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1前言电厂一期工程建设一般包括两台或四台机组,如果等全部建成投产后再进行环保“三同时”检查很不利于环保工作。因此需要对再建项目进行检查,特别是一号机组整套启动试运后,环保专业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参加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是十分必要的。这项工作由省(网)局基建处质检站组织,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等单位及电厂筹建处的领导、技术负责人参加,全面、认真、细致地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直接反映到有关单位,并落实到责任者,以便迅速解决。环保专业检查的依据是电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保部门的批复及电厂的设计资料。在监督检…  相似文献   
12.
广州城区大气环境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州市区大气环境监测的十几年数据为依据,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广州市大气环境质量恶化、污染物以氮氧化物为主。“热岛效应”增强、酸雨频率上升等结论,并对其发生变化的原因作了综合分析,同时指出,大气环境变化后对广州市部分气候因子,市民身体健康、风景区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近年来,通过对各种类型矿床中硫化物矿物对的硫同位素比值的测定,弄清了S_4~3的富集次序,即为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而且查明了一般热液矿床中硫化物矿物对的硫同位素分馏系数要比接触交代或区域变质作用有关的矿床的大。勒斯克等研究了希思-斯蒂尔和布罗肯希尔变质矿床的硫同位素分馏作用,指出在这些矿床中  相似文献   
14.
绿色钻井液体系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烷基葡萄糖苷钻井液体系、合成基钻井液体系、甲酸盐钻井液体系、硅酸盐钻井液体系、有机盐钻井液体系等的特点及应用;分析钻井液使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推广环保钻井液的建议,指明了未来环保型钻井液处理剂和体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用pH为3.34的模拟酸雨在复合循环试验机(CCT-IL型日本制造)上对8种金属材料进行加速腐蚀试验,结果表明:碳素钢腐蚀失重最大,而含Ni、Zn元素的铜合金(洋白)腐蚀失重最小;并对腐蚀产物进行分析测定,探讨了酸雨加速材料腐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发展情况和清洁化生产方面现存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再造烟叶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介绍了废水处理和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2个方面的研究现状,生产企业有必要向废弃物主动处理和资源化回收利用的趋势转变。展望了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现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存在的不足,以及国家加强职业病危害重点防治场所的监测与管理要求,本文研究基于物联网DCM体系架构,设计了一套职业健康智能化监测平台,实现对企业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在线监测、预警及管理。实现企业及监管机构对生产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的全过程监测、预警及管理,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保障员工在生产活动中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8.
用pH为3.34的模拟酸雨在复合循环试验机(CCT-IL型日本制造)上对8种金属材料进行加速腐蚀试验,结果表明:炭素钢腐蚀失重最大,而含Ni、Zn元素的铜合金(洋白)腐蚀失重最小;并对腐蚀产物进行分析测定,探讨了酸雨加速材料腐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重庆东北部地区是重庆岩溶石漠化重点治理区,该区地形复杂,山高坡陡,植被退化现象严重。了解该地区的植被分布特征,对该区环境的改善和石漠化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Landsat OLI等数据,运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研究区植被信息进行提取,然后对分类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制图和分析,并在空间布局上进行总结和探讨,旨在了解该区域植被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1)在eCognition 9.0软件中进行多尺度分割,再结合地物类型特征使用隶属度函数法进行分类,该方法符合山地地物类型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分类精度达到81.35%;(2)研究区属典型的中山地区,海拔在500~1 500 m之间的地区约占64.49%,林地和耕地是该区域主要的地物类型,所占总面积为8 872.22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6.50%,各地物类型分布受地形地势的影响较大;(3)综合研究区地形因子(高程和坡度)与植被分布的相关性可知,耕地和草灌主要分布在高程为200~1 500 m且坡度等级在2~4级(5°~35°)之间,该区域人类活动频繁,故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植被覆盖度低,群落生长不稳定,容易受到干扰。针阔混交林主要分布在高程>500 m且坡度等级在2~4级(5°~35°)之间。马尾松林、阔叶林和柏木林主要分布在高程大于500 m且坡度等级在2~5级(5°~45°)之间。 关键词: 多尺度分割;面向对象分类;地形因子;植被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钻探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现状进行解析,采用清洁技术,降低因施工作业导致的环境污染,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是控制钻探施工作业产生污染的有效举措,采用清洁技术将污染控制在规定范围,对于提升企业环境保护监管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