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72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考察生化法代替部分臭氧氧化的可能,对菲进行了臭氧不完全氧化研究采用液相色谱和紫外光谱观察了氧化过程和中间产物的变化,并且测定了中间产物水溶液的总有机碳浓度(TOC)和中间产物对活性污泥氧吸收速率(OUR)的影响.结果表明,菲被臭氧氧化的同时,有中间产物生成;臭氧可以与中间产物反应,但是难以使之矿化;臭氧氧化改善了菲的可生化性臭氧氧化结合生物降解,有望成为兼顾经济性与效率的处理废水中菲的方法.  相似文献   
62.
采用稀燃一富燃交替运行方式,研究存储一还原型催化剂PL/MgO的NOx存储性能以及C3H6还原NOx反应性能。氧化存储段,NOx可被有效存储;当氧化性气氛转换为还原性气氛后,出现一个NOx峰,降低了总的转化效果。NOx峰的大小与存储段和还原段时间之比、温度等因素有关;400℃时NOx峰最小,总转化率最高。5h循环实验表明,400℃时PL/MgO催化剂再生良好,NOx转化率稳定在96%。于反应气氛中添加100mg,/m^3SO2进行了5h抗硫性实验,Pt/MgO催化剂的抗硫中毒能力明显强于Pt/BaO/Al2O3。  相似文献   
63.
一株穗花狐尾藻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磷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组织表面消毒、切面培养和共生培养的方法从健康的穗花狐尾藻植株体内分离获得了一株具有较强溶磷能力的内生菌,系统发育分析和VITEK 2系统鉴定结果表明,内生菌与沙雷氏菌的亲缘关系最近,因此,命名为Serratia sp.SP5.纯培养实验表明,菌株SP5通过产生酸性物质溶磷,在培养96 h后溶磷能力达到最大,溶解性磷酸根的浓度高达269.60 mg·L-1,培养液的p H值下降至4.32.氮源通过降低菌株SP5的产酸能力而间接影响了其对磷的释放能力,菌株SP5溶磷的氮源优先利用顺序为铵根离子硝酸根离子尿素.适宜菌株SP5生长的p H值范围为5~9,酸性条件下菌株的溶磷能力大于碱性条件,而在p H值为7时与对照相比菌株对磷的相对释放量最大.p H值达到9时,菌株无明显溶磷能力.共存高浓度的金属离子时菌株SP5的溶磷效果明显降低,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为MnFeMg.菌株SP5溶磷的最佳碳氮比为35∶1,在相同碳氮比下,不同的碳氮量会明显影响溶磷效果.底泥模拟培养条件下,菌株SP5可通过释放底泥中的闭蓄态磷(O-P)和钙磷(Ca-P)而明显提高水相中的磷酸根离子浓度,与对照相比,底泥中这两种磷形态分别下降了15.21%和34.87%,而水相中溶解性磷酸根离子是对照的1.5~2.0倍.研究结果为研究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提供了新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64.
两河口水电站工程建设改变了工程河段的自然生态环境,导致原有鱼类产卵场被部分淹没。修建人工鱼类产卵场是水生生态生境修复的重要措施之一。两河口人工鱼类产卵场位于库尾和平乡河段,总面积1.6hm2。根据流场数值模拟,生境适宜度分析成果,产卵场分成AB两个大区,其中A区为裂腹鱼类产卵场,B区为鮡科鱼类、鳅科鱼类产卵场。A区裂腹鱼类产卵场分为Ⅰ区,Ⅱ区,产卵对象分别为短须裂腹鱼、长丝裂腹鱼等裂腹鱼类以及厚唇裸重唇鱼与软刺裸裂尻鱼;B区鮡科鱼类、鳅科鱼类产卵场分为Ⅲ区与Ⅳ区,产卵对象分别为鮡科鱼类及鳅科鱼类。  相似文献   
65.
纺织业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也是一个资源依赖型和环境敏感型产业.论述了纺织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显著特点,以及纺织业围绕资源能源、生产、产品和废弃物4大关键因素所形成的4大主要领域的具体内容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6.
