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微生物絮凝剂作用下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劲松 《环境科学》2009,30(11):3329-3335
以3个同样的UASB(R1、R2、R3)处理COD浓度为5 500~6 500 mg.L-1的废水,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采用每7 d投加1次方式,R1中每次投加7.5 g CaCl2和400 mL微生物絮凝剂MBF21,R2中每次投加140 mg阳离子PAM,R3作为对照,进行厌氧颗粒污泥培育试验,以考察微生物絮凝剂MBF21对培育厌氧颗粒污泥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经过67 d的运行,R1、R2、R3中均培育出厌氧颗粒污泥,对应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18、1.21、0.76 mm,平均粒径增长速率分别为15.37、15.82、9.10μm.d-1,比产甲烷活性SMA(COD-CH4/VSS.t)值分别为0.740、0.657、0.558 g.(g.d)-1,VSS/SS分别为0.667、0.629、0.607,SVI值分别为14.7、13.1、20.4 mL.g-1,湿污泥密度分别为1.061、1.064、1.054 g.cm-3,强度系数ζ分别为92.1、93.5、84.7.电镜扫描发现R1和R2中的颗粒污泥比对照组R3中的颗粒污泥更密实,在形成成熟颗粒污泥过程中,3个反应器均呈现相似规律,即污泥表面由丝状菌占优逐渐向杆菌、球菌占优方向转化.本研究证明了微生物絮凝剂MBF21在促进厌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在提高颗粒污泥物理性能方面接近阳离子PAM,在提高颗粒污泥生理、生化性能方面优于阳离子PAM.  相似文献   
22.
以对叔丁基苯酚为原料合成杯[6]芳烃,再以杯[6]芳烃为母体,通过化学修饰合成得到杯[6]芳烃羟肟衍生物,采用IR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萃取时间、温度等因素对杯[6]芳烃羟肟衍生物萃取重金属离子(Pb2+、Ni2+、Cu2+、Mn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pH=5.0、萃取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杯[6]芳烃羟肟衍生物对各重金属离子的萃取率均达到88%以上,最高萃取率达到96.3%.与杯[6]芳烃相比,杯[6]芳烃羟肟衍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萃取率提高了50%以上.  相似文献   
23.
中国西北及青藏高原沙尘天气演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西北地区及青藏高原177 个气象站1971~2006 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区域发生的不同等级的沙尘(浮尘、扬沙、沙尘暴)的空间分布特征、移动规律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 月~翌年2 月,沙尘暴和扬沙发生的中心位于高原西南部;3 月,除高原西南部外,在河西走廊及其东部也出现沙尘暴和扬沙;4~5 月,高原西南部沙尘暴和扬沙的日数迅速减少,发生区北移到35ºN~40ºN 的区域.南疆和河西走廊及其东部,是春季浮尘的高发区.从12 月到4 月,沙尘暴和扬沙的高发区是逐渐向北和向东移动的;而浮尘的高发区主要在南疆,不随月份的变化而移动.近36a 来,沙尘的影响范围和发生日数,均呈显著减小的趋势.易于发生沙尘天气的区域,同时也是沙尘发生日数减小趋势最为显著的区域.  相似文献   
24.
为规避伊拉克项目中资企业员工面临的爆炸风险并确保项目生产平稳运行,同时对其他高风险项目中资企业员工爆炸风险规避提供指导,以191起典型伊拉克爆炸案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明确报道的袭击目标、爆炸场所、大致时段及袭击方式进行定量分析.认为伊拉克及其他高风险项目中资企业员工所面临的爆炸风险构成要素应为目标吸引力、袭击目标暴露频率及袭击目标脆弱性.在企业采用各项安全生产技术和落实安全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应重点实施员工出行审批,加强旅程安全管理来规避爆炸风险.  相似文献   
25.
排水管道沉淀物氮释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室内模拟的方法探讨了排水管道沉淀物在水土比、p H值、温度以及扰动这4个环境因子影响下的氮素转化规律.4个影响因子下的实验结果表明,沉淀物中氮素主要以氨氮的形式向上覆水中释放,各组上覆水中氨氮呈先升高后降低的两阶段变化趋势,在第4~6 d达到释放峰值,随后质量浓度逐渐下降,而总硝态氮的变化趋势与氨氮相反.4个影响因子中p H对氨氮释放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搅动、水土比,温度的影响最小,其中不同初始p H条件下氨氮的最大释放量从大到小排序为p H 6.3p H 8.0p H 9.6,释放量最大值分别为54.0、30.9、26.7 mg·L-1.实验中水土比越大,氨氮的释放量越大,在相同的速率下对上覆水搅动时间越长,氨氮的释放量越大.温度的升高促进了上覆水中的氨氮向硝态氮的转化,加快了上覆水中总氮质量浓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26.
