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生物滴滤法处理喷漆废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生物滴滤系统处理喷漆废气,在研究了混合气体中甲苯与二甲苯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对生物滴滤系统净化喷漆废气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挂膜启动阶段,进气流量为22.5 m3/h、空塔停留时间为33.9 s、进气甲苯质量浓度为400~1 500 mg/m3的条件下,最终甲苯去除率可稳定在97%以上;在总进气质量浓度为1 000 mg/m3的条件下处理甲苯和二甲苯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甲苯与二甲苯存在相互抑制作用,且甲苯对二甲苯的抑制作用更强;在进气流量为20.0 m3/h、空塔停留时间为38.0 s、进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质量浓度为300~900 mg/m3的条件下处理喷漆废气,平均TVOCs去除率为90.84%,出口二甲苯质量浓度低于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排放限值(二甲苯质量浓度为70 mg/m3),基本满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82.
生物净化甲苯气体的中间产物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生物法净化甲苯气体的去除能力,对甲苯降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以甲苯为碳源,驯化分离出甲苯降解菌 Pseudomonas putida,通过封闭系统的反应器试验,测定降解菌体的生长特性和中间代谢产物对甲苯矿化的影响,在生物滴滤实验系统(φ40 mm×H 500 mm)上,研究甲苯降解的中间产物产生、积累和控制问题.结果表明,甲苯的降解中主要有中间产物邻苯二酚的积累,中间产物邻苯二酚的氧化反应支持了 Pseudomonas putida 菌的生物合成.当气体流量 60~100 L/h,甲苯入口浓度0.14~1.71 S/m3时,邻苯二酚最大累积量为0.045 mg/L;采用白天运行12 h,夜间停运12 h的模拟工况运行方式,停止有机废气基质供应时,生物降解积累的中间产物邻苯二酚在 6~10 h 内完全矿化,邻苯二酚继续氧化可转化为生物量,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3.
鲫鱼对铜和锌的吸收蓄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铜和锌在鲫鱼体内积累行为,结果表明,溶解态和颗粒态铜和锌在鱼鳃、肌肉中的积累量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铜和锌积累能力的大小顺序为锌〉铜。鱼鳃和肌肉对溶解态和颗粒态重金属的积累能力为鱼鳃大于肌肉,蓄积曲线表现为逐渐趋向平缓的形式。颗粒态鱼鳃积累尤其大于肌肉,说明鱼在对颗粒态铜和锌的积累过程中,部分颗粒态金属是吸附在鱼鳃上的。由于生理功能不同,鲫鱼对锌需要量比铜多。  相似文献   
84.
电袋复合式除尘器的工业化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目前我国除尘技术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存在的局限性,分析了电袋复合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特征,探讨了电袋复合式除尘器的应用参数、改进措施,并对其性能参数及经济性进行了评价,认为电袋复合式除尘器是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稳定的除尘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5.
溶解氧是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它与大气压力、温度等有密切的关系。在污水处理、尤其是生化处理的工艺运行中,溶解氧作为一项至关重要的控制指标,关乎电力资源的消耗、关乎工艺运行能否正常,更关乎处理出水水质。带着这一问题,作者对忻州市污水处理厂生化池的溶解氧的测试方法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得出生化池溶解氧只能直接以在线监测装置或溶解氧便携式测定仪进行测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86.
采用核桃壳质生物炭为固定化材料,以铜矿污泥和焦化废水污泥微生物为混合菌源,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优化的固定化条件:0.1 g 16目生物炭,微生物接种量5 mL(600 nm下的吸光度(OD600)=1.0),固定时间36 h,此时固定化菌系可在48 h降解76.13%的菲。温度20~40℃、pH 4.00~9.00范围内,固定化菌系的降解能力优于游离态菌系。在温度为30℃、pH为7.00时,培养7 d后,固定化菌系对菲的降解率高达95.94%。固定化菌系在低温、低pH下均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对菲的降解率比游离态菌系更高。此外,固定化体系中生物炭水溶提取物可充当共代谢碳源,促进菌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87.
取现代·滏阳原著湿地公园河流表层底泥试样,分别进行高温、盐酸和氯化钠改性沸石覆盖的静态模拟试验,并通过Illumina平台对覆盖前后的底泥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了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目标河段底泥中细菌物种分布均匀,变形菌门为最主要的优势菌种;虽然不同改性沸石覆盖对底泥微生物群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基本不会破坏原河流生态系统稳定性.本次试验为河流修复过程中的人工扰动提供了新的评价思路和方法,对本次试验的目标河段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8.
矿区复垦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由煤矸石、粉煤灰和污泥构成的矿区复合基质上种植黑麦草进行矿区复垦试验,分析了不同复垦阶段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和酶活性的差异,以揭示矿区复垦过程中免施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和酶活性随复垦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复垦23个月后,矿区复垦土壤的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复垦种植前降低72.05%、67.86%和60.19%,蔗糖酶、脱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1.30~7.56倍.Biolog微平板培养测试结果显示,矿区复垦16和23个月的土壤微生物群落AWCD( average well colour development)值,微生物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Mclntosh指数均显著高于复垦种植前(P<0.05).微生物多样性相关参数与土壤酶活性及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与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在矿区复垦过程中污泥作为有机添加物有助于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微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89.
从焦化废水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间二甲苯混合降解菌,并研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80(C_(64)H_(124)O_(26))对混合菌降解间二甲苯的强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驯化后的间二甲苯混合降解菌以产黄杆菌属(Rhodanobacter sp.)为主,占比41.2%;仅存在吐温80作为单一碳源时,高浓度的吐温80对混合降解菌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吐温80与间二甲苯共存时,当吐温80浓度为2 CMC,反应72 h后间二甲苯的降解率达到最高,为76%;提前12 h(较混合降解菌)投加浓度为2 CMC的吐温80,最利于菌种的生长繁殖及间二甲苯的降解.  相似文献   
90.
“三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分析,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的农村小水厂,无法对水源水质进行常规的检验和监测。本文试将“三氮”分析材料和试剂归于同一分析包中,以标准色列胶片对照,目视比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