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149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11.
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环境行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s)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在污水处理厂和环境中降解为持久性更强,毒性更大的烷基酚(A^)--辛基酚(OP)及壬基酚(NP),以及短链的NPEO1、NPEO2和NPEO3.这些代谢物中的有些有类环境激素性质,目前环境中存在的浓度已经达到扰乱野生生物和人类内分泌功能的剂量.本文对APEOs和APs在环境各介质中的行为进行综述,列出了该类物质在大气、室内空气、地表水和水底沉积物中、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剩余污泥中,以及土壤等环境各相中的浓度阈分布,同时也分析了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归趋,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2.
为研究兰州地区滴滴涕(DDT)对人群的健康风险,应用改进的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多介质暴露模型,结合兰州地区人群状况,计算了各年龄人群通过13种暴露途径对DDT的暴露量。结果表明,兰州地区居民对环境中DDT终身日平均暴露量为9.20×10-4mg/(kg·d)(儿童)和5.25×10-4mg/(kg·d)(成人)。暴露途径中食物暴露为主导,其次是呼吸暴露,皮肤暴露作用很小。食物中贡献较大的为谷物和蔬菜。相应的健康风险度分别为1.27×10-7a-1(男性)和1.47×10-7a-1(女性)。兰州地区滴滴涕(DDT)居民人体健康风险度低于可接受健康风险度标准,兰州地区滴滴涕(DDT)人群暴露水平与天津、太原、太湖区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女性对滴滴涕(DDT)的暴露量高于男性。兰州人群的滴滴涕(DDT)暴露量为儿童大于成人,儿童是滴滴涕(DDT)暴露风险最高的群体。各项参数中,粮食和蔬菜摄食量和相应的滴滴涕(DDT)残留浓度是影响暴露的重要因素。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得到各年龄段人群对滴滴涕(DDT)的日均暴露量的分布特征,各输出变量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13.
核电厂蒸汽发生器(SG)水位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是保证核电厂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键因素,其控制对象具有高度复杂、非线性的特点。由于复杂系统的安全性是特定环境下由系统相关要素交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涌现特性,运用系统理论,以STAMP模型为基础对SG水位控制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以利于在设计早期阶段发现影响该系统安全运行的潜在风险因素,预防危险事故。该方法将系统理论用于核电厂关键系统和设备安全性分析,为核电厂安全运行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支持。  相似文献   
114.
天气因素对道路灰尘铂族元素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新疆昌吉市为研究区,探讨了天气因素对道路灰尘铂族元素(PGEs)累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样品经王水消解后由ICP-MS测定.结果表明,径流冲刷与风力是道路灰尘中PGEs迁移转化的主要外力,而降水量与气温是城市道路形成径流的主要影响因素,干旱区降水稀少,更利于灰尘PGEs的累积.各类天气因素对道路灰尘PGEs含量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降水量小(12h降水量5mm),且气温高于0℃以上时的降雪(包含雨夹雪)后PGEs含量下降;气温低于0℃时,无论降雪量大小,雪后PGEs含量下降.单场次小雨(12h降雨量5mm)后PGEs含量下降;连续性小雨(12h降雨量<5mm)后PGEs含量上升,其累积达到上限,若继续降小雨,其含量不再升高反而呈缓慢下降趋势.4级以上大风天气后PGEs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5.
自净作用下渤海海域COD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测算自净作用下我国渤海COD环境容量,按地理特征将渤海水域划分为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以及渤海中部4个分区,从水动力交换扩散和化学降解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利用各分区水半交换周期分别求得COD的扩散能力,另一方面利用COD衰减规律得到其降解能力,综合后得到各分区在不同水质标准下COD的环境容量.研究表明,渤海各湾水域COD浓度和环境容量各不相同,其中,莱州湾水质属于较清洁,在此区间内还有26%的环境余量;渤海湾水质属于轻度污染,在此区间内还有5%的环境余量,辽东湾水质属于较清洁,在此区间内还有88%的环境余量.  相似文献   
116.
