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54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新型聚合铝硅混凝剂处理洗浴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铝盐、铁盐去除洗浴废水中阴离子洗涤剂 (LAS)效果不理想的状况 ,采用高碱化度钙型聚合铝硅混凝剂 (CPASC)进行了试验研究 ,同时与聚合氯化铝 (PAC)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该混凝剂对洗浴废水中COD、LAS、SS及浊度都有较高的去除率 ,特别对LAS、COD的去除率分别比PAC高 10 %和 8%以上。当投加量为 6 0mg/L时 ,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GJ2 5 .1 89)。  相似文献   
42.
PDMDAAC系列絮凝剂的脱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研究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物(PDMDAAC)系列絮凝剂对活性染料废水和分散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考察了絮凝剂的特性粘度、阳离子度及结构等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其脱色机理,并试验了与PAC复配的脱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絮凝剂的特性粘度越高,阳离子度越高,脱色效果越好;絮凝剂结构中引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可使脱色效果胡所提高;PDMDAAC系列絮凝剂处理活性染料废水的机理是通过电中和作用,使染料分子从水中析出,然后通过吸附架桥作用使之聚集、沉降除去;PDMDAAC系列絮凝剂在处理分散染料废水时,吸附架桥为主导作用;PDMDAAC系列絮凝剂与PAC复配可使脱色效果更佳而且可以降低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43.
氧化法制备聚合氯化铁絮凝剂的氧化速率及其形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氧化法制备聚合氯化铁絮凝剂,论述了不同亚铁溶液中氧化水解动力学、氧化过程PH值变化以及不同反应过程对聚合氯化铁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亚铁溶液的氧化速率主要受溶液的含酸量和三价铁离子的水解聚合反应的协同效应的影响,当溶液酸量达到最低点时,亚铁氧化速度也将降至最慢;通过形态分布、稳定性及氧化速度的研究确定了制备聚合氯化铁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44.
聚合铝的形态稳定性及其动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栾兆坤  曲久辉 《环境化学》1997,16(6):506-514
本文采用改进的Al-Ferron快速测定法研究了混凝过程中铝盐与聚合铝水解形态的转化规律及稳定性,并对混凝反应过程中铝与聚合铝溶解-沉淀形态分布与理论溶解度进行了对比,同时采用流动电流技术直接测定了铝盐与聚合铝絮凝剂的荷电状况,最后对发生在混凝过程中铝与聚合铝最佳凝聚形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5.
新型聚铝硅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宋永会  栾兆坤 《环境化学》1997,16(6):541-545
本文初步制备了两种新型聚铝硅复合絮凝剂:聚铝硅(含活化硅酸聚合铝,PACSi)和聚硅铝(聚硅酸硫酸铝,PSiAS),研究对比了PACSi,PSiAS与PAC的絮凝性能。考察了硅酸聚合程度,硅、铝含量对其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硅酸聚合程度或硅、铝含量的增加均有利于增强絮凝性能,且随(Si)/(Al)比值的提高,其絮凝性能也明显增加,在铝含量相同情况下,聚铝硅和聚硅铝的絮凝性能均优于聚合氯化铝  相似文献   
46.
聚铝铁硅絮凝剂的合成方法及其混凝效能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栾兆坤  刘振儒 《环境化学》1997,16(6):546-551
采用硅酸钠碱化聚合方法制备聚铝铁硅絮凝剂,研究它们的pH弛豫规律及其稳定性,并通过流动电流测定了其电动特性,最后进行了混凝除浊(富里酸)效果对比研究。初步得到了稳定性及絮凝效果均较好的聚合铝铁硅絮凝剂的工艺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47.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TEOS-PAC中Al的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TEOS为原料,将其与AlCl3溶液混合后再缓慢滴加NaOH溶液,合成出具有不同Si/Al比和B值的复合絮凝剂样品TEOS-PAC.用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对其Al形态分布及转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以硅酸钠(Na2SiO3@9H2O)为原料相同条件下制备的样品作了比较,初步得出了si/Al比和B值对TEOS-PAC复合絮凝剂中Al形态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8.
氧化吹脱-离子交换处理2-萘酚生产废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分析了2-萘酚生产废水特性,采用前置吹脱氧化,离子交换组合工艺处理并讨论了过程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废水有较强的酸度和缓冲能力,在常温、流速1BV/h和正常pH条件下,COD去除率大于97%,可以回收98%以上的萘磺酸盐,采用该处理方案可有效处理2-萘酚生产废水,并可做到中间体回收、水回用,具有较高的经济和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49.
荧光渗透乳化油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破乳-絮凝-砂滤-吸附”法对荧光渗透乳化油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处理条件下,该法有效地去除水中的COD、油和色度,出水的pH、COD、油和色度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0.
在实验室烧杯实验中,通过利用光散射监控技术,以及测定絮凝后上清液的残余浊度和Zeta电位,研究了硫酸根和硝酸根聚二甲基二烯丙基铵盐聚电解质(PDADMAX)的絮凝性能.以不同浊度的高岭土悬浊液为目标物,详细地讨论了反离子中不同含量的SO4^2-或NO3^-对絮凝效能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阐明PDADMAX的絮凝机理,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比浓粘度表征了反离子对PDADMAX溶液性质和吸附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离子明显影响了PDADMAX的絮凝性能.含有NOr的PDADMAX具有更强的“电中和作用”和更高的絮凝效率,而含有SO4^2-的PDADMAX具有更高的“吸附架桥作用”既更宽的最佳絮凝剂投量范围、更大的絮体.不同的SO4^2-或NO3^-含量的PDADMAX絮凝剂的絮凝效率不同,其中都在含量20%时效果最好.而且在高浊度条件下,SO4^2-或NO3^-对PDADMAX的絮凝效果有更明显地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