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97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研究了钒(V)在活性氢氧化铁胶体上的吸附行为和机理。讨论了吸附与溶液pH,反应时间,温度,浓度的关系和干扰离子对吸附的影响。得出了吸附的基本模型以及钒在氢氧化铁胶体上的吸附最佳工艺条件。此外还研究了负钒氢氧化铁的解吸,得出了氢氧化铁在处理含钒(V)废水时能循环使用的结论。用实验所得最佳工艺条件,采用活性氢氧化铁胶体处理雾化钒渣的酸性铵盐沉钒废水和弱碱性铵盐沉钒废水,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2.
电絮凝-过滤法去除源水中微量有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絮凝-过滤法进行了源水中有机物去除的实验研究,探讨了电流密度、电解时间和pH值等因素对源水中TOC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极间距1.0cm,电流密度47.2 A/m2,初始TOC浓度为12.4mg/L时,反应12min后,出水浓度为3.60mg/L,TOC去除率可达71%。表明电絮凝法可有效去除源水中微量有机物。其去除机理包括电絮凝、电化学氧化和还原以及电气浮等。  相似文献   
23.
湘东北湘阴凹陷控盆断裂特征、盆地性质及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白垩纪-古近纪洞庭盆地东部湘阴凹陷的北部进行了地表地质调查与研究.凹陷呈NE走向,沉积岩层倾向南东,且自南东往北西倾角变陡.凹陷南段宽、北段窄,其南东边界分别为倾向NW的公田断裂和忠防断裂,两断裂之间以走向NW、倾向南西的白羊田断裂和石姑桥断裂相连接.公田断裂为正断裂,白羊田断裂和石姑桥断裂为右旋平移正断裂,忠防断裂为左行平移正断裂;公田断裂和石姑桥断裂均经历了自韧性→脆性的转变过程.凹陷内部发育NE~NNE向小型同成盆正断裂.上述信息表明:① 湘阴凹陷为箕状断陷盆地;②公田断裂和忠防断裂的拉张活动控制了凹陷的形成和发展,区域N(N)E向左旋走滑应力场对凹陷北段有一定影响;③ 白羊田断裂和石姑桥断裂属横向调整断裂;④ 凹陷发展及其沉积充填,与南东面幕阜山隆起的抬升与剥蚀(包括沉积剥蚀和构造剥蚀)相耦合.结合区域资料,讨论认为湘阴凹陷形成的伸展构造环境受本地区特有的地幔上隆深部构造背景与中国东南部区域张性构造环境的双重制约,并以前者为主;凹陷走向主要受区域NNE向左行走滑应力场的控制.  相似文献   
24.
乙醇对硫酸盐还原-甲烷发酵效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琦  刘波  闫懂懂  李松  陈泽智 《环境科学》2009,30(3):924-929
针对硫酸盐还原菌(SRB)、产酸菌(AB)和产甲烷菌(MPB)的生态位特征,采用两级厌氧与循环气提吹脱工艺,以蔗糖和乙醇为有机底物(COD为6 000 mg·L-1),在不同COD/SO2-4时分别研究了底物中乙醇浓度对硫酸盐还原、有机物去除和甲烷发酵效率的影响,以及系统的硫化物吹脱效果和最佳回流率.结果表明,乙醇的添加可以促进SO2-4还原,并使COD/SO2-4降低产生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减弱,SRB、AB和MPB菌群处于良好的协同代谢状态.乙醇/SO2-4从0提升至2后系统的处理效率明显改善,COD/SO2-4为12、 6和4时的SO2-4还原率分别由7.7%、 8.1%、 14.1%提高为84.7%、 87.6%、 82.5%,COD去除率由83.3%、 76.5%、 69.6%提高为92.8%、 93.5%、 89.7%,CH4/COD由225.7、 204.6、 178.6 mL·g-1提高至278.5、 253.7、 236.1 mL·g-1.系统经10倍回流水稀释及气提吹脱30%~55%的硫化物后,硫化物浓度分别低于27.8、 38.4、 52.4 mg·L-1,有效地抑制了H2S的毒性作用.但回流率偏大(20倍)使底物浓度梯度过低,SO2-4还原率下降;回流率偏低(5倍)使污泥床无法充分膨胀,COD去除率降低.  相似文献   
25.
