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7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153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1.
我国的土壤污染日益严重,由于污染物对土壤生物产生的毒性效应与其生物有效态含量相关,以污染物总量为指标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已无法满足当前土壤管理的需求,亟需开展以生物有效性为基础的土壤环境质量基准的研究工作。目前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的研究较为深入,但是针对有机污染物的土壤生物有效性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综述了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结构形态、吸附吸收和迁移转化,以及影响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从我国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现状、土壤类型分布情况,以及物种选择3个方面对基于生物有效性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基准的制定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根据国情制定适合本土特征的生态安全土壤质量标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12.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福建省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的功能定位对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重要的影响。论文以福建省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四大功能区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为基础,采用地均投入产出技术效率表征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剔除非期望产出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福建省2009—2015年四大主体功能区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进行差异化评析。结果表明:1)福建省2009—2015年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有所提升,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优化开发区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最高,而农产品主产区最低;农产品主产区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增速最快,而优化开发区增速最慢,表明建设用地利用程度与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存在一致性。2)福建省各主体功能区内要素投入产出存在显著空间分异,且呈现高低值格局之分。根据不同功能定位的区域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特点提出针对优化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13.
二氧化氯消毒时三氯甲烷形成量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二氧化氯与氯消毒时三氯甲烷的形成量。结果表明,氯可与水中有机物反应形成三氯甲烷,其形成量随水中有机物含量,氯投加量,PH值的升高而升高,当COD为3mg/L,投氧量为7mg/L时,经48h反应后,三氯甲烷形成量将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60μg/L,二氧化氯不与有机物反应形成三氯甲烷,11.33mg/L的二氧化氯与COD为2.67mg/L水样经48h反应,三氯甲烷形成量低于检出限,二氧化氯与氯复佤  相似文献   
314.
流域容量总量的公平分配方法和排污交易潜力分析是目前流域管理研究的热点.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基尼系数交互反馈的方法研究了基于人口和经济公平的流域容量总量分配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考虑交易成本时的流域排污交易优化模型.将该模型用于分析邛海流域TP交易,得到污染控制总成本最小时的TP削减工程方案和排污交易方案.通过对比交易和未交易时的污染治理最小总成本发现,在不考虑交易成本时,排污交易有节约22.35%总成本的潜力.由于未考虑交易成本,这并不能说明邛海流域排污交易是可行的.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确定邛海流域排污交易可行的最大交易成本为1.56×109元·a-1.为了增大排污交易的可行性,应减少信息收集、谈判、管理、监测等方面的交易成本使其低于这一阈值.提出的排污交易优化模型能够提供交易信息,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潜力.  相似文献   
315.
滇池流域高分辨率氮、磷排放清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氮、磷富集是我国浅水湖泊水质恶化和水生态退化的关键原因之一,但以往流域尺度氮、磷排放清单不足以精确识别排放的空间异质性和满足地表过程数值模拟的分辨率要求.为了提高控源减排措施的针对性,以滇池流域为例建立其高分辨率氮、磷排放清单.通过现场调查、采样观测与资料收集,确定各污染源的活动水平和修正排放因子,基于GIS平台核算企业源(工业、第三产业)、生活源(城镇、农村)、城市源(暴雨径流)、农业源(种植业)等7种点源和非点污染源在110个子流域的氮、磷排放量(平均分辨率约5 km×5 km).主要结论包括:①2008年滇池流域氮、磷排放总量分别为10736 t和542 t,且以城镇生活点源为主,占72.7%和42.8%;②氮、磷排放空间异质性十分明显,子流域氮、磷排放总量分别为(97.6±291.7)t(1个标准方差)和(4.93±11.8)t,其中全流域70%的氮、磷排放量仅集中在占流域面积16.2%的10个子流域和37.9%的21个子流域,而排放量最大的是盘龙江上游(氮、磷分别占21.9%和20.2%);③各污染源的排放格局异质性也大,对于氮而言,除了滇池北岸城区和沿流域边界的外围子流域以城镇生活和种植业为最大污染源,东、南、西岸湖盆区大部分则以其他污染源为主;相比而言,磷排放的各子流域最大污染源差异性更大;④通过与传统分辨率结果的比较,高分辨率排放清单能够更为准确甄别排放格局异质性、污染类型等信息,更加有利于明确控源减排的措施、布局和规模.  相似文献   
316.
