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79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253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阐述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土壤与地下水》颁布的背景与意义,对《指南》的内容进行了深度解读,并进一步提出了《指南》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与其他相关技术规范配合使用;理解土壤与地下水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与常规的污染调查评估修复的区别和联系;明确土壤与地下水损害确认的原则和损害量化的具体方法 ;结合土壤与地下水生态服务功能的类型,采用差异化的损害调查与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12.
多环芳烃化合物菲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分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2,3-二差劲基联苯喷雾技术,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2株菲降解菌。它们可以菲为惟一的碳源和能源良好地生长。在生理生化试验的基础上,利用16SrRNA(小核糖亚单位RNA序列)的方法鉴定这株菌为鞘氨醇单胞菌属细菌,这些菌对菲的降解性是通过在液体培养基内菌体的增加及底物的减少来证实的,静止细胞反应试验表明,这些菌除了菲以外还可降解其它芳烃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3.
陈德淦  初志春 《环境》2000,(8):32-32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自1994年投产以来,按照核安全和环保的有关法规,并参考国际上先进的环境管理经验,建立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以保护公众、保护环境为宗旨的核电站环境管理体系。这些体系包括:以安全运行为中心的放射性“三废”管理体系;以质量为核心的环境监测评价体系;以ISO14001标准为基础的持续改进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这套环境管理体系日趋成熟,为全面提升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4.
粉煤灰中铝盐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粉煤灰作为来源广泛的铝资源开发利用愈来愈受重视,提高Al_2O_3的溶出率是关键.本文就酸溶法中影响溶出率的各因素进行详尽的研究,在优化条件下Al_2O_3的溶出率在55%以上.  相似文献   
115.
环境监测四级站是我国环境监测的最基层机构,它为我国各级环境管理、监理和决策部门提供最基础的数据,发挥着“前哨”和“耳目”的作用,是整个环境保护机构设置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四级站的建设距省环保局制定的(江苏省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相差较远,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差,技术力量薄弱,尤其中、高级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比例少,缺乏业务技术培训,管理水平低下,以致现今的技术装备和监测能力不能适应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理的需要,因而四级站的工作经常处于被动状态。为改变四级站的被动局面,增强活力,使其具有…  相似文献   
116.
食物浪费问题受到全球广泛关注。国外已有不少国家通过法律加以全面调整。食物浪费现象产生的原因有科学技术、行为人主观因素、传统所有权制度固有缺陷等方面。我国食物浪费主要以大众餐饮食物浪费为主,在全社会必须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法律氛围。发生餐饮食物浪费的领域主要包括婚宴、“事件性宴聚”、商务宴请、朋友聚餐。我国虽有法律涉及食物浪费问题,但现行规定较为原则、分散,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对食物浪费行为进行法律规制是保障粮食安全、履行国际义务、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升级整合法律规范的需要。应该制定一部专门性法律,将资源社会性理念和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立法,通过直接禁止、税收调整、消费引导等方式综合规制公共主体、公民个人这两类主要行为主体在食物生产、加工和消费各环节的食物浪费行为。立法调整的重点应该是食物和浪费食物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7.
该研究选择中国北方某轻稀土尾矿库围墙外100 m范围内土壤和植物中铀、钍核素的含量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单因子污染指数、富集系数、转运系数、根滞留系数等方法,分析计算该区域5种优势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盐地碱蓬Suaeda salsa、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波斯菊Cosmos bipinnata)并筛选铀、钍核素的富集植物。结果表明:优势植物铀核素的富集系数为0.01~0.03,转运系数为0.07~0.22,根滞留系数为0.78~0.93。优势植物钍核素的富集系数为0.01~0.08,转运系数为0.03~0.33,根滞留系数为0.67~0.97。该区域5种优势植物富集、转运能力钍核素强于铀核素;富集系数、转运系数均小于1,不是该污染物质的富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当地植物进行土壤铀和钍核素修复,应引种乡土富集植物进行土壤污染修复。  相似文献   
118.
江汉平原东部浅层地下水氮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汉平原水体氮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但相关研究仍较为薄弱。以江汉平原东部为研究区,对区内459组浅层地下水样品的水化学成分进行测试分析,旨在查明地下水氮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地下水氮污染的成因机制。结果显示:硝态氮在孔隙潜水中明显富集,最高约300 mg/L,而高含量的氨氮则集中分布于中层孔隙承压水,平均值达2.58 mg/L;孔隙潜水中NO_3~-含量随着Cl~-含量的增高而表现出增高趋势,指示了浅层地下水中NO_3~-是人类工农业活动输入的结果;中层孔隙承压水处于富含有机质的强还原环境,NH_3-N含量随着DOC含量的增高而表现出增高趋势,且高含量的NH_3-N对应着低含量的Cl~-,表明该层地下水中NH_3-N主要为天然来源,而非人类活动输入。氧化还原环境控制着区域内浅层地下水中氮的赋存形态,在氧化环境下主要以硝态氮的形式存在,而在还原环境下主要以氨氮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19.
采用微波破乳-双旋流气浮工艺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进行处理,含油污水首先经微波辅助破乳剂破乳,再采用双旋流气浮塔进行分离。考察了破乳剂破乳、微波破乳、微波辅助破乳剂破乳的效果,分析了双旋流气浮塔回流压力、充气量、泡沫层厚度及处理量对气浮除油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破乳剂破乳的除油率达92.67%,比单一破乳剂破乳、微波辐射破乳的除油率分别高出5.67个百分点和24.55个百分点。在破乳剂Wd为50 mg/L,辐射功率为800 W,辐射时间为120 s,回流压力为0.10 MPa,充气量为0.75 L/min,泡沫层厚度为10 cm,处理量为0.3 L/min的试验条件下,复合工艺对含油污水的除油率可高达99.18%。  相似文献   
120.
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等污染治理成本通常较高,但修复后会带来众多直接和间接效益,因此,在进行修复决策和环境损害评估时应当予以综合考虑。文章对环境修复成本效益分析的定义、目的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具体案例解释了环境修复成本效益分析的具体过程。修复成本通常依据价格指南、费用估算模型/软件、类似工程经验、承包商报价等进行估算,修复效益可采用享乐价格法,根据个人意愿为环境支付的费用,进行计算。案例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修复效益及其受益方并不是单一的,在进行较大规模的环境修复决策时,应由政府进行干预,并积极寻求各利益相关方的配合,综合评估其经济可行性。在环境损害评估中,也应形成多方协调机制,科学合理地评价修复方案的费用和效益,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