跨步电压是接地装置特性参数中一个重要的参数。近年来因雷击产生跨步电压导致人身伤亡的事故逐渐增多。针对贵阳特殊地质条件,选取处于不同土壤模型下的接地装置,采用贵州省雷电监测网资料和现场土壤勘测数据,通过恒定电流场原理和CDEGS软件进行分析,定量计算雷击状态下接地装置周边跨步电压值及其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雷击时不同土壤模型下跨步电压值不同;同时在建筑物地网引下线处出现跨步电压峰值可能性较大,地电位升由地网中心地带向地网边缘地带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雷击高压输电线路杆塔时,处于杆塔接地网3m范围内的人员存在人身伤亡风险。在建筑物和杆塔防雷工程设计时应该对这些地方加强雷电防护措施,减少因雷击建筑物时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
底栖动物可反映多种生态威胁对水环境的积累效应,与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北京市典型流域北运河流域为例,基于2015年夏季野外采样调查34个站点水生态数据,对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典型对应分析筛选得到水质驱动因子,利用临界点指示类群分析方法探究关键影响因子的指示物种及其阈值,并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指...  相似文献   
27.
基于PSR模型的独流减河河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河口生态系统健康内涵,结合独流减河河口的实际情况,首次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独流减河河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及标准,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采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河口生态系统压力评价、状态评价和响应评价首次对独流减河河口进行了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独流减河河口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为0.471,处于亚健康状态,社会因素是造成河口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口生态恢复和科学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8.
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根系泌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高精度溶解氧微电极,研究了自然沉积物中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根不同部位的泌氧能力差异以及光照对根系泌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慈姑根系不同部位的泌氧能力存在差异,光照和黑暗条件下根区氧气扩散层厚度由大到小依次为1/2根长(0.98、0.72 mm)、3/4根长(0.68、0.28 mm)、根尖(0.58、0.44 mm)和1/4根长(0.42、0.32 mm);光照条件下不同根长部位根表面溶解氧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1/2根长〔64.56%(以%空气饱和度计)〕、3/4根长(52.73%)、根尖(38.55%)和1/4根长(20.55%),这与根部泌氧屏障、通气组织发育程度和根组织呼吸代谢有关。无论有无光照,慈姑根均有泌氧产生,光照条件下根表面溶解氧含量和根区氧气扩散层厚度均高于黑暗条件;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1/2根长处根表面溶解氧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测定点(P<0.05);除1/2根长处以外的其他测定点,在光照条件下的根表面溶解氧含量差异显著(P<0.05),但在黑暗条件下趋于相同(P>0.05)。  相似文献   
29.
畜禽养殖氨排放清单研究现状与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氨在雾霾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从源头上控制氨排放,对提升空气环境质量尤为重要,而畜禽养殖作为人为源氨排放的重要来源备受关注。准确的畜禽养殖氨排放清单对于核算氨排放量、识别主要排放源进而制定有效的畜禽氨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畜禽养殖氨排放清单的发展历程,总结欧盟、美国和中国畜禽养殖氨排放清单的运用情况,结合某生猪养殖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中国指南和欧盟方法(EEA方法)。结果表明,畜禽氨排放清单归纳总结为整体系数法、阶段系数法;用EEA方法核算的栏舍、存储环节氨排放系数显著高于中国指南核算结果和实测结果,中国指南核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大致接近,归因于中国指南对于关键参数如总氨态氮(TAN)进行了本土化取值,但氨挥发率等核心参数的本土化研究的缺乏仍然制约清单的准确性;清单参数结构与中国现有的畜禽基量统计数据匹配度不高。亟需进一步深入开展畜禽排泄物中TAN量、氨挥发率和非氨转化率等基础核心参数的实测研究,以便为中国养殖业氨排放清单本土化编制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0.
探讨临港产业的基本理论,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临港产业的先进经验,结合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临港产业的优势条件,提出石油化工、汽车制造、风电装备制造、海洋工程、物流集散五大优势临港产业基地建设是临港产业发展的重点,旨在为江苏沿海地区临港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