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72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含硫化亚铁颗粒的乳化原油净化处理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超声波和离心法在室内进行了从被硫化亚铁颗粒污染的乳化原油中回收原油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离心-溶剂稀释-离心处理工艺中,超声波处理工序主要用于乳化原油中游离水和部分乳化水的脱除,以降低后续离心处理工序的负荷。用超声波-离心处理工序分离出的沉渣和油、水过渡层经溶剂稀释后进行第二次离心处理。两次离心处理中所得到的净化油混合可作为商品原油外输,第二次离心处理中分离出的沉渣和油、水过渡层经进一步除油后可作为固体废物处理。  相似文献   
42.
蒽的不完全臭氧氧化及中间产物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迪  王建龙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2):1586-1589
对蒽进行了臭氧不完全氧化实验研究,利用HPLC、UV、TOC监测了臭氧氧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蒽被臭氧降解时有中间产物生成,臭氧可以与中间产物继续作用,但是难以使之矿化.另外,氧化体系中水溶性有机物的TOC变化及其对活性污泥OUR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氧化改善了蒽的可生化降解性.因此,臭氧氧化与生物降解组合技术,有望成为处理废水中蒽的经济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3.
结合氨法脱硫SO2吸收传质的研究,通过耦合氨法脱硫液滴中多组分化学反应、液滴与气相间传质(双膜理论)、液滴蒸发相变等多个过程,采用CFD二次开发技术研究开发了可预测脱硫效果的CFD计算方法,利用基于该方法建立的三维氨法脱硫仿真模型模拟脱硫塔内的流场及烟气流速、pH值、液气比、雾化粒径、初始SO2浓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且二者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20%.同时,通过计算pH值和浆液粒径等关键参数对脱硫塔内竖直中心线上NH3和SO2浓度分布规律的影响,明确通过合理控制浆液pH值与浆液粒径来提高脱硫效率以及减少NH3逃逸.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氨法脱硫系统控制烟气流速为2~3m/s、浆液pH值为5~6,液气比2.5~3.5L/m3,雾化液滴粒径为0.8~1mm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44.
两级后置纯膜MBBR的反硝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纯膜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作为深度反硝化脱氮生物处理工艺的性能,采用两级纯膜MBBR反应器,以某市政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为处理对象,以乙酸钠为外加碳源,经过278 d,从启动、处理效果和负荷、碳源利用效率等方面进行了中试。系统历经启动、稳定运行、碳氮比调整和低温运行4个阶段,结果表明:两级后置MBBR反硝化系统总出水ρ(NO_3~--N)5 mg/L; 10℃时第1级反硝化负荷为0. 45 kg/(m~3·d),第2级反硝化负荷为0. 03~0. 29kg/(m~3·d);在水温为9~28℃时,拟合负荷温度变化系数θ值为1. 026;反应器污泥产率系数为0. 520~0. 542 kg/kg(COD);系统负荷与C/N呈线性关系,C/N适宜控制在4. 0~4. 5,过低则会造成NO_2~--N积累且影响出水NO_3~--N浓度。反应器出水硝态氮浓度低,且脱氮负荷高,表现出较好的低温抗性。  相似文献   
45.
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高耗能产业更应首当其冲。我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任务很重,但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企业发展的内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钢铁业总能耗依然占到全国总能耗的14%以上,今后面临的节能减排任务仍很艰巨。  相似文献   
46.
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定量评价是当前污水处理行业管理与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运行效率涉及到污水处理水量、水质和污染物的去除率、能耗和药荆消耗等方面诸多项指标。是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文章借助未确知测度识别数学理论.构造了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定量评价模型。并应用于某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评价,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7.
为解决起重吊装指挥-操作交互的高风险场景下,单一类型装备(如传感器、智能摄像头等)难以实时智能地识别吊装风险的问题,研发集成计算机视觉技术和传感器设备的起重吊装风险协同感知智能装备(简称智能装备)。首先分析起重吊装过程中指挥人员和起重机的运动特征;然后针对起重机驾驶员的误操作行为风险,结合人-机不同的运动特征和工作需求,提出智能装备的风险协同感知方案;最后在实验室模拟场景下检验智能装备的风险感知精度和延迟时间。结果表明:智能装备能够协同感知起重吊装指挥-操作交互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发现起重机驾驶员的误操作行为并实时报警。智能装备在该过程中的风险感知精度为95.17%,延迟时间约为0.25 s。  相似文献   
48.
为探讨不同修复模式对水质的影响,从2009-03-2010-03跟踪监测了精养鱼塘、人工修复水域以及自然修复区3种不同水环境的NO3--N、NH4--N,Chl a、DO、EC、TP、TN和COD等指标,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分析了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对水质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修复研究期间,与精养鱼塘相比,人工修复区水体中TN、NO3--N、TP、Chl a、COD等指标经过修复中期的短暂上升后均有显著下降(P<0.05),水质有显著改善;自然修复区水质中TP、Chl a、COD等指标均有下降,而TN呈现显著上升(P<0.05),水质总体有小幅改善趋势。在适当的人为干扰下,人工修复区能够在短期内对水质产生显著的改善效果。因此,积极且适当的人为干扰的湿地修复比自然恢复对水质的改良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9.
基于高空间分辨率卫星数据,以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结合人工解译方法获得我国25个典型湖库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非点源风险空间分布,并基于水源地非点源风险指数(NPPRI)对非点源风险进行定量评价. 结果表明,我国典型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与二级保护区内居民点、开采用地、农田类用地等非点源风险普遍存在,部分水源地还存在水产养殖、旅游用地、畜禽养殖等风险源. 在监测的25个水源地中,水源地非点源风险隐患为高、较高、偏高、中度、低的比例分别为12%、4%、44%、20%、20%,风险隐患中度及以下的为40%,偏高及以上的为60%,说明水源地中非点源风险隐患总体明显. 另一方面,25个水源地中,非点源风险指数最大为42.0,最小为0.8,表明全国水源地非点源风险现状差异较大,需引起重视. 水源地非点源风险的大小与保护区面积没有正相关关系,各水源地非点源风险程度在全国的空间分布没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而主要和水源地与城市距离、当地相关部门对水源地重视程度、配套的管理措施及历史状况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50.
为了达到低渗储层甲烷抽采过程甲烷采井优化设计和产能准确预测的目的,基于现场测井数据,采用非线性流体数值计算方法,以柳林煤层甲烷试验采区为例,对滑脱流动影响的煤层甲烷采场压力非线性分布和产能预测进行研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低渗储层甲烷运移采出受气体滑脱流动影响显著,考虑滑脱流动影响时,采场压力衰减区域变大,气体速率变快;对比测井产能历史拟合数据发现,计算所得的滑脱流动影响的产能预测值更加准确。由计算结果验证了单井开采具有采场压力影响范围较小,产能较低等缺点,并得出五采出四压裂的布井方式是既能够准确预测产能又能够更好避免井间干扰效应的最优布井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