CuO和Cu(Ⅱ)催化臭氧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皮运正  王建龙  吴迪 《环境化学》2005,24(2):197-199
以乙二酸为实验对象,研究了CuO/Al_2O_3和Cu(II)对臭氧的催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低pH条件下,CuO/Al2O3有较强的催化臭氧氧化能力,可以将乙二酸的去除率提高约15%而在中性条件下,20g·l-1CuO/Al2O3的催化效果有限磷酸盐缓冲液可以强烈抑制臭氧氧化乙二酸以及CuO/Al2O3的催化作用与CuO/Al2O3相比,Cu(II)离子有更强的催化臭氧氧化乙二酸的能力  相似文献   
67.
室内环境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室内环境污染问题的由来及危害、研究对象及内容 ,并对国内外在室内环境这一新兴学科领域所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 ,同时指出了我国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8.
准确快速地确定生态监察目标,以信息化的手段辅助现场执法以提高现场环境执法效能,是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监察的关键.基于高空间分辨率卫星数据,在构建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监察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实现了利用卫星数据提取水源保护区的风险源信息,并对水源地所有风险源实现空间定位和准确统计.基于卫星数据和平板电脑,结合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定位技术,开发了水源地保护区现场执法系统,实现了现场数据的快速采集和“图属”一体化的业务集成,该系统可为水源地生态环境现场监察提供有利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9.
长江三角洲区域表土中多环芳烃的近期分布与来源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3  
采集长江三角洲区域11个地市范围内的243个样点的表层土壤样品,针对29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浓度的空间分布模式、组分谱特征以及初步排放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总PAHs浓度范围在21.0~3 578.5 ng·g~(-1),算术均值310.6 ng·g~(-1),标准偏差459.1 ng·g~(-1).区域PAHs浓度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分布差异.此外,表土PAHs浓度与表土总有机碳分数TOC呈现正相关.研究涉及的11个地市中,表土PAHs浓度的高值主要集中在苏州辖区,可达759.0 ng·g~(-1)±1 132.9 ng·g~(-1);而无锡(565.3 ng·g~(-1)±705.5 ng·g~(-1))、上海(349.4 ng·g~(-1)±220.1 ng·g~(-1))两市表土的PAHs平均含量仅次于苏州.全区域表土中PAHs组分以2~4环的中、低环组分为主,其中低环比例最高.利用特征比值与主成分分析,可初步判断长江三角洲地区表土中PAHs的近期主要排放源为混合源,即工业燃煤和生物质的燃烧过程同时,局部区域还涉及交通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70.
李哲  张欢  张秀芳  周野  吴迪  李明堂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10):3687-3695
有机肥的大量使用使得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呈快速的累积趋势,对蔬菜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从长期施加鸡粪猪粪等农家肥的大棚蔬菜根际土壤中筛选出了一株能降解尿素释放碳酸根,进而通过生物矿化作用固结重金属的细菌,系统发育分析和生理生化特征表明该菌株为氧化木糖无色杆菌,将其命名为LAX2.菌株LAX2可在含尿素的培养基中快速生长,所产脲酶的活力可达140 U·m L~(-1),发酵液的pH可达9.06.菌株LAX2可耐受浓度高达115 mg·L~(-1)的铜离子.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EDS)分析表明菌株LAX2可通过生物矿化作用形成微球形的Cu_2(OH)_2CO_3,其直径可达2μm.菌体细胞吸附、生物矿化和化学沉淀对溶液中Cu~(2+)的去除率分别为93%、85%和72%.菌株LAX2对土壤中有效态Cu的固定作用呈现适应-快速-慢速3个阶段,培养5、10和30 d后土壤有效态Cu的含量分别下降了52.3%、73.7%和87.4%.与菌体细胞吸附和化学沉淀相比,生物矿化作用固定的Cu对短期内的淹水和反复冻融具有很强的抗性作用.以上结果表明菌株LAX2可通过生物成矿作用形成性质较稳定的碳酸铜矿物,在土壤铜污染修复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