为了解北京城区夏季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不同组分的化学、生物污染特征,于2014年5月末连续采样一个月,采样后超声洗脱并冷冻干燥得到PM2.5颗粒物,在PM2.5颗粒物的基础上制备PM2.5水溶性组分和PM2.5单纯颗粒物,进而对PM2.5颗粒物及另外两种组分样品中的化学及生物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8种水溶性离子总质量占PM2.5各样品的质量分数依次为67.71%,33.37%,0.09%(依次为PM2.5水溶性组分、PM2.5颗粒物、PM2.5单纯颗粒物,下述数据也按此顺序描述);16种“酸提”元素总质量占PM2.5各样品的质量分数依次为4.84%,1.86%,0.78%;各样品中内毒素含量分别为0.054 7 EU·mg-1,0.433 3 EU·mg-1,0.041 9 EU·mg-1;PM2.5颗粒物可以检测到细菌16S rDNA、真菌18S rDNA,拷贝量分别为(2.6±1.0)×108个·g-1、(4.3±0.9)×108个·g-1。  相似文献   
317.
赵敏  张强  李娜  孟庆鑫  陈丽影 《环境工程学报》2016,10(11):6469-6472
以银纳米粒子为对象,开展其作为新型固相萃取填料的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快速分析方法的初步研究。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合成银纳米粒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银纳米粒子,研究了银纳米粒子对二苯并噻吩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在前面的基础之上,用固相萃取法对样品中的二苯并噻吩进行快速定量。  相似文献   
318.
编制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对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完善,也是新时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在理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区别和联系基础上,提出了符合用途管制和产权设置要求的自然资源资产确认方法以及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负债确认方法,初步构建了"主表+分表+基础表"的报表体系,设计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总体情况表、当期实际供应表和当期实际供应流向表三张主表。通过报表编制,反映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家底以及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各项所有权权利实现情况,以期为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促进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319.
李娜  魏鑫  韩维峥  孙思玥 《环境工程》2020,38(2):166-170+146
利用吉林省"十二五"环境统计数据,通过计算畜禽单元密度、耕地总氮(磷)负荷、耕地猪氮(磷)密度、耕地总氮(磷)污染风险等指标,分析了吉林省畜禽养殖量区域差异,并评价其环境风险。结果表明:1)吉林省各地区畜禽养殖量呈现出中部地区较多,西部地区次之,而东部及东南部地区最少的分布特点; 2)研究区畜禽养殖总氮(磷)产生量分别为23. 18万,26. 07万t,其中,图门地区总氮(磷)产生量均最低,而位于中部的长春、农安地区总磷产生量最高; 3)各地区耕地总氮污染总体上较轻,只存在无污染、低污染和中污染现象,而总磷污染较严重,较高和高风险所占比重较高,其研究结果可为吉林省畜禽养殖业布局调整、环境污染治理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等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20.
电动力修复技术能有效地去除土壤中四环素类抗生素(tetracyclines, TCs)、抗生素耐药菌(antibiotic resistant bacteria,ARB)、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等污染物。为了探究不同时间处理对土壤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别考察了电动力修复3、7、10 d土壤中TCs、ARB、ARGs的去除效果以及电能消耗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的进行,土壤中TCs降解率由13.5%~19.8%(3 d)上升为29.8%~48.2%(10 d)。反应7 d时电场对TCs降解的贡献率为44.3%~59.8%,高于反应10 d处理(36.4%~56.3%)。反应7 d时土壤中ARB、ARGs去除率为17.6%~35.1%、38.1%~60.5%,高于反应3 d(13.4%~25.9%、26.3%~57.3%)、10 d(13.8%~29.7%、35.0%~52.2%)处理,同时能耗较少(47.37 kWh/m3)。反应3 d时土壤中TCs降解率较低,而反应7 d以后土壤电导率下降,导致电化学效率降低,同时能耗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