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149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该文运用汉中市环境保护监测站1985-2000年环境监测数据、汉中市环境保护局2000年环境统计报表、陕西省环境质量报告书和调查,分析了汉中市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污染成因,提出了防治与减少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2.
本文重点探讨采用SBR活性污泥法处理有机磷农药(乐果)生产废水的工艺中,SBR内的活性污泥的主要微生物类群、特征、功能以及与环境因子、废水处理运行状况的关系。  相似文献   
43.
改进的硫酸盐-聚乙烯醇法包埋藻菌脱氮除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硫酸盐-PVA固定化法将藻与菌混合固定。在三种不同藻菌比的情况下,固定化系统对氮去除均可达100%,但是去除速度与固定的细菌量有关,细菌量越大,对氮的去除速度越快;对磷的去除随实验进行,最大去除率逐步下降,其下降速度与固定藻的量有关,藻量越大,下降速度越慢。由此说明脱氮的主要贡献者是细菌,而藻对除磷起了主要作用。为达到有效的脱氮除磷,应适当提高固定化藻的浓度,藻菌比应大于2:1。透射电镜照片显示,在聚乙烯醇载体上,藻类的生长没有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44.
高效絮凝剂壳聚糖螯合剂的研制及其絮凝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研究了用海虾、蟹壳为原料制取壳聚糖的方法,并运用其螯合絮凝作用,对含蛋白废水、染色废水和电镀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是一种用途很广且极富开发应用价值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  相似文献   
45.
胡征兰  张秀珍 《环境保护》1993,(3):27-28,39
本文报导了三种不同浓度的工业毒物F、Cr~(6+)、Hg~(2+)、Cd~(2+)诱发紫露草微核效应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微核率随溶液浓液增加而增高。紫露草微核效应呈阳性反应,均有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46.
某型固体继电器储存性能退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用某型固体继电器在A、B、c、D等4地开展了为期131个月的库房储存试验,跟踪测试了其性能参数。应用F-检验和T-检验对其性能参数的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储存131个月后,输入电流和输出接通电阻在4地有显著性的变化。通过研究4地试验样品性能参数的退化量,结果表明所有性能参数中输出接通电阻的退化量最大;4地相比,C地试验样品的输出接通电阻的退化量是最大的,A地试验样品的输出接通电阻的退化量是最小的。因此,A地最适合该型固体继电器的储存。  相似文献   
47.
海藻去除水中双偶氮染料机理及重金属离子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铜离子协同海藻使偶氮氯膦Ⅲ染料分子脱色和海藻同时吸附去除五种重金属离子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藻对Cu(Ⅱ)、Zn(Ⅱ)、Pb(Ⅱ)、Cd(Ⅱ)、Hg(Ⅱ)离子的吸附去除受pH和吸附时间的影响较大,在pH=6~7时,对以上5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都在79%以上。适量的铜离子能很好地协同海藻处理水中的偶氮染料,脱色率可达100%;而单独的海藻体系则完全不能吸附偶氮氯膦Ⅲ染料分子。研究了Cu(Ⅱ)协同海藻处理染料的脱色机理。处理染料的海藻的再生性能也很好。  相似文献   
48.
建立了巯基棉预富集、气相色谱-原子吸收联用技术测定水样中痕量丁基锡化合物的方法。研究了巯基棉预富集丁基锡的环境影响因素和解吸方法。三种形态丁基锡均在pH为中性、低盐度时有最佳吸附。三丁基锡和二丁基锡在所研究水体的预富集测定中均有较佳回收率(92.5%~100.8%)。另外,对巯基棉吸附三种形态丁基锡的动力学特征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49.
有机污染物在水体表面微层的富集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体表面微层的富集行为.现场分析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在小型封闭湖泊表面微层中存在富集现象,富集倍数在1~11之间,湖水的理化性质及采样方式均影响富集倍数的大小.室内微宇宙研究表明DBP和DEHP在微宇宙水体表面微层中均存在富集现象,富集倍数分别为2.81和1.98,藻类、颗粒物和腐殖酸也同时在微宇宙水体表面微层中富集.当水体中加入表面活性物质和腐殖酸时,邻苯二甲酸酯(DBP、DEHP)在表面微层的富集倍数随加入的2种物质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富集动力学研究表明,当表面微层遭到破坏后,其在表面微层达富集平衡需较长时间,水体浓度也影响富集倍数  相似文献   
50.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20年来环境样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分析技术。对有机锡样品的衍生技术进行了评价:系统介绍了检测有机锡化合物的气相色谱(GC)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技术以及超临界流体液相色谱(SFC)联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