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1篇
安全科学   129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211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41.
本文介绍了环境监测结果的记录、数据的正确计算以及分析结果的正确表示等方面的规则,并对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填报中常出现的有效数字不符合规定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42.
崔力争  肖振彬  赵德禄 《安全》2000,21(2):38-39
1999年6月3日,河北省抚宁县一个个体开办的冰棍厂发生氨气爆炸。造成237名学生送入县级医院救治,其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损失都是很大的,社会影响也较大。爆炸的前后该厂位于县城的居民区,其周围除了一个小学外,其余均为其它小商业企业。西侧的小学有700余名学生、30余名教师。  相似文献   
443.
444.
生物处理含盐污水的盐抑制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处理含盐污水时,由于无机盐对生物系统的影响,常常会导致低的有机物去除速率和去除效率。为了定量盐度对有机物生物去除的影响,研究生物处理含盐污水的盐抑制动力学,为具体设计含盐污水生物处理过程提供依据。试验采用间歇活性污泥法,对含盐污水的有机物降解速率和去除效率进行了研究。为了获得基本数据,首先研究了淡水环境下的基质降解动力学,然后对10~35g/L盐度环境分别进行试验。试验发现,盐度对生物处理系统的抑制属于非竞争模式,同时影响了最大降解速率和饱和常数。试验确定的盐抑制常数KY为2333mg/L,并进一步给出了各盐度下有机物降解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445.
防护用品是企业保证职工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工业企业除去定期的发放个人防护用品之外,在作业场所,配置合适的防护装置,是集体防护的重要手段。如个人防护用品有防护帽和防护鞋、防护眼镜和面罩、防噪声耳塞、耳罩、呼吸防护器、防护服装、防护手套和防护膏、膜等等,这些都是根据不同的作业性质及岗位而发放的,但是在很多企业存在着对防护用具不重视,不爱护,保养跟不上等现象。  相似文献   
446.
447.
旗红(大红色基G)生产过程中用混酸硝化邻甲苯胺时,产生大量废硫酸,生产1吨旗红约生成6吨含量为45-50的棕红色废硫酸。过去不经处理将废硫酸用于生产磷肥,致使废酸中大量硝基化合物转入农田,造成污染。如果将废硫酸经过净化处理,用于本厂锌钡白的生产,可以消除污染和减轻运输负担,并使锌钡白所耗硫酸的自给率达到40%以上。  相似文献   
448.
筛选出反硝化菌种,以甲醇作碳源,在固定床上进行五个月连续试验,在温度25—30℃条件下,停留2小时,500ppm的NO_3~--N去除率大于94%,体积负荷为5.3公斤NO_3~--N/米~3·天。确定了最适宜的pH范围为7.5—8.5,最佳C/N为0.8—0.9。  相似文献   
449.
中国省域隐含碳排放及其驱动机理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含碳排放研究是探索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论文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与城镇居民消费数据核算2002—2012年中国大陆30个省(除港澳台、西藏外)的城镇居民隐含碳排放,在分析城镇居民隐含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运用LMDI-Ⅰ加法数量分解模型分析城镇居民消费隐含碳排放的驱动机制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除吉林省外,其余各省的隐含碳排放呈增加趋势;消费水平提高是隐含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其高值主要聚集在北部沿海地区;人口规模对隐含碳排放变化具有双向效应,其强正向作用区与人口分界线所划分的东半壁逐渐趋于一致;导致多数省份隐含碳排放量下降的决定因素是隐含碳排放强度效应,空间差异不大;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对隐含碳排放变动的贡献不大,但其空间演变特征较为复杂。总之,各省隐含碳排放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存在差异,未来减排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50.
以长白山、小兴安岭和大兴安岭三大东北林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各区域森林土壤的黑碳含量和密度等分布特征,并对比林型、地形和火烧强度等研究结果,探讨了上述因素对黑碳分布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东北森林土壤的黑碳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差异显著,表现为表层(A11层)亚表层(A1 2层)(p0.01),3个区域内表层土壤黑碳含量大小表现为: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黑碳密度大小为: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不同林型的黑碳含量和密度存在明显差异,杨桦次生林显著高于原始阔叶红松林(p0.01);小兴安岭林区,同一土层不同坡位土壤黑碳含量和密度均表现为:下坡上坡(p0.01),不同坡向均表现为:阳坡阴坡(p0.05);不同火烧强度下大兴安岭森林土壤黑碳含量和密度也有差异:对照轻度火烧中度火烧重度火烧,且对照与中度、重度火烧强度间均差异显著(p0.01).综上可知,林型、坡位和火烧强度是影响东北森林土壤黑碳分布的重要因素,但各林区主控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