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3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41.
依托GIS技术,采用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建立早稻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研究了衡阳市早稻洪涝灾害风险等级。结果表明:综合分析早稻洪涝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绘制了衡阳市早稻洪涝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并分析了衡阳市早稻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衡东县早稻洪涝灾害风险等级最高,祁东县早稻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等级最低。  相似文献   
42.
高铁酸盐[Fe(Ⅵ)]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可以有效氧化具有不饱和官能团的有机污染物,但Fe(Ⅵ)直接氧化法具有诸多缺点亟待改善,如Fe(Ⅵ)在酸性条件下易于自分解、在碱性条件下反应速率低等.开发Fe(Ⅵ)氧化的强化技术可以通过生成高活性的高价铁氧中间体[Fe(Ⅳ)/Fe(Ⅴ)]或活性自由基,提高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能.本文系统介绍了多种Fe(Ⅵ)氧化的强化技术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效能、活性物种和机理. Fe(Ⅵ)可以被酸、还原剂等均相活化剂和二氧化硅、过氧化钙、碳质材料等异相活化剂活化为Fe(Ⅳ)/Fe(Ⅴ)以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也可以与氧化剂、含硫还原剂、紫外光、光催化体系联用,通过产生活性自由基等活性物种[如羟基自由基(·OH)、硫酸根自由基(SO4·-)、超氧自由基(O2·-)等]协同降解有机污染物.由于活性物种发生变化,Fe(Ⅵ)氧化的强化技术可以影响有机污染物降解产物的种类、分布及毒性.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多种Fe(Ⅵ)氧化的强化技术机理尚不明确或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43.
高铁酸盐[Fe(Ⅵ)]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可以有效氧化具有不饱和官能团的有机污染物,但Fe(Ⅵ)直接氧化法具有诸多缺点亟待改善,如Fe(Ⅵ)在酸性条件下易于自分解、在碱性条件下反应速率低等.开发Fe(Ⅵ)氧化的强化技术可以通过生成高活性的高价铁氧中间体[Fe(Ⅳ)/Fe(Ⅴ)]或活性自由基,提高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能.本文系统介绍了多种Fe(Ⅵ)氧化的强化技术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效能、活性物种和机理. Fe(Ⅵ)可以被酸、还原剂等均相活化剂和二氧化硅、过氧化钙、碳质材料等异相活化剂活化为Fe(Ⅳ)/Fe(Ⅴ)以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也可以与氧化剂、含硫还原剂、紫外光、光催化体系联用,通过产生活性自由基等活性物种[如羟基自由基(·OH)、硫酸根自由基(SO4·-)、超氧自由基(O2·-)等]协同降解有机污染物.由于活性物种发生变化,Fe(Ⅵ)氧化的强化技术可以影响有机污染物降解产物的种类、分布及毒性.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多种Fe(Ⅵ)氧化的强化技术机理尚不明确或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44.
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是基础性科技工作,对于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进入21世纪,我国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工作从低谷中逐步复苏,但依然面临科考人才断档、经费支持不足、跨国考察组织艰难、重大成果产出不多等诸多挑战。本文从地域范围、队伍组成、技术手段、成果影响等角度总结了我国综合科学考察工作的最新进展,并展望新时代,提出了我国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工作的六大发展趋势,包括:从综合科学考察向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研究转变;考察国际化进程将加快;注重多学科综合考察与宏观微观结合调查;考察技术将更加多样化、智能化和精准化;考察信息数据共享平台支撑能力更加强大;科考人才的培养成为紧迫需求将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45.
西北农村地区小城镇人口集聚与人居生态环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统计方法,分析西北农村地区人口集聚与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现状。西北农村地区小城镇发展在总体上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后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城乡之间的互动关系,但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仍将长期居住在乡村;人口集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小城镇由外延粗放型发展向注重质量的集约型发展;目前农民住房建设发展阶段为迅速发展时期,并且具有现阶段的迫切性和时间上的长期性的综合特点。据此,提出了西北农村地区小城镇人口集聚与人居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6.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不同剂量羰基镍对大鼠骨髓细胞DNA损伤程度。采用SD大鼠,以135 mg·m~(-3)和250 mg·m~(-3)羰基镍为染毒组,250 mg·m~(-3)氯气为阳性对照组,静态方式染毒30 min。未染毒组为正常对照组,大鼠染毒后1、2、3和7 d分别采集样本。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每组大鼠骨髓细胞DNA的损伤程度。彗星尾长和Olive尾矩2个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大鼠骨髓细胞DNA损伤程度随着羰基镍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在4个时间点各剂量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时间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损伤程度在3 d时达到最大,而后缓慢下降。羰基镍急性中毒对大鼠骨髓细胞DNA有一定的损伤,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各剂量组损伤程度有一定的时间效应规律。  相似文献   
47.
北京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简述了我国近年来在地下水污染调查与评价方面的工作进展,指出了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中的相关概念,并重点论述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与污染评价、脆弱性评价及质量评价的异同.针对北京市平原区的特点,选取了地下水污染评价、地下水质量评价、地下水系统脆弱性评价、地下水系统污染源荷载这4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4个评价因子权重.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污染风险高、较高、中等、较低、低污染风险区的面积分别为1 232.1、699.3、1 951.4、2 644、133.2 km2.平原区西部及近郊一带污染风险性较高,地下水系统较高的脆弱性和较强的地下水污染源荷载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平原东南通州地区,主要是由于历史污染源的存在使得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48.
首届"东北亚中亚区域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着"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亚和中亚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展开充分讨论,并形成重要研究结论。来自中国、俄罗斯、蒙古国、乌兹别克斯坦和以色列等国20多个研究机构的7位科学院院士、9位研究所所长和200多位专家学者讨论认为,面对积极应对全球变化的国际态势,加强东北亚中亚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研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并向东北亚和中亚地区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发出共同倡议。此次国际论坛对加强东北亚和中亚地区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资源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学问题与规律的国际合作研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9.
通辽市野生动植物资源总量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和结构完整,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通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具有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较强、过渡性区位生物多样性战略地位突出、生态类型与物种丰富、政府高度重视等优势;受到生态系统本底的脆弱、生产和生活方式传统粗放、水资源短缺,湿地资源总量急剧下降、保护资金投入不足等制约;面临全球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成为国际新潮流、全国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机遇和内蒙古"十二五"规划建设全国生态屏障的战略机遇;全球气候变化、历史上经济粗放和资源过度开发引发的生态危机,以及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生产将对通辽生物多样性保护将构成一定威胁。通辽市必须科学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50.
黄河流域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其生态系统脆弱,荒漠化问题突出,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双重挑战。本文从国家战略全局和全流域视角入手,分析黄河流域荒漠化现状及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黄河流域荒漠化协同防治与全流域绿色发展的五大策略,即上中下游协同攻坚,打好黄河流域荒漠化防治与生态保护总体战;创新突破,建立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生态特区;积极布局推广荒漠化治理重大先进技术工程模式,多途径破解荒漠化治理难题;建立黄河流域绿色生态经济体系,实现人地关系协调、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多渠道融资,构建荒漠化治理资金保障长效机制。本文旨在为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统筹协调防治荒漠化,实现全流域绿色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