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166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51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通过对河流时段通量所采用的估算方法的误差比较分析,说明了实测河流断面时段通量中时间平均离散通量的贡献;并讨论了污染源的点源、非点源类型的差别对选择年通量估算方法的影响.通过实例探讨了河流长时间通量估算方法的使用范围,对估算方法的取舍原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2.
假单孢菌碱性木聚糖酶分子活性部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多种化学修饰剂对假单孢菌G6-2产生的碱性木聚糖酶A(XynA)进行了修饰。结果表明,作用于色氨酸和谷氨酸(和/或天冬氨酸(的试剂NBS(N-Bromosuccinimide)和WRK(N-Ethyl-5-phenylisoxazolium-3-sulfonate)可分别使酶活明显降低,百作用与丝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的试剂对酶活无明显影响。XynA的化学修饰动力学分析表明,每个酶分子中有1个色氨酸残基和1个谷氨酸(或天冬氨酸)残基对酶的活性特别重要。NBS的滴定结果表明,木聚糖的加入使可使1个色氨酸残基被保护,木聚糖对NBS的荧光猝来有22%的保护作用。0.2%的燕麦木聚糖可可阻止NBS树XynA的修饰作用;而即使2%的木聚糖也不能阻止WRK的灭活作用,NBS可使XynA的Km增大4倍,而RK可使其Vmax降低三分之二。这些结果表明,色氨酸和谷氨酸(或天冬氨酸(残基位于XynA的活性部位,且前者位于XynA的底物结合中心,后者位于酶的催化中心;图6表1参14  相似文献   
143.
细菌Rieske型非血红素铁加氧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细菌Rieske型非血红素铁加氧酶是催化芳香化合物好氧降解第一步反应的酶,能够激发好氧环境下大量芳香或取代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同时还可作为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子.这是一类新型且丰富的酶资源,在受污环境的生物修复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并且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本文综述了该类酶的分类、晶体结构、作用机理及其基因改造等最新研究进展. 图4表1参17  相似文献   
144.
微囊藻毒素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对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污染的产生、毒性和去除方法进行了综述,在如何高效去除MCS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5.
荧光原位杂交、DNA指纹等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在废水治理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现代分子技术的分类及其在废水菌群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通过各类技术间的比较,提出其潜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6.
在大雪天用NaCl作道路的防冻剂。为了保证均匀分散,用抗粘结剂如:六氰铁(Ⅱ)酸钠处理铺路的盐,以防止生成大的盐块。尽管六氰铁(Ⅱ)酸盐的毒性较小,但暴露于阳光下仍会分解而生成游离氰化物,它对于动植物有剧毒作用。业已报道了在络合氰化物化合物紫外  相似文献   
147.
中国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是新时代环保工作的重要领域,是公众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环境司法案件审理公平合理的迫切需求.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即可以使环境私益损害得到足额赔偿,有利于环境公益损害赔偿的推动,又能通过提高环境污染成本,促使企业和地方加大环保投入,从而降低环境污染突发事故风险.该文简要概述了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基本概念,并从其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等方面探讨中国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8.
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通量误差判断公式,对于采用以时空平均的一维对流量方式估算河流通量,提出了限制的条件,即排除不可靠的通量估值的方法,就河流离散通量对于通量估算的影响提供了误差判断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9.
不同的林业补贴产生不同的效果:可能提高社会福利,也可能降低社会福利。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是补贴使林业生产收益流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得林业生产收益最大净现值到来的时间相对于社会最优时间提前或延后。论文建立了一个以林木吸收碳来衡量森林生态效益的林业生产收益定量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华东某市的一项林场补贴政策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是,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该林场最优砍伐时间为第19年,当存在补贴的情况下,林场的最优砍伐时间提前到第11年,而随着碳价格从0增加至1000元/t,社会最优砍伐时间从第19年增加到第31年,造成的社会净损失从7750元/hm2增加到17704元/hm2。鉴于此,合理的林业补贴要能够促使私人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150.
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97,自引:4,他引:93  
协调好经济发展和农地保护的矛盾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而农地非农化又是这一矛盾的焦点,合理调控农地非农化需要掌握其驱动因素的作用机理,辨识主导因素。论文从影响土地资源部门配置的社会经济因素出发,构建了一个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应用1995~2001年省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是农地非农化的主要推动因素;土地利用的比较效益和耕地资源禀赋是农地非农化的基础因素;地方政府的收益以及地方政府的管制应对行为与农地非农化呈正相关关系,而土地的市场化配置程度与农地非农化的面积呈负相关关系。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