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1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生化+物化工艺处理针织印染废水工程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运用生化十物化工艺处理针织印染废水的工程实例。废水处理后,各项出水指标均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COD、SS、硫化物、色度去除率分别在85%、70%、78%、88%以上。  相似文献   
22.
锰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评价及修复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地积累指数及Lars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湘潭锰矿废弃地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表明,CA、Mn、Pb、Zn、的地积累指数均大于5,达到极严重污染水平,Cu为中等污染水平。5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表明,Mn、Pb、CA为极强的生态危害,Zn为中等生态危害,Cu为轻微生态危害,Mn、Pb、CA生态危害系数均高于极强生态危害系数的临界值,为该地区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因子。多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表明,该地区重金属污染属于极强的生态危害。两种评价方法对比,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略为保守,两者结合更具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3.
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对 Cr6+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污染土壤中分离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利用其死菌体对Cr6 溶液进行吸附动力学研究.在Ci=300mg/L、pH=2.5和θ=50℃条件下,吸附120min获得最大吸附量60.5mg/g.应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Langmuir吸附等温线更为适合.动力学研究显示,地衣芽孢杆菌对Cr6 的吸附动力学可以用拟二级速度方程进行描叙.图3表4参14  相似文献   
24.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电动力处理城市污泥中重金属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氧化亚铁硫杆菌对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及对电动力处理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率影响.氧化亚铁硫杆菌处理后的污泥,pH值降低,部分重金属从稳定态转化为可溶态.经氧化亚铁硫杆菌预处理后的泥样和未经预处理的泥样,在同样条件下用电动力处理,处理结果为:预处理后Cd的去除率从61.85%上升到72.54%,Cu从34.26%上升到63.51%,Zn从65.06%上升到7L 22%.预处理对Cu的影响比Cd、Zn大得多.用电动力处理Cu超标污泥中重金属时,将污泥先用氧化亚铁硫杆菌预处理,可有效地提高其去除效果,处理后的污泥有利于农用.  相似文献   
25.
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对Pb~(2+)和Cd~(2+)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对溶液中Pb~(2+)和Cd~(2+)吸附过程的特征,分别从动力学、热力学和吸附等温线三方面进行了实验,同时还研究了pH、温度、时间、重金属离子起始浓度和吸附剂用量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等温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方程来描述。在实验设定条件下,棘孢曲霉对Pb~(2+)和Cd~(2+)最大吸附量分别为71.2 mg/g和59.8 mg/g;动力学实验数据很好的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达到平衡的时间为3 h;热力学实验数据显示该吸附过程为自发的、吸热的过程。  相似文献   
26.
利用聚乙烯醇与海藻酸钠固定包埋铜绿微囊藻,通过正交实验获得聚乙烯醇溶液浓度、海藻酸钠溶液浓度及铜绿微囊藻液量去除磷的最佳配比,研究溶液起始pH值、反应时间、磷初始浓度对固定化小球吸附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小球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聚乙烯醇质量分数6%,海藻酸钠质量分数0.5%及铜绿微囊藻浓度2×107个/mL;固定化小球吸附磷的最适起始pH值为6~8,吸附达到平衡的时间为9~12 d,初始磷浓度为1.00 mg/L时去除率最高,达到79.19%。  相似文献   
27.
洞庭湖的景观动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景观元素分为三种:嵌块体、走廊、本底,在洞庭湖区,湖泊是洞庭湖的本底,洲滩是一种典型的嵌块体,在湖区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是现在洞庭湖区最为活跃的景观元素之一,研究湖泊的演变规律,洲滩的结构,动态变化,以及洲滩对洞庭湖功能的影响,对洞庭湖的治理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整个湖区洲滩面积呈增长趋势,从1961年到1985年面积增长了815km^2,由于人工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差异,洲滩分布在不同湖区县市,不同时期,不同高程出现了不同规律:洲滩主要分布在岳阳、沅江和汉寿三地,不同类型洲滩的演化动态在不同湖区分布呈现异质性,洲滩(景观结构)的改变导致洞庭湖功能(调蓄功能,生态功能等)的退化,因而沿庭湖洲滩治理刻不容缓,此外,还论述了芦苇,人工林和洲滩演化的相互影响,论证了芦苇是洲滩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人工林有利于开发和治理洲滩。  相似文献   
28.
EDTA溶液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果及金属的形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采用0.05mol·L-1的EDTA作为萃取剂,在一定的萃取条件下,对2种尾矿土壤中重金属进行土壤柱萃取实验,并采用优化的BCR(European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连续萃取方案对萃取前后的Pb、Zn、Cu和Cd进行形态分析.研究EDTA对4种金属的萃取效率及萃取前后的形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EDTA能有效的从土壤中萃取该4种金属,萃取效率依次为:Cd>Zn>Cu>Pb;金属的4种形态均能被EDTA萃取;在浅层土壤中,EDTA对酸可提态的金属的萃取效果尤为显著;在深层土壤中,酸可提取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余态4种形态的金属萃取效果,随着土壤柱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9.
植物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及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薇  程政红  刘云国  吴际友  贺迪 《生态环境》2007,16(5):1455-1459
对植物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及其抵抗微生物的能力以及与生态学相关可能产生的增效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活体采气法收集20种园林植物的挥发性物质,利用气质联用仪测定物质成分结果,再进一步做抑菌作用研究。根据测定结果,实验最终确定的抑菌化学成分有:间羟基苯甲酸(m-hydroxybenzoic acid),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邻苯二酚(catechol),乙酸(acetic acid),乙醚(acetaldehyde),丙烯酸(acrylic acid),乙硫醚(diethyl sulphide),莰酮-〔2〕(camphanone-2),莰醇-〔2〕(borneol-2)。同时,采用纸片扩散法和MIC(最小抑菌浓度)法对药品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莰酮-〔2〕(樟脑)的抑菌效果最显著也最全面,水杨酸甲酯的抑菌效果最不显著也最不全面。丙烯酸、邻苯二酚、莰酮—[2]的最佳抑制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质量浓度为0.156×10-3 mg.L-1时即可有效抑制这些微生物的繁殖,可根据这一特点,在医疗、食品中加以运用。从环境生态学角度看,在某些以空气传播的流行性疾病的多发地,特别是在呼吸道疾病曼延的地区,多栽种一些抑菌作用较强的植物(如银杏、香樟、枫香、海桐等),对疾病的控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0.
从污染土壤中分离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利用其死菌体对Cr^6+溶液进行吸附动力学研究.在Ci=300mg/L、pH=2.5和日=50℃条件下,吸附120min获得最大吸附量60.5mg/g.应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Langmuir吸附等温线更为适合.动力学研究显示,地衣芽孢杆菌对Cr^6+的吸附动力学可以用拟二级速度方程进行描叙.图3表4参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