ABS树脂装置丁二烯聚合工段废水水质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确定某ABS树脂装置丁二烯聚合工段废水水质,特别是特征有机物种类,采用吹扫捕集、静态顶空、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和液液萃取等预处理方法与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检测出该工段废水中含有16种挥发、半挥发性有机物,主要包括烯烃、苯系物、有机腈、多环芳烃、醚、醇和胺. 废水ρ(SS)(SS为悬浮物)为540.31 mg/L;SS粒径主要分布在0.10~5.00 μm之间,可吸附水中4.83%~33.21%的对二甲苯、乙苯、苯乙烯和1,5-环辛二烯等有机物. 与生活污水不同,该工段废水三维荧光光谱图的荧光区域集中在λExEm(激发波长/发射波长)=205~285 nm/310~360 nm范围内,主要包括λExEm为285 nm/350 nm、260 nm/310 nm、225 nm/345 nm、210 nm/315 nm、230 nm/360 nm的5个荧光峰,由甲苯、靛蓝、苯乙烯、脱氢松香酸、芴、菲等苯系物和多环芳烃类有机物引起. 废水在200~250 nm之间有较强紫外吸收峰,主要由1,3-丁二烯、苯甲醛、苯乙酮、4-苯基-1-环己烯等共轭二烯、不饱和醛、酮和苯系物等有机物引起.   相似文献   
117.
陆源有机物的归宿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关键问题.木质素作为陆源有机物的重要指示计,在迁移转化过程中的降解(光降解和生物降解),对其指示作用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木质素作为指示计的应用概况,重点综述了木质素降解的研究现状,总结了降解对木质素指示参数的影响,提出了修正降解影响的方法,指出多重示踪方法可以获取更加准确的信息,同时,对木质素降解的深入研究将进一步规范木质素作为指示计的使用并提高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8.
为制定旅客列车臭虫防治策略和方法提供依据,收集、整理某铁路局2016—2022年普速旅客列车臭虫侵害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臭虫分布情况。结果显示,2016—2022年旅客列车臭虫侵害率分别为0.31%、1.18%、2.25%、2.56%、1.61%、1.57%和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2,P<0.01),经过两两比较,2022年臭虫侵害率较2021年、2020年、2019年和2018年的臭虫侵害率低;开往华北、华东、华南和西部4个不同方向的旅客列车臭虫侵害率分别为2.29%、0.97%、1.38%和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1,P<0.01);A、B、C 3种不同车型臭虫侵害率分别为3.74%、1.47%和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2,P<0.01)。综合分析7年臭虫侵害情况,可知2022年臭虫侵害率较前4年的臭虫侵害率低,华北方向列车臭虫侵害率高于其他方向列车的侵害率,A车型车辆臭虫侵害率高于其他车辆的侵害率,是旅客列车臭虫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9.
1959~ 2018年淮河流域水热格局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淮河流域27个气象站点1959~2018年气象观测数据,通过FAO-PM56计算出蒸散量的基础上,构建以气温、降水、蒸散等9种要素在内的水热指标体系,运用气候倾向斜率、Mann-Kendall(M-K)检验和地理空间插值等方法,揭示淮河流域近60年水热格局特征.结果 表明:60年来,淮河流域总体呈湿热趋势,表现为气温、最低气温、年降水量呈波动上升,最高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蒸散量下降趋势;年内分布表现为水热变化同期,高值集中分布在6~7月,呈单峰型分布;年代际分析表明近60年来研究区暖湿趋势显著,呈现出年均气温,最高温、最低温均先下降后上升,而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与之相反,降水要素均是先上升后下降,之后再次上升的趋势;从突变特征来看,热量要素突变稳定性高于水分要素;淮河流域热量因子空间分布呈现较为明显的对角(西南-东北)变化趋势,是南北交错带带来的经纬度地带性以及地形作用的综合结果,水分要素空间分布格局体现出较强的纬度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  相似文献   
120.
世界人口越来越向城市集中,城市化带来了城市地质环境变化,城市的地质环境研究已引起广泛的注意和重视。文章从地质环境、水文环境、大气环境和地球化学环境阐述了长沙市区的城市环境,提出进一步开展城市生态地球化学研究,对环境状态未来的变化进行预测,防止类似化学定时炸弹的地球化学灾害的发生,加强环境保护,使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