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64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利用正交试验对影响芬顿氧化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厌氧氨氧化出水的起始pH、 nFe2+/nH2O2、mH2O2/m CODcr、反应温度4种主要因素的最优组合开展研究。结果表明:4种因素均对芬顿氧化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厌氧氨氧化出水产生显著影响,影响顺序为起始pH>反应温度> mH2O2/m CODCr>nFe2+/nH2O2,起始pH对CODCr去除率影响极显著, mH2O2/m CODCr和nFe2+/nH2O2影响程度较为接近;4种影响因素最优组合为起始pH=4.0、nFe2+/nH2O2=1:3、mH2...  相似文献   
212.
吸附在改性蒙脱土上有机物的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改性的蒙脱土来吸附含油废水中的有机物,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观察被吸附有机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改性蒙脱土对含油废水中的有机物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在改性蒙脱土上的有机物在超声波作用下能发生一定数量的解吸,提高温度略微降低被吸附有机物稳定性,而无机盐对其的解吸影响很小.在碱性(pH12.0)条件下,吸附在改性蒙脱土上的有机物能发生大量的解吸,因此其稳定性差,可以通过加碱的方式对改性蒙脱土进行再生,这为改性蒙脱土的循环使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13.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南四湖丰水期水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清晰的了解南四湖水质 ,选择水质较好的丰水期 ,利用湖区 5个监测点的实测资料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并引入叠加综合指数模型 ,对其水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14.
基于生态安全的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冲突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区,基于生态安全视角,以生态敏感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结果提取生态源地,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在生态安全格局基础上对三峡库区重庆段2015年的土地利用冲突进行识别,以期为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耕地冲突分布较为分散,极严重冲突集中分布于奉节县、开县、石柱县与涪陵区,严重与较严重冲突集中分布于重庆市主城区的外围区县,一般与不冲突集中分布于长寿区和巴南区;(2)建设用地冲突分布较为集中,极严重冲突集中分布于重庆市主城区,严重和较严重冲突分布较为分散,各区县均有分布,一般和不冲突也集中分布于重庆市主城区,且大多位于极严重冲突的外围;(3)综合土地利用冲突的极严重冲突集中分布于重庆市主城区的中心区域与奉节县,严重与较严重冲突各区县均有分布,一般与不冲突集中分布于极严重冲突的外围区域。  相似文献   
215.
利用钛基二氧化铅电极(Ti/PbO_2)作为电催化活性阳极,通过电化学氧化技术对苯醌进行降解矿化,考察常见共存无机盐对苯醌废水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存在下苯醌废水溶液的COD去除率相比硝酸盐提高了62%,相比硫酸盐提高了45%,NaCl能够显著增强电氧化去除苯醌的电流效率。苯醌的降解对氯离子非常敏感,存在少量的氯离子即可以引起氧化效率明显增加。氯离子浓度越高,苯醌模拟废水的COD去除率越高;但当氯离子浓度高于0.3mol·L~(-1)时,COD去除率反而有所下降。pH为8的弱碱性环境更有利于含氯离子苯醌废水的电氧化降解反应。提高电流密度可增大COD去除率;但升高温度会降低COD去除率。在pH为8、NaCl浓度为0.3 mol·L~(-1)、电流密度为10mA·cm~(-2)、温度为20℃的条件下,初始浓度为100 mg·L~(-1)的苯醌经3 h电化学氧化降解后COD去除率可达80.9%。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电氧化降解苯醌的中间产物进行分析,发现氯离子存在下苯醌的降解速度显著提高,中间产物顺丁烯二酸的生成速度更快,这说明由氯离子生成的强氧化剂对苯醌具有极强的开环能力。  相似文献   
216.
有机改性对凹凸棒黏土吸附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OECD guideline 106批量平衡吸附法研究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凹凸棒黏土(CTAB-ATP)上的吸附作用,并考察了溶液pH、吸附剂的投加量、离子强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TAB-ATP对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吸附容量随着溶液pH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呈现缓慢减小的趋势。CTAB-ATP对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0.998),吸附等温线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式。有机改性凹凸棒黏土的疏水性增强,提高了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其沉降性能良好,这使其作为一种吸附剂用于实际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17.
螺蛳是我国的一种特有腹足类,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高原湖泊中,是重要的经济螺类。为了探讨微囊藻毒素(MC)在螺蛳各组织中的分布及季节动态规律,于2008年1月及5~10月间按月采集滇池螺蛳样品,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nzyme 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了肝脏、消化道、性腺及肌肉中MC含量。结果表明,MC在螺蛳的肝胰腺、消化道、性腺及肌肉中MC的含量均值分别为338±190、272±163、123±097和035±043 μg/g DW;统计分析表明肝胰腺和消化道中MC含量无显著差异,但两者显著高于性腺,性腺显著高于肌肉。MC在各组织中含量最高月份出现在7月,含量最低月份出现在5月。相关性分析表明,性腺和肌肉组织中MC含量与周围环境水体中总MC含量之间显著正相关。按照WHO推荐的人体每日可允许摄入量TDI(≤004 μg/kg人体重)标准进行推算发现,食用螺蛳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218.
通过对废酸中各主要成分的分析,对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化物的原理的剖析,最终选择先调节待测溶液的酸碱度去除干扰后,再进行氟化物含量的测定。使用国标所描述去干扰的方法进行验证,最终得出两种方法所测得的氟化物含量结果一致。通过回标回收实验,确定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也达到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219.
采用自制的SSX萃取剂对FeCl3蚀刻液膜电解阴极液(简称废液)中的Ni2+进行萃取回收。考察了萃取pH、SSX萃取剂含量、萃取相比(SSX萃取剂与废液的体积比)、萃取时间、萃取次数对Ni2+萃取率的影响,以及反萃剂HCl溶液浓度、反萃相比(反萃剂与萃取液的体积比)、反萃时间对Ni2+反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当SSX萃取剂质量分数20%、萃取pH 2.0、萃取相比1.0、萃取时间10 min、1次萃取时,Ni2+萃取率可达74.56%;当反萃剂HCl溶液浓度6.0 mol/L、反萃相比1.5、反萃时间10 min时,Ni2+反萃率达93.10%;再生后的SSX萃取剂重复使用4次后,Ni2+的累积萃取率达91.00%,萃取剂中Ni2+的质量浓度可达14.94 g/L;反萃液经浓缩、结晶处理可制备电镀用NiCl2产品。  相似文献   
220.
以水杨醛(邻羟基苯甲醛)接枝壳聚糖为基础制备出质子化改性壳聚糖,研究其对硫酸根离子(SO24-)的吸附性能。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进行了吸附条件的优化以及吸附等温方程研究,用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优化的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为40min,SO24-溶液初始浓度500mg/L,pH值为5.0,反应温度为35℃;吸附等温方程研究表明,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型,吸附容量为107.53mg/g。SEM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SO24- 主要是被吸附到壳聚糖的氨基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