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废物处理   5篇
综合类   12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针对神经节苷脂生产废水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研究了等电点沉淀或混凝沉降预处理、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化学沉淀和类Fenton氧化后处理组合工艺处理神经节苷脂生产废水的技术。结果表明,神经节苷脂生产废水的等电点在pH=2.2左右,通过等电点沉淀可去除30%以上的COD,但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沉淀速度非常慢;用聚合硫酸铁对神经节苷脂生产废水进行混凝预处理的最适工艺条件是:pH=7~7.5,聚合硫酸铁用量=500~750 mg/L。在优化条件下,混凝预处理可以使神经节苷脂生产废水的COD从27 000 mg/L左右降到13 000 mg/L左右。混凝预处理后的神经节苷脂生产废水经48 h厌氧和84 h好氧生物处理,COD值进一步下降到600 mg/L左右。然后向每升生化出水中加入2~3 mmol Fe3+,通过化学沉淀作用除去其中的磷酸盐,过量的Fe3+作为后续类Fenton氧化的催化剂。当H2O2(30%)用量为2~3 mL/L时,最终出水的COD值可以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曹国民  孙霄  盛梅  沈晓强  金磊 《化工环保》2015,35(6):609-613
针对江苏省某化工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出水COD和TP高于DB32/939—2006《江苏省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排放限值的情况,采用Fenton氧化工艺对该污水处理厂装置进行升级改造。小试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污水pH 3.0~3.5,H_2O_2(质量分数30%)加入量0.8 m L/L,FeSO_4·H_2O加入量0.8 g/L,反应时间120min,Fenton氧化反应结束后中和反应的适宜pH约为7.0。升级改造工程包括2套并联运行的处理能力各为10 km~3/d的Fenton氧化系统,装置稳定运行后最终控制H_2O_2加入量为150 L/h,FeSO_4·7H_2O溶液加入量为700 L/h,相应的处理后出水COD和TP分别稳定在60 mg/L和0.4 mg/L以下,可达标排放。每吨污水的处理药剂成本约为0.9元。  相似文献   
13.
高级氧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五年来(2004~2008年)高级氧化与生化组合工艺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根据废水水质对高级氧化与生物处理技术进行合理组合的原则,同时还介绍了用高级氧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4.
固定化细胞单级生物脱氮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硝化菌和反硝化菌混合固定的方法,研究了好氧条件下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单级生物脱氮技术.结果表明,反硝化菌被固定后,在好氧条件下仍具有反硝化功能.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被混合固定后,可以在好氧条件下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并且其氨氧化速率约为硝化菌单独固定时的1.4倍.硝化菌和反硝化菌混合固定构成的单级生物脱氮系统其脱氮速率是分别固定构成的单级生物脱氮系统的2.6倍.  相似文献   
15.
环氧氯丙烷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帅晓丹  曹国民  洪芳  盛梅 《化工环保》2013,33(6):518-522
采用催化湿式过氧化物氧化法(CWPO)处理环氧氯丙烷生产废水,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pH、双氧水和FeSO4#x000b7;7H2O加入量及投加方式等因素对TOC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WPO工艺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pH2.0~3.0,FeSO4#x000b7;7H2O2加入量7.50~8.75g/L,双氧水加入量75mL/L,反应时间100min;双氧水和Fe2+分多次投加时的TOC去除效果明显优于一次性投加;优化条件下,环氧氯丙烷废水经CWPO工艺处理后,TOC由1790mg/L降至138mg/L,符合氯碱厂隔膜电解槽进槽盐水的要求,可以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6.
国家化微生物脱氮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7.
采用催化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处理反渗透(RO)浓水,比较了4种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的性能,优化了初始RO浓水pH、臭氧氧化时间、生物活性炭柱空床停留时间(EBRT)等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以WP-01为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RO浓水时无需调节废水pH;臭氧氧化反应5 min时RO浓水的BOD5/COD达0.28,可生化性得到显著改善;WP-01催化剂重复使用30次其催化活性没有明显下降;生物活性炭吸附单元的EBRT控制在30 min左右,可确保出水COD稳定在50 mg/L以下,符合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催化臭氧单元处理每吨RO浓水的电费约为1.22元。  相似文献   
18.
固定化微生物脱氮技术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氮污染已日益严重 ,但现有的生物脱氮技术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世界各国研究者纷纷研究改进技术 ,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固定化生物脱氮是其中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文章综述了固定化微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进展 ,包括固定介质、主要的固定化方法和技术以及固定化微生物在废水生物脱氮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处理奶牛场废水中常检出抗生素,考察了小试规模缺氧/好氧(A/O)系统对低C/N奶牛场废水中常规污染物和抗生素的处理效果。当进水COD、总氮、氨氮和总磷分别在1 242~4 350、830~1 367、818~1 291和6~12 mg·L~(-1), A池和O池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3~4 d和2.05~5.4 d时,系统出水COD400 mg·L~(-1)、氨氮10 mg·L~(-1)、总氮去除率为40%~60%(无外加碳源)、总磷基本没有去除;通过调节硝化液回流比(1.0∶1~1.3∶1)可在进水COD/总氮≥3.1时实现碱度的自给自足;对11种磺胺类和8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研究发现,共检出9种磺胺类和1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总浓度为5.89~17.31μg·L~(-1)),系统对抗生素的总去除率大于93%;先后2次向进水中人为添加8种磺胺类抗生素(每种浓度先后为50μg·L~(-1)和200μg·L~(-1))不会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且抗生素的总去除率大于90%,A池和O池的抗生素去除率分别为15.0%~34.2%和69.1%~91.4%;在O池中的HRT降低50%时,系统对抗生素的总去除率基本不变。除甲氧苄啶外,其余7种磺胺类抗生素主要在O池中均得到去除,这与其分子结构中的S—N键有关。以上结果对奶牛场废水处理后还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钛白废酸回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臭氧氧化技术将钛白废酸中的Fe^2+氧化成F^3+,再用萃取法除去Fe^3+。考察了络合剂(盐酸)浓度、萃取剂、萃取相比和多级错流萃取级数等对Fe^3+萃取率的影响,初步探索了反萃法回收萃取剂及萃取剂的循环利用。结果表明,当盐酸浓度为3.4-4.0mol/L时,几乎可完全络合溶液中的Fe^3+,Fe^3+的萃取率随相比(O/W)的增加而增大,萃取级数愈多萃取效果愈好。O/W=1:1的单级萃取与总相比O/W=0.5:1的四级错流萃取率接近。当反萃相比(V/O)=1.5:1时,Fe^3+的反革率达97%,萃取剂经过6次萃取一反萃循环后.Fe^3+的萃取率没有明显下降。去除Fe增的钛白废酸,经蒸馏浓缩到70%左右,再与浓硫酸混合后可用于钛白粉的生产,蒸馏过程中得到的盐酸循环使用,反萃出来的Fe^3+可作为生产铁红的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