分析了改性前后基质的物化特性;构建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试验柱,对改性前后2种沸石基质对城市污水的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n Co-LDHs覆膜改性沸石基质的方法是可行的;ZnCo-LDHs覆膜于基质表面,改变了原始沸石基质的物理化学特性,促进了基质对污染物的物理拦截和物化吸附作用;ZnCo-LDHs改性基质对城市污水中CODCr、氨氮、TP的净化效果均有所提高,其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6%、63%和88%。  相似文献   
238.
草场资源作为西藏地区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农牧民增收的物质保障。本文以资源承载力为研究视角,将社区人口、经济和草场资源的协调程度作为资源承载力的评价依据,运用P-E-R模型对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内181个社区的草场资源承载力进行计算。得出珠峰自然保护区社区草场资源承载力整体较高,社区草场资源保护良好,却也不容乐观的结论。以此为基础,结合珠峰自然保护区社区草场资源利用现状,对上述结果进行一定讨论。探究影响珠峰自然保护区社区草场资源利用的多种因素,希望对珠峰自然保护区社区,合理开发和利用草场资源、促进社区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39.
北京奥运期间,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漳州各级交警部门针对日益严重的假牌假证现象组织了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已收缴44本假驾驶证。据了解,这些以假乱真的假驾照在市面上仅需上百元就能购买到,而漳州市每年发生的伤亡事故中,有部分肇事司机就是假证持有者,这些“李鬼”司机已成为威胁市民出行的“马路杀手”。  相似文献   
240.
闽东某钼矿周边农田土壤钼和重金属的污染状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调查了闽东某钼矿周边农田土壤和稻米钼及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对土壤钼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探讨了土壤钼的安全阈值。结果表明,部分土壤遭受了铜和镉的污染,以轻度污染为主;部分稻米出现镍和镉的污染,以轻度污染为主;土壤全钼含量为3.30~325.6 mg/kg,最高值高出福建省土壤中钼的环境背景值87倍,说明该区土壤已遭受严重的钼污染。稻米钼含量为0.58~12.04 mg/kg,对人体具有很高的健康风险;根据稻米钼含量与土壤钼含量之间的关系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推算出土壤中钼(全钼)的安全阈值不高于4.51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