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7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21.
本文研究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化工污水中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的浓度,讨论了离子色谱仪的操作条件(包括淋洗溶液的浓度、淋洗液流量与保留时间的关系等)。还对于扰离子进行了试验。用本方法测定污水中一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1、0.3和0.8毫克/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25%、6.64%和7.13%,回收率分别在90~104%、91.4~95.7%和90~93.4%之间。  相似文献   
22.
王永强 《环境工程》1991,9(1):28-30
本文采用HPIC—AG4前置柱作为分析柱,用离子色谱最常用的淋洗溶液和安培检测器测定水和污水中的硫氰酸盐,并试验了测定的最佳条件,包括分析柱种类、淋洗液流量、安培检测器的施加电位等。讨论了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并与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照。本方法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9%,回收率为95.0~103.0%,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L,测定—个样品仅需6分钟。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硫黄粉体在管道输送过程中静电产生的规律,将管道长度和管径、管道变径及粉体含湿量等主要影响因数作为变量,分析其与产生静电量变化的关系。试验发现:输送管道长度与静电量呈正相关关系,即当管道达到一定长度后,粉体运动产生的静电量趋于稳定;平均增加一个90度弯头增加的静电量为0.050 nC/g;当管径由115 mm变化到100 mm时,硫黄粉体在管道输送产生的静电变化量最大;当硫黄粉体含湿量达到84%时,硫黄粉体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量只有0.232 nC/g,相比硫黄粉体含湿量为54%时,静电量减少了将近3/4。适当增加硫黄粉体的含湿量,有利于硫黄粉体在输送过程中的静电消除。  相似文献   
24.
道路下的埋地天然气管道在重型车辆荷载通过时,管道受力一旦达到破坏强度就可能产生安全事故,造成天然气泄漏而引发燃烧与爆炸的危害,需要进行安全分析来判定重载车辆能否安全的通过道路运输。该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检测的方法综合起来分析埋地管道的相关力学参数,然后与管道自身的强度参数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埋地管道是否破坏。通过实例验证的方法说明了该方法在类似的项目分析中具有适用性和操作性,并提出了分析方法应用的初始条件。该方法可以作为判断埋地天然气管道在重载车辆作用下的一种安全评价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比较印证,从而得到更为可靠的判断结论。同时,该方法也为埋地天然气管线在重载作用下的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可以在此指导下更有效的保护天然气管线免受破坏。  相似文献   
25.
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是水生态系统中营养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环节,为探究太湖水华前表层水中CDOM的组分特征与来源,采用紫外-可见光谱与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技术对表层水中的CDOM组分进行了解析,结合CDOM光学参数(a355、SUVA254a250/a365、FI、BIX和HIX)辨识其空间差异与污染来源,并与太湖CDOM组分历史数据进行了初步对比.结果表明,a355、SUVA254a250/a365显示太湖东部表层水CDOM呈现高浓度、高芳香性和低相对分子量的特征,而北部与之相反.平行因子分析法从CDOM中分离出4个组分,类酪氨酸(C1)、两种类色氨酸(C2、C4)和类富里酸(C3),且主要组分C1与C2和C3组分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不同组分来自相似污染源,荧光指数显示,太湖CDOM不同区域间受内源与陆源输入影响存在差异,但整体腐殖化程度较低.这表明太湖CDOM组分以类蛋白(C1、C2和C4)为主(>85%)且以自生源为主,可生化利用性好.  相似文献   
26.
利用EDTA溶液淋洗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采用振荡淋洗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pH值、淋洗时间的EDTA溶液对污染土壤中Ph、Cu、Ni、Zn、Cr的去除,并利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EDTA为0.05mol/L、pH值=7、液土比为10:1、淋洗时间为18h的条件下能达到对污染土壤重金属最大去除率,去除率分别为zn85.26%、Cu21.65%、Pb16.76%、Ni7.83%、Cr6.29%。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转移系数最大的是Cr,其次是Cu、Pb、Zn,最后是Ni,说明在土壤淋洗过程中Cr最先达到质量转移的平衡状态,然后是Cu、Pb、Zn,最后是Ni。  相似文献   
27.
新型光电催化反应器的设计及其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光电催化反应器,并对PEG-2000模拟废水进行了降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电解、光催化、光电催化去除0.5 g/L的PEG-2000模拟废水中COD为零级反应,从动力学角度来看,光电协同作用明显;在不同的外加偏压、初始pH值、曝气量和光强条件下,反应符合零级动力学规律;不同初始浓度PEG-2000模拟废水的光电催化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级数,高浓度时,此光电催化体系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规律,低浓度时,光电催化氧化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28.
为了研究镧、铈2种稀土元素共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甲苯的去除效果,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LaxCe1-xMnO/γ-Al2O3稀土改性催化剂。考察了活性组分负载量、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确定了催化剂的最佳制备工艺。同时对镧、铈两种稀土元素不同原子配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LaxCe1-xMnO负载量为12%,催化剂的焙烧温度为450℃,La、Ce物质的量比为4∶1,制得的催化剂催化活性最强,催化效率最高,在6 000 h-1空速下,反应温度为320℃时即可将甲苯气体完全燃烧。运用BET、XRD、SEM、XRF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具有高分散性,氧化物颗粒粒径均一且分散均匀。稀土共掺催化剂与单一稀土改性催化剂相比,活性组分易于负载在载体表面,负载效果有着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29.
模型试验是较为准确预测尾矿型泥石流危害影响范围的研究手段。以四川盐源平川铁矿58号尾矿库为研究原型,应用相似试验原理建立该库的试验模型,进行全溃坝试验。试验中冲击压力在断面1达到峰值21 kPa;泥深呈周期性变化在断面2达到最大值5.8 cm,流速随泥石流演进长度不断减小,在断面1出现最大流速1.7 m/s。试验结果表明,溃坝泥石流的冲击压力、泥深和流速在运动过程中先快速到达峰值,然后逐渐减小,而泥深的变化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各断面冲击压力、泥深和流速的峰值出现的时间并不相同,其出现先后与流通地形有很大关联。  相似文献   
30.
危化品企业在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过程中,有四个问题较难解决或处理,即危化品水溶液临界量的确定、重大危险源辨识物质法定范围的确定、部分物质临界量设置不合理、如何确定危险物质的存在量.针对这四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危化品水溶液,其临界量的确定可依据水溶液的主要危害特性,对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的表2进行确定;对不属于危险化学品,但又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特性的危险物品,如果其数量超过类似危化品的临界量,建议参照危化品重大危险源进行相应的安全管理;对于危险物质临界量的确定,建议按照危险源可能造成的事故危害后果或范围推算确定;对于危化品实际数量的确定,建议按照企业可能存在的最大量或设计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