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95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分析兰州市某交通线路两侧绿化植物叶片金属含量及其相关性,叶绿素和渗透性调节物含量的变化,探究交通线路活动造成的植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对绿化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筛选适应道路环境的绿化植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不同道路环境中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有明显的差异,路侧植物灌木月季(Rosa chinensis)、乔木冬青(Ilex chinensis)、槐树(Sophora japonica)、梧桐(Firmiana platanifolia)和碧桃(Amygdalus persica var. persica)的Cr、Pb、Ni和Zn积累量高,如冬青叶片Cr达到2.11 mg·kg~(-1),月季叶片Pb为9.14 mg·kg~(-1),Ni在碧桃和槐树叶片中的积累量分别为28.48 mg·kg~(-1)和26.42 mg·kg~(-1),十字交叉采样点的乔灌木植物Pb、Cr、Mn、Ni和Zn积累量比较高,这可能与十字路口有较多的车流量或交通活动频繁有关系。相关性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交通线路路侧植物体内Cr-Pb、Cr-Zn、Cr-Ca、Pb-Ni、Pb-Fe和Mn-Ni元素之间的相关性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在所有绿化植物中,松柏叶绿素含量最低,路侧槐树和碧桃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与对照点植物相比,路侧冬青和槐树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而月季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此外,路侧重金属含量高的环境下槐树和碧桃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高,分别达到81.42μg·g~(-1)和91.11μg·g~(-1),月季叶片积累可溶性糖增加,说明不同的绿化植物可能在不同的重金属环境中积累不同的渗透性调节物,以维持细胞渗透性平衡从而抵抗重金属胁迫。  相似文献   
22.
山苍籽油抑制黑曲霉生长的细胞学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镜、多维显微、快速显微图像分析,并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研究天然山苍籽香精油抗黑曲霉的机理,获得了单纯使用光学显微镜或电镜难以获得的结果,表明该香精油能直接通过损伤黑曲霉质膜,改变其膜的物理参数和选择通透性而进入细胞,诱发细胞的一系列因素,从而导致孢子失去萌发力,并抑制菌丝体生长.图2表1参12  相似文献   
23.
为了解成都市大气污染重点防治区域——双流地区的环境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和来源,2016年8月30日~2016年10月7日,VOCs外场观测在成都市双流区展开。结果表明,在线观测期间,采样站点总的大气挥发性有机物(TVOCs)的平均体积分数为(45.15±43.74)?10-9,其中烷烃的贡献最大(29%),其次是芳香烃(22%),卤代烃(17%),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15%)、烯烃(9%)、乙炔(7%)、乙腈(1%);优势物种为丙酮、二氯甲烷、乙炔、乙烯、苯、甲苯、间/对二甲苯、丙烷、1,2-二氯乙烷以及丁酮。通过比较VOCs的化学反应消耗速率发现,反应活性最大的为芳香烃,其次是烯烃;反应活性最强的物种为苯乙烯、间/对二甲苯、异戊二烯、乙烯等。整个观测期间,有两次明显的生物质燃烧活动。国庆假日期间,TVOCs浓度相比之前明显上升,平均体积分数达57.65?10-9,其中,短链烯烃、卤代烃以及OVOCs浓度上升最为显著。分析某些关键的非甲烷总烃(NMHCs)和OVOCs的日变化特征发现,其变化规律反映了双流地区不同源排放特点。双流区环境空气中VOCs受本地工业源排放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4.
成都双流夏秋季环境空气中VOCs污染特征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邓媛元  李晶  李亚琦  吴蓉蓉  谢绍东 《环境科学》2018,39(12):5323-5333
为了解成都市大气污染重点防治区域——双流地区的环境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和来源,2016年8月30日~2016年10月7日,VOCs外场观测在成都市双流区展开.结果表明,在线观测期间,采样站点总的大气挥发性有机物(TVOCs)的平均体积分数为(45. 15±43. 74)×10-9,其中烷烃的贡献最大(29%),其次是芳香烃(22%)、卤代烃(17%)、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15%)、烯烃(9%)、乙炔(7%)、乙腈(1%);优势物种为丙酮、二氯甲烷、乙炔、乙烯、苯、甲苯、间/对-二甲苯、丙烷、1,2-二氯乙烷以及丁酮.通过比较VOCs的化学反应消耗速率发现,反应活性最大的为芳香烃,其次是烯烃;反应活性最强的物种为苯乙烯、间/对-二甲苯、异戊二烯、乙烯等.整个观测期间,有两次明显的生物质燃烧活动.国庆假日期间,TVOCs浓度相比之前明显上升,平均体积分数达57. 65×10-9,其中,短链烯烃、卤代烃以及OVOCs浓度上升最为显著.分析某些关键的非甲烷总烃(NMHCs)和OVOCs的日变化特征发现,其变化规律反映了双流地区不同源排放特点.双流区环境空气中VOCs受本地工业源排放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5.
本文根据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特点,总结了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中应关注的环境问题,从环境监测、环评及其批复中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环境保护敏感目标的调查与监测以及环境管理等方面,分析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有效性因素.  相似文献   
26.
为解决中国水环境容量日益稀缺情况下使用权的合理分配问题,在分析了目前现有水环境容量分配模式普遍存在的严重弊端和缺陷,基于产权理论、价值理论和地租理论等,提出了水环境容量分配新模式-租金分配模式,并考虑到各种复杂的影响因素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间接确定水环境容量使用租金的综合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7.
轮叶黑藻去除水体中氮磷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比较在不同梯度营养盐浓度下,沉水植物轮叶黑藻对水体中氮、磷的去除能力,研究得出:在不同营养条件下,轮叶黑藻对水体中总磷(TP)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总氮(TN)处理浓度较高(15mg/L)时,轮叶黑藻对水体中的TN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轮叶黑藻的净化效果随水体中氮、磷等物质含量增加而增大,轮叶黑藻是一种很好的水体净化植物,在一些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可以适当配置轮叶黑藻进行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28.
通过引入多响应值的归一化评分法进行了污泥水磷和有机物同步混凝去除的多目标优化,并利用响应面(RSM)技术考察了Al/P比、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和悬浮固体(SS)浓度对污染物去除的单独效应和联合效应.结果表明,复合投加聚合氯化铝和PAM能同步去除污泥水中磷和有机物,并改善沉降效果.归一化后单目标RSM优化显示,对污泥水中磷和有机物同步去除的贡献为Al/P比SS浓度PAM投加量.在最优条件Al/P比为3、PAM浓度为1.22 mg·L~(-1)、SS浓度为3.58 g·~(L-1)的条件下,正磷和总有机碳去除率分别为93.1%和53.9%.与多响应变量优化相比,引入归一化评分法有效解决了变量间数值量级差异的问题,使结果的分析计算变得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29.
水中可吸附有机氯(AOCl)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自制的燃烧装置,使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有机氯定量地转化为无机氯,经硼砂双氧水溶液吸收,用离子色谱法分离测定。当富集水样的体积为50~200ml时,可测定可吸附有机氯(AOCl)的范围为28~1000μg/L。当样品中AOCl含量在16~64μg时,平均加标回收率大于9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用该方法还可同时测定水中可吸附有机硫。  相似文献   
30.
信息化时代,大量新的理念与技术诞生,环境设计不再囿于设计人员有限的思维创新能力,有限的资源不再成为掣肘优质设计诞生的主要因素.这种技术革命红利为环境设计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以网络化、智能化、便捷化、创新化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媒体艺术,成为这种新兴技术的主要代表,在建筑环境设计领域大放异彩,远远将传统人工设计的效率抛在后头.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