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29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一株兼性嗜冷产甲烷杆菌的分离与系统发育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哀牢山泥土中分离出一株生长温度范围为7~40℃的兼性嗜冷产甲烷杆菌8-1.该菌株革兰氏染色阳性,直径0.2~0.3μm,长2~5μm,具有弯曲和微弯杆状两种形态,不运动,单生﹑成对﹑多数成聚集状态存在.能够利用H2/CO2和甲酸盐生长,不利用甲醇﹑三甲胺﹑乙酸和二元醇类.最适生长条件:温度为35℃,pH值为7.5~8.5,盐浓度为0 mol/L NaCI.最低生长的温度可达到7℃.菌株8-1与标准株Methanobacterium subterraneum strain A8p(=DSM 11074T)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9%.  相似文献   
172.
牧草轮作对奶牛场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土壤为基质,选择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两种牧草作为植被模拟人工湿地净化系统,研究牧草全年轮作在间歇流人工湿地中对奶牛场高质量浓度污水的适应性及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象草、黑麦草在间歇性高质量浓度污水中生长良好,可作为畜牧场高质量浓度污水修复植物进行全年轮作,并适时的收割,去除污水中的氮、磷。在不同污水质量浓度处理的牧草净化系统中,水力停留时间为8 d的条件下,铵氮的去除率为75.9%~94.9%;硝态氮的去除率为65.4%~90.9%;总氮的去除率64.2%~90.1%;总磷的去除率在90%以上;象草和黑麦草对污水中氮、磷的吸收转化在系统对氮磷净化中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氮25.12%和20.03%、磷31.20%和20.42%;各处理氮、磷的去除效果与污水的质量浓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3.
采取1/3倍距法布设测点,使用多通道噪声分析系统,对城市轨道交通噪声进行地面和轨面上的水平测试及垂向测试,取得其距离衰减规律、声级垂向分布等特性,新的测试点位布设方案取得了比传统测试方案更详细的测试结果。研究结果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特性的研究及其控制方法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价值,同时对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测试方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4.
随着近年来媒体对不少地方环境破坏问题的曝光,可看出环保监管机构存在着不作为的现象.从“环境稽查主体—环境监管主体—环境监管客体”的三段式结构中可以看出,环境稽查工作在于督察环境监管机构的工作状况,并在合规的情况下给予该机构相应的促进和惩戒,因此可以将环境稽查作用归结为促进和惩戒.  相似文献   
175.
以北京市近郊汉石桥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再生水补水对湿地沉积物中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通过采集湿地2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和3个柱状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沉积物中有机质(OM)、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揭示了湿地沉积物中OM、TN、TP水平空间分布和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汉石桥湿地沉积物中OM、TN、TP含量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三者含量平均值分别为70.65,4.72,,0.96 g/kg;在水平空间分布上,OM和TN表现出一致的分布特征,均为上游含量低、中游和下游含量高,TP含量在不同区域间无显著差异;在垂直空间分布上,表层0~10 cm沉积物中OM、TN、TP含量最高,呈现随剖面深度增加含量先降低后逐渐稳定的趋势;化学计量特征表明,湿地表层沉积物中OM、TN、TP呈现显著正相关性(P<0.01);综合污染指数表明汉石桥湿地沉积物整体上呈中-重度污染。再生水补给加剧了湿地沉积物中氮、磷元素的富集,湿地沉积物营养盐空间分布受补水中残存污染物浓度、水动力条件和湿地地形结构的影响,在水流速度缓慢、滞水区域,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明显升高,再生水补给是湿地富营养化的重要推力。  相似文献   
176.
为了研究陆生植物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对不同化学形态铀的富集特征,采用Visual MINTEQ地球化学平衡软件设计了五种含不同化学形态铀[UO22+、CaUO2(CO332-、UO2Cit-、(UO22(EDTA)24-和UO2HPO4]的培养液,开展水培试验.博落回在这五种培养液中分别培养1、5、10、15、20和25 d后,测定其株高、根长和干质量,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其地上部分和根部的w(铀).结果表明:在不同化学形态铀胁迫下,博落回株高无显著差异,UO2HPO4可促进博落回根的生长,而(UO22(EDTA)24-降低了博落回的干质量.并且,博落回根部对不同化学形态铀的富集能力大小顺序为UO22+ > UO2HPO4 > CaUO2(CO332- > UO2Cit- >(UO22(EDTA)24-,博落回地上部分对不同化学形态铀的富集能力大小顺序为UO2Cit- >(UO22(EDTA)24- > UO22+ > CaUO2(CO332- > UO2HPO4.此外,博落回根部对UO22+的富集能力很高,但地上部分很低.添加柠檬酸,培养液中铀的主要化学形态为UO2Cit-,并且在100 mg/L铀的胁迫下,博落回对UO2Cit-的生物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分别达到0.09和8.53.因此,要提高博落回对铀污染土壤中铀的富集和转移,可添加柠檬酸,促使土壤中铀的形态以UO2Cit-为主,同时要降低土壤中碳酸盐和磷酸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7.
新丰江水库是典型的南亚热带深水贫营养水库。为了解其水库的季节性分层特征,于2020年3月—2021年2月,对水库的水温,溶解氧(DO),pH值,总磷(TP),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IMn)和叶绿素a浓度(Chl.a)季节动态和垂直分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库分层时间较短,混合期为1—4月和11—12月,热分层期为5—10月,夏季和秋季出现明显分层现象。水体分层结构对DO,pH值,TN,IMn和Chl.a的垂直分布有一定影响作用。水库未出现较明显的DO分层和季节性缺氧现象,水库表层水体DO值大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I类水质标准值(7.5mg/L),但是水体温跃层内DO值从Ⅰ类下降为Ⅱ—Ⅲ类,说明其可能面临潜在的生态风险,不利于水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8.
油藏厌氧微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下深层油藏是独特的缺氧环境,目前还没有直接的微生物学证据表明油藏中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本源微生物”,但经注水开发后的油藏中确实蕴藏着复杂的微生物区系.油藏性质决定了油藏厌氧微生物特殊的群落结构,而油藏微生物的作用也可以改变油藏的理化及地质学特性.油藏中厌氧微生物按生理类群主要可分为发酵细菌、硝酸盐还原菌、铁还原菌、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古菌.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油藏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简述了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在油藏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当前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图1参37  相似文献   
179.
应用Mie理论分析了沙尘粒子的散射特性,研究了具有一定粒径分布的沙尘粒子的红外衰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指数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下沙尘的衰减预测结果比较接近且随能见度的增大衰减减小。不同沙尘天气衰减计算结果表明,波长为11μm时,沙尘暴引起的衰减最大、自然沙尘引起的衰减最小。  相似文献   
180.
张辉  贾思宁  范菁菁 《环境工程》2012,(3):59-62,30
SO2、NOx和CO2是燃气和燃煤电厂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以三种污染物排放估算方法为基础,比较了几种机组容量下,燃气机组和燃煤机组污染物的排放量。结果表明:燃气电厂因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显著优越性,是解决电站环境污染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