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05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99篇
综合类   3233篇
基础理论   314篇
污染及防治   88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58篇
灾害及防治   5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182篇
  1987年   233篇
  1986年   121篇
  1985年   233篇
  1984年   213篇
  1983年   191篇
  1982年   161篇
  1981年   142篇
  1980年   127篇
  1979年   73篇
  1978年   77篇
  1977年   34篇
  1976年   62篇
  1975年   47篇
  1974年   69篇
  1973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51  
径流形成机制研究在水文学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水文环境以及水文通量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化性导致了水文过程的尺度依赖性和非线性特征,没有对水文过程较为清晰的认识,就不能将某一地区某一流域森林植被变化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结果简单地外推到其他地区和其他流域。开发基于物理过程分布式参数水文模型可以为认识森林植被变化的生态学后效和客观评价森林植被水文生态效益提供可行的工具。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研究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另一方面,认识森林影响径流形成机制有助于研究水文学中的尺度问题。研究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的主要方法包括水文测验、同位素示踪和动力水文学计算等,研究的空间尺度则为坡面与流域相接合。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可以概括为:①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为变动源区产流机制;②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主要受饱和地表径流、亚表层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控制;③森林流域径流形成机制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④优先流在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2.
<正> 金矿化作用和花岗岩类岩浆作用的联系问题,在任何一个金矿省均未得到最终解决。有关含金岩浆的形成条件及其标志问题,仍然是有争议的。这就要求人们在研究已知的特别是那些在地质-地球物理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诸方面,在岩浆作用与金矿化作用的联系和金矿化相对于岩浆体的分带性等方面研究得最多的一些对象时,寻找新的途径和分析方法。别列左夫斯基矿床就属于这类研究得详尽的对象之一,它产于穿过沙尔塔什花岗岩类岩体附近沉积-  相似文献   
763.
<正> 自然金的化学成分是其形成条件的最重要的标志。自然材料的研究及实验资料表明,金的成色除取决于溶液中金和银的浓度比以外,还取决于其他许多因素,包括热液温度、氧化还原条件、酸碱条件和热液阴阳离子成分等参数。成矿沉积时的温度条件基本上决定了金银元素的类质同象混溶性和金-银系列矿物的成色。同时,温度还以各种方式影响着不同成分的溶液中各金属元素的沉淀和结晶的动力学特征。目前,解决自然金成分与其沉淀温度相互  相似文献   
764.
The effect of sediment size on metals bioleaching from bay sediments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fine (< 45 μm), medium (45-300 μm), and coarse (300-2000 μm) size fractions of a sediment sample contaminated with Cr, Cu, Pb, and Zn. Chemical speciation of the metals in bulk and size fractions of sediment were studied before and after bioleaching. Microbial activity was provided with mixed cultures of 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 and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The bioleaching process was carried out in flask experiments for 48 days, by using 5% (W/V) of solid concentration in suspension. Bioleaching was found to be efficient for the removal of selected heavy metals from every size fraction of sediments, where the experiments with the smaller particles resulted in the highest solubilization ratios.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Cr, Cu, Pb and Zn were solubilized to the ratios of 68%, 88%, 72%, and 91% from the fine sediment, respectively. Higher removal efficiencie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larger surface area provided by the smaller particles. The changes in the chemical forms of metals were determined and most of the metal releases were observed from the reducible and organic fractions independent from grain size. Higher concentrations were monitored in the residual fraction after bioleaching period, suggesting they are trapped in this fraction, and cannot be solubilized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765.
<正> 一九八一年碎屑沉积学的研究表现出了持续的、生气勃勃的特点。新的海洋技术,强有力的分析方法的出现,以及人们对海底上下经济矿床所表现出的不衰的兴趣,使我们对深海斜坡和陆架沉积物迁移和沉积环境的认识有了惊人的进步。由于有关的经济原因,对于碎屑岩海岸的研究继续在进行,并且由于越来越  相似文献   
766.
古元古代罗克内斯特组(1.93~1.89Ga)的海相碳酸盐相对于较年轻且形成于类似沉积环境的新元古代海相碳酸盐大量亏损δ~(18)O(约8‰)。广海海相组分的同位素数据叠加了两种同位素趋势。第一种趋势包括早期潮坪沉积物的稳定化作用,以及富δ~(18)O蒸发孔隙流体可能发生的回流型白云岩化作用。对于在同位素成分上δ~(18)O值较低的第二种趋势,它是广海海相与大气降水(混合带)接触或在埋藏的较高温度条件下白云岩化作用期间形成的,由此导致了块状孔隙吸留胶结物的沉淀。 最富集同位素的鲕粒均为保存最好的标准海相组分,因而可能表明海水的δ~(18)O值在1.9Ga时约为-9.75‰±1.0‰(SMOW)。为了解释所推论的海水δ~(18)O值在1.9~1.0Ga期间存在8‰的正向漂移,海水的这一组成要求在高温下海水与玄武岩之间存在氧同位素交换平衡以及低温风化作用有过较大的变化。很可能亏损的δ~(18)O值表明在1.9Ga时表层海水具有大约30~35°C的较高温度。其重碳同位素δ~(13)C值为+1.75‰,比先前根据全岩数据所报道的新元古代海水更富集δ~(13)C。  相似文献   
767.
