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安全科学   204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411篇
基础理论   65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4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1.
减排增汇目标下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测度及分布动态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粮食生产中的净碳汇和面源污染排放,构建全局EBM模型测算2001—2018年中国30个省份及三大功能区的粮食生产效率,借助分布动态模型考察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动态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中国粮食生产效率总体水平不高,样本期间呈现先降低后增长的态势,主产区粮食生产效率高于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2)三大功能区粮食生产效率的分布动态存在差异,主产区由“多级分化”趋向于“两级分化”,地区差距逐渐缩小;主销区分化程度有所加剧;产销平衡区“多级分化”逐渐加强。(3)中国粮食生产效率总体上存在向中高水平聚集的趋势。相比高效率省份分布流动性较强,低效率省份存在明显的“贫困陷阱”,粮食低水平发展的恶性循环不易突破。  相似文献   
812.
813.
α-碱性氧化铁的制备及其对铬(Ⅵ)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α-碱性氧化铁的制备及其对铬(Ⅵ)的吸附性能作了研究。确定了制备α-碱性氧化铁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确定的条件下所制得的α-碱性氧化铁对铬(Ⅵ)有良好的吸附性。其饱和吸附量为17mg/g;最佳吸附酸度为pH 5~6;溶液中共存的一价、二价阳离子和一价阴离子对铬(Ⅵ)的吸附基本无影响,而高价阴离子则严重干扰铬(Ⅵ)的吸附,吸附铬(Ⅵ)后的α-碱性氧化铁用0.5mol/l硫酸进行洗脱再生,效果良好,再生后的α-碱性氧化铁对铬(Ⅵ)的吸附性能基本不变。所制得的α-碱性氧化铁用于电镀厂含铬(Ⅵ)废水处理,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14.
司涵  黄琼  陶涛  杨波  赵云霞  陈敏东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10):4314-4322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La-M-Co-O(M=Mn,Cr,Fe,Ni和Cu)/堇青石催化剂,运用BET,XRD,SEM,H2-TPR和XPS技术对催化剂性能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研究考察过渡金属掺杂,掺杂量以及焙烧温度等对催化剂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焙烧温度升高至650℃时,催化剂表面所负载的活性氧化物颗粒最为分散,其氧化活性最佳,且当反应温度为350℃时,催化剂催化氧化氯苯转化率可达96.4%,究其原因是高温焙烧致使催化剂形成LaCoO3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其复合氧化物的晶体结构有利于催化剂催化氧化氯苯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815.
研究了小分子物质双(3-氨基丙基)胺对混合菌落生物膜形成抑制及解体效应机制,并探讨了利用双(3-氨基丙基)胺减缓膜表面生物污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双(3-氨基丙基)胺能有效抑制混合菌群微生物附着和生物膜形成,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经过双(3-氨基丙基)胺处理(131 mg·L~(-1))24 h,生物膜形成抑制率达到74.61%.这种抑制效果不是通过杀菌方式产生而是通过抑制微生物中胞外多糖和e DNA含量产生.经双(3-氨基丙基)胺处理后,胞外多糖和eDNA分别下降了39.37%±2.68%和70.05%±2.93%.双(3-氨基丙基)胺对已经形成的生物膜也有一定解离作用.对于预培养12 h的生物膜,双(3-氨基丙基)胺(131 mg·L~(-1))处理10 h,解体率为23.59%.另外双(3-氨基丙基)胺可减缓膜过滤过程中膜孔堵塞速度,降低膜压,缓解由微生物引起的膜污染问题,在环境膜污染控制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16.
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多因素实验,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对铀(U)、锰(Mn)和砷(As)的富集规律及锰、砷对铀富集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其影响机理。研究表明:铀浓度>75 mg/L、锰浓度>25 mg/L或砷浓度>25 mg/L均会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同时,铀、锰浓度在0~100 mg/L范围内其浓度与吸附率呈负相关,砷在0~100 mg/L范围内其吸附率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75 mg/L时吸附率最高,达到86.09%。多因素实验发现,砷浓度低于60 mg/L时促进枯草芽孢杆菌富集铀,>80 mg/L则抑制。<40mg/L的锰增加铀的富集,浓度高于60 mg/L锰对其铀的吸附产生抑制作用。锰和砷通过抑制细菌生长、竞争菌体表面负点性基团、改变菌体物质特性等方式影响菌体对铀的吸附。  相似文献   
817.
选用高锰酸钾为氧化剂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高锰酸钾初始浓度,pH值和温度对沙拉沙星氧化反应速率的影响,并比较高锰酸钾氧化其他氟喹诺酮类药物(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的动力学参数,旨在为沙拉沙星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研究得出:氧化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随着高锰酸钾浓度和环境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增加;相对于中性条件和碱性条件[K=30~47L/(mol·min)],酸性条件(pH=4~5)下其反应速率[K=66~91.28L/(mol·min)]要明显更快.高锰酸钾氧化沙拉沙星的动力学参数与环丙沙星的类似,在相关研究中可以适当参考环丙沙星的处理参数.  相似文献   
818.
以东海原甲藻分泌的藻类有机物(AOM)为研究对象,研究粉末活性炭预沉积和预吸附两种膜前预处理手段对海水中AOM的去除作用,对比分析AOM直接超滤、预沉积和预吸附后再超滤时膜通量、膜阻力分布、膜表面亲疏水性和粗糙度的变化,探讨粉末活性炭孔隙结构、沉积量对AOM去除效果及超滤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预沉积和预吸附能够提高超滤膜对含AOM海水中DOC和UV254的去除率,预沉积对AOM的去除作用优于预吸附,介孔活性炭较微孔活性炭的预沉积效果更好,当介孔活性炭PAC2的沉积量为0.4g/L时,DOC和UV254的去除率较直接超滤分别提高了25.1%和33.6%.紫外吸收比指数(URI)分析表明,活性炭预沉积和预吸附对有机物的去除作用具有选择性,AOM中芳香族物质较脂肪族羧基类物质更易被除去.粉末活性炭预沉积下AOM超滤时的滤饼层污染阻力(Rc)和膜孔堵塞阻力(Rp)较直接超滤分别降低了39.6%和81.2%,活性炭在超滤膜表面形成的滤饼层结构将AOM与超滤膜进行了隔离,能够减缓膜污染速率,对于控制膜的不可逆污染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19.
对化学强化法提高生物膜填料塔同时脱硫脱氮性能的净化过程,及其动力学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刺激作用在化学强化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化学强化前后,生物膜中的SO_2、NO_x的生化降解反应均为一级反应,且SO_2、NO_x在生物膜中的生化降解反应均为快速生化反应;依据吸附-生物膜理论及其动力学模型,对化学强化前后NO_x的出口浓度、生化去除量及净化效率进行模拟及对比验证表明,利用该理论建立的动力学模型模拟的理论值与实验值之间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86~0.99)。  相似文献   
820.
火电厂煤场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电厂的内部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二条规定:贮存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水泥、石灰、石膏、砂土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应当密闭;不能密闭的,应当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严密围挡,并采取有效覆盖措施防治扬尘污染。结合火电厂煤场全封闭具体工程,对火电厂煤场环境污染与防治进行了分析和概述,为煤尘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