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6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采用粉煤灰作为吸附混凝剂,研究了粉煤灰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模拟废水的去除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粉煤灰投加量和pH值对去除效果有较大影响;在200 mL 50 mg/L的SDS溶液中,调节pH值为13,加入70 g粉煤灰,搅拌20min时,SDS的去除率为83.3%.粉煤灰对SDS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62.
循环经济是从理念到路径、从模式到方法的一种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强调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循环经济理解和认识,指出发展循环经济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3.
管式生物过滤器去除乙苯废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过滤由于其良好的成本效益和环境友好性已经成为控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含量和气味气体排放的常规技术。营养物质的均匀分布、生物膜和介质床内的气体流是成就一个性能优良的生物过滤器至关重要的因素。而由本实验室开发的管式生物过滤器(TBFs)已被证明具备此优势。本实验的管式生物过滤器以聚氨酯海绵作为填料,研究在不同有机负荷、气体停留时间(EBCT)、进气量和表面活性剂等条件下乙苯废气的去除效率(RE)。实验同时记录了管式生物过滤器启动阶段的表现。初期使附着在填料上的微生物暴露在浓度为40 mg/m3的乙苯废气中40 d,此时的气体停留时间为15 s,使微生物慢慢适应并逐步降解乙苯废气;然后连续地控制管式生物过滤器的入口乙苯浓度为40、80、120和160 mg/m3,以使有机负荷逐步升高。结果表明,乙苯去除效率随着有机负荷的增大而逐步减小。当气体停留时间从15 s增加到30 s和60 s,而有机负荷控制在38.60 g/(m3·h)时,乙苯废气去除效率略微增加。此外,随着进气量的增大乙苯废气的最大平均去除效率有所下降而此时的降解容量增大,这个过程中乙苯进气浓度保持不变。结果还表明,在营养液中加入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这种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乙苯废气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64.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污泥为接种微生物,在外电阻为1900Ω下,采用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分别对以难降解的有毒有机物2,4-二氯苯酚(DCP),对硝基苯酚(PNP),对硝基苯酚和2,4-二氯苯酚为基质时进行有机物降解和产电性能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DCP(50 mg/L)为单一基质时,MFC的运行周期长达225 h左右,负载两端的最大电压值达393.7 mV,库仑效率为13.73%;而以PNP和DCP为混合基质时,PNP明显促进DCP的降解,使得DCP的去除率高达64.52%,同时PNP的去除率也达到94.47%。实验最终表明,MFC能够以2,4-二氯苯酚和对硝基苯酚为基质,在实现DCP和PNP降解的同时可稳定高效地向外输出电能。  相似文献   
65.
曝气生物滤池效能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曝气生物滤池(BAF)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氧化处理工艺,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废水处理、中水回用及微污染源水的预处理。详细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对BAF效能的关键影响因素,如填料、水力停留时间、进水底物、水温、曝气量与进水量比、反冲洗工艺、化学除磷药剂等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6.
生物过滤法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物过滤法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模型的研究现状,论述了过滤机理、污染物传递、生物膜增长与脱落、填料和生物膜表面形态学等方面的模型情况,指出了生物过滤法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模型的研究趋势,有助于理解生物过滤过程的内在规律和指导优化生物过滤系统的设计与运行。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玉米田杂草的调查,研究了不同密度和品种对玉米田杂草种类和生物量变化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全生育期内共发现以稗草(Echinochloa colonum(Linn.)Link)、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水芹(Lepidiumsativum)等为主的21种杂草,以水芹的重要值最高;随密度的增加杂草的总数量和鲜质量减少;半紧凑型品种对杂草数量和生物量的抑制作用大于紧凑型品种,且产量高出了21.99%。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以B3(57 000株/hm2)产量最高,比常规密度B1(42 000株/hm2)和高密度B4(64 500株/hm2)的产量提高了14.17%和0.6%。可见,应根据玉米的品种类型,因地制宜地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以利于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68.
水资源日益紧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用水量大,产生的废水量也大;即使将废水经处理达标排放,也是对水资源的一种浪费,加剧了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最理想的办法,是通过改变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和原料路线等措施,使工业用水在工业生产中构成一个闭合的循环系统。这就是工业用水闭路循环。湖南大学在研究开发工业用水闭路循环方面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其中针对燃烧高硫煤锅炉而设计的锅  相似文献   
69.
湘江枢纽工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内河航运枢纽工程对河流水生生物的种类,数量,繁殖的影响,以及水质变化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湘江大源渡航运枢纽工程拟建成河道不源渡水库为例,对鱼类的影响分析为重点,为工程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0.
杨春平 《环境科技》1993,(4):40-44,48
本文论述了近来研究出来的应用于有机废水处理中的新型厌氧消化技术及其应用特性和优缺点,并评述了各种新型厌氧处理技术的研究思路,指出了厌氧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