综述了国内外离子印迹技术在金属离子污染治理和回收利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对本体聚合、原位聚合、沉淀聚合、表面分子印迹技术、膜技术、微乳液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等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总结,重点对离子印迹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回收利用方面进行述评.除了报道离子印迹技术在Cu2+、Fe3+、Hg2+、Zn2+、Cd2+、U6+等金属离子污染治理的成功案例外,还特别介绍了几种表面离子印迹聚合物制备采用的材料,如壳聚糖、硅胶、菌丝体.研究表明,与传统方法制备的聚合物相比,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大幅提高,尤其是离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和表面印迹聚合物,对目标离子有突出的选择性.离子印迹聚合物因其可靠的机械稳定性、识别能力、易解吸和再生等性能,在离子分离、净化和回收领域已广为人们所接受,并为金属离子污染治理和回收的工业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最后探讨了离子印迹技术研究领域面临的问题和趋势.  相似文献   
27.
南京市地处长江下游,横跨南北两岸,地形以丘陵为主,间以长江冲积平原、秦淮河、滁河河谷平原及石臼湖滩涂圩地。沿江平原地区的地理、地形、地质及经济诸因素,导致了这一地区农村改水工作有别于其它地区。沿江平原地区地表水充沛,却遭受程度不同的污染;地下水资源丰富,但水中铁、砷含量较高,饮用水不卫生的状况威胁着农民健康。为推动这一地区的改水工作,现就沿江平原地区农村饮水现状及改水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8.
中国已经搭成陆路油气运输架构,即分别从我国西北、西南、东北和北部四个方向引入境外油气资源,为国家能源的安全运输提供重要的途径。随着能源运输过程中跨国油气管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保障跨国油气管道的安全尤为重要。以中亚天然气管道为例,对其面临的社会安全风险和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9.
中国西南干旱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相对湿润度的干旱等级分析方法,应用中国西南1958-2012 年气候资料,研究了中国西南干旱时域变化、空间分布、各季节的时空演变及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采用ArcGIS 系统中反距离权重方法进行空间插值分析绘图.结果表明:中国西南年干旱发生区主要分布于云南高原北部、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发生干旱区域占总面积的30%左右;其中,中旱区分布于云南高原北部、川西高原部分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1%左右;重旱区分布于云南高原北部、川西高原局部地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左右;历年干旱出现频率平均31.7%.研究区干旱以冬、春季干旱为主.历年逐季冬、春季干旱出现站次平均分别为76.1%和46.2%.1958-2012 年云贵高原大部、四川盆地中部相对湿润度指数负绝对值增大,干旱等级提高,年干旱强度呈增强的趋势;其中,云贵高原大部分区域夏、秋和冬季相对湿润度指数负绝对值呈增大趋势,干旱显著增强;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区冬季干旱呈增强趋势;四川盆地和川北区域秋季干旱呈增强趋势;川东盆地、贵州高原春季干旱也呈增强趋势.年干旱指数时间序列存在显著的3-4 a 和7-8 a 周期振荡;2009年为干旱强度显著加强的突变点,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预计未来数年中国西南干旱仍处在面积扩大、强度增强过程中.  相似文献   
30.
多种干旱监测指标在黄河流域应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黄河流域(包括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内蒙古中西部)145个气象站1961—2010年月降水、气温、蒸发资料,为探讨目前国内常用的干旱监测指标的区域适用性,对比分析了几种干旱监测指数在黄河流域的应用情况,这些指数包括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降水距平百分率(Pa)和K干旱指数(K)。结果表明,近50 a来,5种干旱指数中,K和CI对干旱的监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得较好,其次分别为SPI、Pa和PDSI。就CI和K而言,CI监测结果过于偏轻,对研究区内一些较重的干旱过程有遗漏;K对干旱程度的判断在某些区域(如青海、内蒙古中西部)过于偏重,对河南的夏、秋季干旱过程有遗漏。总体来说,在黄河流域,K指数监测的干旱结果与实况最为吻合,使用K的监测结果能最接近地反映实际的干旱状况,但以下情况除外,对于河南的夏、秋季,内蒙古的冬季,建议采用CI的监测结果;内蒙古的夏季,K和CI的监测结果均比较适宜,可结合使用;山东的冬季,K和Pa的监测结果可结合使用;山东的夏季,建议采用Pa的监测结果;而对于青海省,各个季节均建议使用SPI的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