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46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刘倩  雷炳莉  安静  尚羽  钟玉芳  康佳  文育 《环境科学》2013,34(8):3303-3308
研究了己烯雌酚(DES)和戊酸雌二醇(EV)对MCF-7细胞增殖的单一毒性和等浓度配比下的联合毒性作用,用相加指数法进行了联合毒性作用类型的判断,同时进行了联合毒性作用的3×3析因实验设计研究结果作为对比.结果表明,EV的24、48和72 h对MCF-7细胞增殖率的EC50值分别为6.02、0.40和0.33 nmol·L-1,DES的24、48和72 h的EC50值分别为5.90、6.98和2.90 nmol·L-1,等浓度配比下其联合毒性的EC50值分别为2.33、0.71和0.39 nmol·L-1,用相加指数判断其联合作用类型,在24 h显示为协同作用,其它两个时间段显示为拮抗效应,但从数值上可以发现协同和拮抗效应均不强,接近相加的联合效应类型.析因实验结果显示24、48和72 h这3个染毒时间段均显示了相加作用类型.析因实验与等浓度配比下获得的联合毒作用类型基本一致,但析因实验设计更为简捷方便,同时避免了由于计算EC50值产生的偏差对联合效应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低碳经济的消费行为研究述评与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倩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0):155-161
文章认为目前我国低碳经济推进过程中缺乏对作为市场主体的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行为关键动因和决策机制的细致探索。本文在对国际上可持续消费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上研究对于支撑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3.
本研究基于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结合GDAS气象数据和空气质量数据,利用聚类分析、潜在源分析及浓度权重轨迹分析等多种手段探讨2015年连云港市不同季节气流轨迹特征及PM_(2.5)的潜在来源。结果显示,连云港气流轨迹季节变化特征明显,秋冬气流轨迹主要以西北气流为主,春夏季以东南和西南气流轨迹为主。连云港PM_(2.5)输送方向则以西北方向长距离传输和周边省市的近距离传输为主,相对清洁的轨迹主要受到海洋性气团的影响。潜在源及浓度权重轨迹分析结果表明,污染物主要沿西北和西南路径影响连云港PM_(2.5)浓度。连云港春季潜在源区集中在江苏、山东全境、安徽、浙江、河南大部分地区、山西、河北西南地区,夏季潜在源区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江西及湖南等区域,秋季集中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中北部区域及湖北中部区域,冬季集中在以山东为中心,包含河北、河南、安徽北部、江苏等在内的区域,以及上海、浙北及湖北东等多个地区。  相似文献   
34.
采用半静态暴露的方法,以大型溞的死亡率、显微结构损伤、蜕皮率、游泳行为等作为毒性测试终点,研究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锌(ZnONP)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ZnONP水溶液稳定性差,在溶液中沉降率随着浓度增大而增大,Zeta电位降低.ZnONP对大型溞处理48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为3 mg·L~(-1),ZnONP致大型溞的死亡率呈现一定的时间-效应关系;ZnONP暴露会使大型溞肠道和体表损伤.经显微结构观察发现,ZnONP可粘附在大型溞体表面,并引起大型溞游泳的垂直高度升高,大型溞蜕皮时间延迟,成功蜕皮率降低.结果表明ZnONP对大型溞个体和行为产生一定的毒性效应,其毒性效应的机理与其颗粒物对大型溞肠道和体表粘附有直接的关系,研究结果对合理地评价纳米材料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5.
不同植被群落表层土壤中细菌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种不同植被群落(海桐、雪松、桂花)表层土壤中的pH、w(TOC)、w(TN)和w(TP)进行了测定,采用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对各植被群落表层土壤细菌的16S rDNA V3~V6可变区扩增片段进行了分析,利用分析得到的图谱数据与表层土壤中的pH、w(TOC)、w(TN)和w(TP)进行了群落-理化因子相关性分析以及CCA(典范对应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群落表层土壤的pH和养分含量不同,其中w(TOC)和w(TN)的差异显著(P<0.05),而pH和w(TP)的差异不显著(P>0.05). DGGE图谱分析结果揭示,不同植被群落表层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明显不同. 聚类分析显示,海桐和雪松的细菌群落组成和结构最为相似(82%),而它们与桂花样地的相似性(55%)相对较低,桂花样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且与其他2个样地差异显著,雪松样地的均匀度指数最高. 相关性分析和CCA结果进一步表明,w(TOC)和w(TN)是表层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显著影响因素,并且植被群落可能通过其根系分泌物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6.
程梦婷  刘倩  刘稷燕  江桂斌 《环境化学》2014,(10):1733-1743
石墨烯是一种全部由碳六元环构成的新型二维碳纳米材料.从2004年发现至今,其在能源、电子、复合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中的应用都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近年来,石墨烯在分析化学领域也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环境有机污染物分析方面,涌现了大量相关报道.本文简要回顾了近期石墨烯在环境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情况,涵盖了样品前处理、色谱、传感器、质谱等不同的技术方向,并对石墨烯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7.
微电解-电极生物膜法在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考察微电解-电极生物膜法的污水深度处理效果,以受污染河水为处理对象,以碳素纤维作为微电解和电极生物膜的电极材料,研究微电解和电极生物膜的污水处理特点及运行条件. 结果表明:微电解可有效去除污水中PN(颗粒态总氮)、PP(颗粒态总磷)、DTP(溶解性总磷)和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94%、95%、93%和98%;其中DTP的去除以与微电解产生的Fe2+的沉淀反应为主,NH3-N的去除以硝化反应为主. 微电解提高了有机物的去除率,但对DTN(溶解性总氮)的去除率较低. 电极生物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NO3--N,对不同进水水质的适应性较强,脱氮以自养反硝化为主,异养反硝化可有效去除剩余有机物,ρ(NO3--N)低于45.0 mg/L的污水经过电极生物膜处理后,NO3--N可被完全去除. 在HRT(水力停留时间)为8 h、电流密度为0.10 mA/cm2的条件下,微电解-电极生物膜法对各种污染物去除效果显著,工艺运行稳定,出水ρ(TN)和ρ(CODMn)平均值均低于0.5 mg/L,ρ(TP)低于0.05 mg/L,浊度小于1.0 NTU,可实现污水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38.
在热重红外联用分析仪上开展了纤维素的热裂解失重研究,通过对纤维素热裂解的TG和DTG曲线以及热解产物的红外析出图谱的分析研究,探讨了纤维素热裂解的二次反应过程及机理,并在经典Broido—Shafizdeh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纤维素热裂解模型。  相似文献   
39.
静电对武器装备的危害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静电放电对电子器件威胁日益严重的现状,阐述了静电的特点,指出了静电对武器装备造成危害的方式,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武器装备静电防护的原则和策略,同时也为武器装备的维护保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0.
通过监测鄱阳湖枯水期的主湖区、五河入湖口以及碟形湖表层水体氮、磷等营养浓度以及重金属含量变化,对鄱阳湖全湖的营养状况以及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枯水期的鄱阳湖流域表层水体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等含量较高,达富营养化水平,湖泊水质受总氮、氨态氮、总磷和pH的影响较大。且鄱阳湖水域的氮、磷等营养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饶河入湖口水体N、P污染最严重(TN 314 mg/L;TP 025 mg/L),修河入湖口污染程度次之(TN 134 mg/L;TP 009 mg/L),而南矶山碟形湖水体污染最小(TN 049 mg/L;TP 005 mg/L)。鄱阳湖表层水体重金属Pb、Cd的含量较低,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要求,尤其是湖泊Cd含量低于地表水I类标准。但鄱阳湖流域Cu、Zn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