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0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建立和推广清洁生产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清洁生产的产生、含义及国内外的发展近况。探讨了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建立和推广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2.
用麸皮纤维做载体培养颗粒污泥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利用麸皮纤维的多孔性和表面积较大的性质,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投加麸皮纤维作为培养颗粒污泥的载体,污泥培养时间比不投加的提前了20d,而且培养出来的颗粒污泥活性高,沉降性能良好,反应器处理COD最大负荷达到了99.77kg/m3·d,是不投加的2.29倍。因此用麸皮纤维做载体培养颗粒污泥是可行的,而且是一种良好的载体。  相似文献   
43.
羟乙基-β-环糊精对农药的增溶与毒性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羟乙基-β-环糊精(HECO)对三种疏水性有机农药(甲基对硫磷、呋喃丹和五氯酚)和增溶作用和对甲基对硫磷生物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ECO的存在使三种农药在水中的溶解度显著增加,增溶作用于是由于农药与HECD形成包合物而引起的,HECO的存在不影响甲基对硫磷的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44.
多菌灵在稻田水、土壤及稻米中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多菌灵在水稻上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多菌灵在田水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原始沉积量与施药剂量、施药次数密切相关,其半衰期分别为3.07~3.25d和6.12~6.25d。按推荐剂量231g/hm2最多施药3次,在收获的稻米中多菌灵的残留量低于中国、食品法规委员会(CAC)及日本的MRL标准。  相似文献   
45.
冯国禄  杨仁斌  丁孟  蔡可兵 《生态环境》2010,19(7):1636-1641
为研究稻田中氮磷的变化特征和降污潜力,采用室外微区模拟稻田春耕施肥耕整试验,在3、6cm和9cm等3个不同蓄水深度处理(分别表示为t-3、t-6、t-9)条件下,对稻田氮磷含量变化的动态特征及降污潜力进行了探讨。田面水氮磷质量浓度变化与土壤中氮磷的流失密切相关。土壤扰动、基肥(缓释肥)的释放、硝化-反硝化作用、悬浮颗粒物(SS)的物理沉降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是导致田面水氮磷质量浓度变化呈先升后降趋势的主要原因。在蓄水处理后1周内,各处理的田面水氮磷质量浓度大小顺序为:Ct-3〉Ct-6〉Ct-9,总氮(TN)、总磷(TP)质量浓度与蓄水深度呈显著的负相关(Y=-33.97x+133.4,R2=0.999和y=-0.115x+0.61,R2=0.994)。春耕插秧时,因水分管理要求,需要立即排水,相对于蓄水3cm的常规水分管理,若能蓄水9cm后再排放,可减少排放总氮45.57%~86.88%、总磷33.02%~62.79%;若蓄水6cm再排放,可减少排放总氮35.76%~72.13%、总磷9.88%~50%。但考虑到"浅水活苗"之实际,以人工蓄水5~6cm较为适宜。另外,在蓄水5~6cm的前提下,于第5d或第7d排水,减排降污效果显著;第5d排水,相比第3d排水,可减少排放总氮21.22%~55.41%、总磷67.67%~83.70%。从稻田春耕生产实际要求和降污效能综合考虑,选择6cm的蓄水深度并在第5d排水,是提高稻田减排降污潜力的农艺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阿维菌素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测定土壤中的阿维菌素残留,选择丙酮为提取剂、二氯甲烷为萃取剂,优化了色谱条件.方法在0 mg/L~12.1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14 mg/kg,空白土壤加标样品平行测定的RSD≤6.5%,回收率为78.6%~83.1%,残留试验表明阿维菌素在土壤中消解速率较快.  相似文献   
47.
虱螨脲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长沙和郑州2地进行田间试验,采用液相色谱技术研究虱螨脲在棉籽、棉叶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虱螨脲在棉叶、棉籽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6.0%~94.7%、88.5%~92.1%和83.9%~97.7%;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25、0.025和0.006 mg·kg-1.虱螨脲在棉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是3.06~3.45和2.51~2.88 d.在推荐使用剂量和高剂量条件下,收获的棉籽中虱螨脲最终残留量均未检出,拟推荐我国棉籽中虱螨脲的MRL(最高残留限量)值为0.05 mg·kg-1.  相似文献   
48.
三唑酮在不同pH值和温度条件下水解动力学的测定结果表明:三唑酮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不易水解,但随体系pH值的升高,水解速度加快。温度升高有利于三唑酮的水解反应,酸性条件下水解活化能最大,温度升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9.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本研究以湖南泸溪县为例,结合泸溪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实际,通过分析泸溪县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性提出了树立生态理念,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求真务实,建设具有泸溪县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0.
对冬季填料床处理滇池流域污染河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在2~6℃时,废砖块中微生物活性较低,温度回升后,微生物活性也随之增强;2~12℃时,废混凝土/沸石/煤渣组合生物量高,耗氧速率大且较为稳定,COD去除率保持在50%左右。降温期(5~12℃)时,废砖块对TN、NH+4-N和DTP去除率最高,平均可达64.5%、64.7%和69.7%;低温期(2~6℃)时,废混凝土/沸石/煤渣组合对NH+4-N、TN的去除率能达到56.4%~75.1%、56.5%~63.0%,大石子/小石子/煤渣组合削减DTP负荷量达到了2.1 g/(m2·d)。废砖块和大石子/小石子/煤渣组合分别适合在低负荷和高负荷下运行。综上所述,在整个试验过程中(2~12℃),废混凝土/沸石/煤渣组合表现出了对COD、N和DTP去除率相对稳定的特征,是冬季处理滇池流域污染河水的适宜填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