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废物处理   2篇
综合类   12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物质代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物质代谢系统边界的确定、代谢主体的认定、物质流的组成,分析了单位产值物质需求量、人均物质消耗强度和物质生产力等物质代谢效率的评价指标,探讨了物质代谢调控对象和手段,提出了当前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应该从物质代谢入手,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研究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物质流动规律,以形成闭合的物料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22.
以天然高分子淀粉、铝盐、铁盐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PST。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以模拟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和脱色率为指标,评价PST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PST的最优制备条件为Al3+/淀粉(质量比)=1:1、Fe3+/淀粉(质量比)=0.1:1,pH=1,60℃恒温磁力搅拌器反应4 h。在以上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高达87.86%,脱色率为95.40%。  相似文献   
23.
林亲铁  张淑娟 《生态环境》2007,16(5):1382-1385
为了降低生活垃圾压滤液污染负荷,为后续生化处理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条件,针对垃圾压滤液污染特性,以CODCr去除率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Fenton—聚硅铝铁混凝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压滤液的最优反应条件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垃圾压滤液时,pH值对CODCr去除率影响最大,其次是PSAF,再次是H2O2和FeSO4,在最优反应条件下,浊度去除率达到95.3%,CODCr去除率达到86.7%,BOD5去除率达到81.6%,浊度、CODCr、BOD5分别下降到86NTU、4201 mg.L-1、855 mg.L-1。  相似文献   
24.
城市生长管理与城市生态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城市生长机制着手 ,论述了生态位的竞争与演化以及导致城市结构和空间的变化 ;城市管理模式随着城市功能的转变而从后果导向转向原因导向的生长管理。并提出在生长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城市生态规划 ,重点应突出生态评价、生态功能分区及定量模拟  相似文献   
25.
Eh、pH和铁对水稻土砷释放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23,自引:14,他引:9  
水稻水淹管理是导致水稻土砷大量释放和水稻对砷富集累积的关键环节.为研究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pH值和铁对水稻土砷释放的影响,采用有氧/厌氧和间歇式有氧水淹培养方式,并分析土壤Eh、pH值、溶解态砷和铁(Ⅱ)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期厌氧水淹培养具有最大的砷释放量,且随着土壤Eh降低,砷(Ⅲ)和总砷(Ⅴ)的浓度均显著提高,其中相比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砷(Ⅲ)和砷(Ⅴ)浓度分别提高了1.37μg·L~(-1)和0.99μg·L~(-1);相反,间歇式有氧水淹处理砷的释放量则相对较低,当有氧处理时间最长(6 d)时,砷的释放量最低.土壤Eh与pH值和砷的关系研究表明,二者均与土壤溶液砷呈指数关系,且随着土壤Eh降低和pH提高,水稻土砷的释放速率增大;土壤溶液铁(Ⅱ)与砷则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868,P0.001).水稻土微环境中Eh降低和pH值提升是驱动砷释放的关键因素,因而有氧水管理模式是能够抑制砷的释放和降低水稻对砷吸收累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