<正> 在印度拉贾斯坦Phalwadi-Positara地区的Erinpura花岗岩及其伴生的酸性岩脉中现已圈出白钨矿、辉钼矿、钼钨钙矿和硅铍钇矿的重要矿化点。 1975年在区域地球化学勘探过程中,在该地区部分地方发现了含钨、锡的流水异常。本简讯就是根据随后的野外研究及对一些地质单元的紫外线检查和地球化学取样做出的。  相似文献   
768.
To find if ornamental plants are applicable to the remediation of metal-polluted areas, the tolerance of chrysanthemum plants (Chysanthemum maximum) var. Shasta to different metals under hydroponic conditions was studied. Their responses as influenced by the mycorrhizal fungus Glomus mosseae (Nicol. & Gerd.) Gerdemann & Trappe BEG25 on substrates containing mine residue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chrysanthemum is a metal-tolerant plant under hydroponic conditions, plants behaving as Pb-excluders, whereas Cd, Cu and Ni were accumulated in roots. Low accumulation in flowers was observed for Cd and Cu but it was concentration-dependent. Ni and Pb were not translocated to flowers. Shoot biomass wa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different rates of mine residue addition for both mycorrhizal and non-mycorrhizal plants. Mycorrhizal plants accumulated less Pb and Cu in both shoots and roots than non-mycorrhizal plants. Chysanthemum could be a prospective plant for revegetation of tailings and the use of inoculation may decrease plant metal accumulation in polluted soils.  相似文献   
769.
不同种类有机肥施用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综合影响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以麦茬稻田为对象,研究基肥施用不同有机肥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施用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季节变化模式无明显影响,但影响其排放量.与施用化肥(化肥处理)相比,施用菜饼+化肥(菜饼处理)促进CH4和N2O的排放,其季节排放总量分别增加了252%和22%;施用小麦秸秆+化肥(秸秆处理)和牛厩肥+化肥(牛厩肥处理)明显增加CH4排放,增加量分别为250%和45%,同时却减少N2O排放,分别减少18%和21%;施用猪厩肥+化肥(猪厩肥处理)降低CH4和N2O的排放,分别降低4%和18%.对CH4和N2O排放的综合温室效应分析表明,菜饼和秸秆处理的全球增温潜势(GWP)约为化肥处理的2.5倍,牛厩肥和化肥处理基本持平,但施用猪厩肥可减少10%~15%.各处理的GWP从高到低依次为菜饼、秸秆、牛厩肥、化肥和猪厩肥.单位产量的GWP以秸秆处理最高,菜饼次之,牛厩肥比化肥处理略高,猪厩肥处理最低.从本生长季来看,猪厩肥的施用对于实现环境效益与生产效益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70.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评估土地利用对地表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大多忽视空间数据局部变化特征这一缺陷,引入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用于评估土地利用对地表水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子流域内两者关系出现空间变化的规律并阐释了原因.同时,对比了GWR模型与普通最小二乘模型(OLS)的校正R2、Akaike信息准则(AICc)及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验证了GWR模型在预测精度和处理空间自相关过程中是否优于OLS模型.结果表明,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对水质的影响随空间位置的改变而发生方向或大小的变化.以温瑞塘河流域总氮(TN)与农用地的关系为例,从GWR模型局部回归系数的方向分析,两者关系表现为农村正、城区负的现象,从大小分析,旧城区TN与农用地回归系数的绝对值高于其它区域;在溶解氧(DO)与人口密度所构建的GWR模型中,两者关系在整个研究区域内均表现为负值,与OLS结果吻合,从回归系数的大小分析,人口密度对DO的作用在郊区及农村更为显著.针对此类关系出现空间变化的原因分析表明,相邻子流域土地利用百分比的改变及水体主要污染源的不同,是导致土地利用对水质作用发生变化的根本因素.最后,对比所构建的80个GWR与OLS模型校正R2、AICc指标,验证了GWR作为一种局部统计模型,其预测精度优于OLS等传统全局模型且更能反映实际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