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77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41.
长江(江苏段)沿江开发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长江(江苏段)沿江开发带的基本情况,从区域环境质量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两方面阐述了建立长江流域(江苏段)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的意义。在总结目前国内外环境风险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系统的目标、总体功能设计、框架设计以及关键技术,探索将地理信息技术运用于区域环境风险管理决策过程的方法,最后提出该系统还需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即追溯最大可信度风险源方法,应急救援系统、区域多环境风险事件的复合作用,发展特定有毒有机物水质预测模型和建立优先控制有毒有机物预警系统。该系统将为江苏长江开发战略提供实用型的环境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42.
阐述了中国招商引资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行绿色招商的必要性.在绿色招商选择系统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三层结构的绿色招商选择体系,并根据该体系构建了s工业园的绿色招商选择体系.  相似文献   
143.
区域环境风险区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区域尺度上的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探讨区域环境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确保区域环境安全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以环境风险系统的组成及环境风险事件的发生过程为研究基础,探讨了区域环境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区域环境风险区划的理论及方法.研究了环境风险区划应遵循系统性、一致性、主导性和动态性的原则,讨论了环境风险区划的步骤、指标体系和方法,提出环境风险区划是开展区域环境风险预防性研究,降低区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选取我国三大经济核心地区之一的长江(江苏段)沿江经济带为例,以该区域的开发区为研究单元,建立环境风险区划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评价区域环境风险,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为区域环境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4.
通过分析现代物流对生态工业园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论述了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绿色物流战略;并以苏州新加坡工业园为例,探讨了绿色物流的发展模式,以及这种模式对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5.
耕作土壤中钒的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进的BCR法对不同类型、不同粒径耕作土壤中重金属钒(V)的含量及化学形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壤中V达到264.9mg/kg,对环境及生物安全具有潜在风险;褐土和黑钙土中V含量相对较低,且褐土中V具有明显的粒级效应,即细颗粒中V含量较高。土壤中V(Ⅳ)占比明显高于V(Ⅴ),V主要以残渣态存在,但环境条件改变时,V(Ⅳ)易氧化为毒性更高的V(Ⅴ),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能转化为弱酸提取态,导致生物有效性增强,对环境构成潜在威胁。因此,针对耕作土壤应加强V的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价和监控。  相似文献   
146.
汶川8.0级地震灾后响应研究——以灾后学生响应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洁  李睿  王静爱 《灾害学》2009,24(4):125-129
基于网络信息,以学生群体对汶川8.0级地震响应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搜集到的复杂网络信息的分类和分级,刻画出非灾区学生群体的灾害响应能力,探讨了学生灾后响应主要类型、强度的空间分异及灾后响应的驱动力。结果表明:①学生灾后响应的主要类型是学生自发捐款、中小学异地复课等;②造成学生灾后响应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不是交通条件,而是空间距离导致心理疏离;③学生灾后响应的驱动力随时间的变化特征不同,其中满足自我强化需要的响应速度快但持续性较低,而满足灾源地的需要的响应速度慢但持续性高。  相似文献   
147.
中药浸膏药渣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中药药渣难处理的特点,以污水处理厂厌氧污泥为接种物,以中药浸膏药渣为发酵原料,以发酵过程中日产气量、pH值、VFA和氨态氮等为参数,对其厌氧发酵产沼气可行性、接种物与中药药渣间配比、发酵温度以及添加微量金属元素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中药药渣厌氧发酵产沼气方案可行;在厌氧污泥接种物与中药药渣最佳质量配比为1∶2、最佳反应温度35℃,分别添加适量的Fe、Co、Ni微量金属元素时,厌氧发酵起动时间均较对比样早,产气量较对比样大大增加,且总产气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48.
室内甲醛污染治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顺喜  杨洁 《环境工程学报》2008,2(11):1539-1541
针对装修所带来的室内甲醛污染危害,采用活性炭、甲醛清除剂来去除室内甲醛,并对其去除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活性炭、甲醛清除剂最佳使用量下,甲醛清除剂的去除率显著高于活性炭去除率,且持久性较好;最佳量的甲醛清除剂在治理不同板材所含的甲醛时,中密度板的甲醛去除率均高于木板、细木工板和装饰单面贴面胶合板的去除率;环境温度升高时,甲醛清除剂其去除效率有所降低。甲醛清除剂对室内甲醛有明显的去除。  相似文献   
149.
杨洁  肖和伟 《环境保护》2022,50(5):73-74
<正>“中华水塔”是对我国三江源地区的美誉。它位于我国西部平均海拔在3500m以上的高原地区,是喜马拉雅山脉的腹地,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这里是多民族大杂居的重要场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奇异的自然风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超过49%的黄河水来源于三江源,超过25%的长江水来源于三江源,超过15%的澜沧江水来源于三江源,因此,三江源也被称为“中华水塔”。当前有很多关注三江源的学术著作,比如由影像生物调查所(IBE)、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合著的《自然中国志:三江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