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45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09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纪兰  王浩  何松 《环境工程》2012,(Z2):557-558
对执行现行标准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过程中遇到的背景噪声及其扣除问题进行了探讨,建议对标准适时进行再修订对背景噪声的测定进行条文细化。  相似文献   
112.
为解决危险化学品企业风险分析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难追溯等突出问题,分析近十年化工行业较大及以上事故原因,提出基于最严重事故管控的危化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思路。从有科学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有全面覆盖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有责任明确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有线上线下融合的信息系统、有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5个方面,给出“五有”标准,运用数字化方式实现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将风险管控措施转化为隐患排查内容,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及隐患排查内容表,做好双重预防机制的基础工作,实现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有机融合。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危化品企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水平,助力企业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13.
为保证长期使用砂浆在动载作用下的安全性,采用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测量不同碳化龄期试件的纵波波速,引入碳化增强因子η表征碳化深度大小,并利用直径50 mm变截面分离式Hopkinson 压杆试验装置开展不同碳化龄期砂浆冲击动态压缩试验,研究碳化后砂浆的动态力学特性与破碎形态,分析砂浆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力和破碎形态随碳化龄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碳化龄期的增长,试件波速呈增大趋势,碳化增强因子η增大,碳化深度增加;碳化龄期相同时,砂浆的动态峰值应力、峰值应变都随着冲击气压的增大而增大;冲击气压相同时,砂浆的动态峰值应力随着碳化龄期的增长而增加;试件的破坏形态主要呈现为压碎破坏与劈裂拉伸。  相似文献   
114.
为有效防控积碳收集和处置环节中积碳颗粒物存在的燃爆危险,对重型柴油机车尾气积碳燃爆危险性进行了研究,测试了积碳的粒度分布、元素组成、自燃温度和热稳定性(TG-DSC)。研究结果表明:积碳粉体爆炸下限在4.0~4.5 g/m3之间,当积碳质量浓度为200 g/m3时,最大爆炸压力为0.56 MPa;当积碳质量浓度为300 g/m3时,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为33.79 MPa/s,爆炸指数为9.71 MPa/(m·s-1),分别达到最大值。重型柴油机车尾气积碳爆炸危险为St1级,具有一定的燃爆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5.
施用改良剂可降低矿区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的胁迫,但其对根际环境的影响机制尚不明晰。以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为供试植物、以某锰尾矿区矿渣为基质,比较CK(100%矿渣)、S0(90%矿渣+5%蘑菇渣+5%凹凸棒)和S1(90%矿渣+5%蘑菇渣+5%凹凸棒,种植栾树)等3个处理重金属赋存状态和微生物多样性等的差异,探究施用改良剂和种植栾树等对矿渣中重金属拦截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即蘑菇渣和凹凸棒)提高了矿渣pH,增强了其肥力和持水性;而种植栾树可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Mn、Pb、Zn的残渣态比例显著提升,较S0分别提升了5.73%、13.5%和6.47%,较CK分别提升了4.98%、12.8%和6.01%。实验前、后各基质中Mn、Pb、Zn随雨水径流的流失量差异显著,表现为S1相似文献   
116.
以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了铁屑、蒙脱石、碳酸钙和羟基磷灰石4种稳定剂对土壤中Pb,Zn,Cd,Cu 4种重金属的稳定效果。实验结果表明,4种稳定剂稳定效率的大小顺序为:羟基磷灰石﹥碳酸钙﹥蒙脱石﹥铁屑。当稳定剂质量分数为10%时,羟基磷灰石、碳酸钙、蒙脱石和铁屑对Pb,Zn,Cd,Cu 4种重金属的平均稳定效率分别为99.63%,98.53%,97.15%,86.95 %。未加稳定剂时,土壤中的Pb以残渣态为主,Zn以残渣态和可交换态为主,Cd以残渣态为主,Cu以残渣态和可交换态为主;加入稳定剂后,土壤中4种金属可交换态的所占比例(简称占比)均显著降低,还原态的占比明显增大,残渣态的占比略有增大,氧化态的占比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17.
以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了铁屑、蒙脱石、碳酸钙和羟基磷灰石4种稳定剂对土壤中Pb,Zn,Cd,Cu 4种重金属的稳定效果。实验结果表明,4种稳定剂稳定效率的大小顺序为:羟基磷灰石碳酸钙蒙脱石铁屑。当稳定剂质量分数为10%时,羟基磷灰石、碳酸钙、蒙脱石和铁屑对Pb,Zn,Cd,Cu 4种重金属的平均稳定效率分别为99.63%,98.53%,97.15%,86.95%。未加稳定剂时,土壤中的Pb以残渣态为主,Zn以残渣态和可交换态为主,Cd以残渣态为主,Cu以残渣态和可交换态为主;加入稳定剂后,土壤中4种金属可交换态的所占比例(简称占比)均显著降低,还原态的占比明显增大,残渣态的占比略有增大,氧化态的占比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18.
王浩  杨君 《安全》2008,29(5):43-44
近年来,我国部分煤矿超能力生产、违规操作、违章作业的现象非常严重,给安全生产带来了许多问题和隐患,导致事故频频发生。  相似文献   
119.
为了解煤矿企业实施安全评价工作的绩效,建立健全煤矿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受国家安监总局委托,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于2006年底至2007年初在全国范围内对煤矿企业实施安全评价的绩效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实施安全评价对于企业提高安全意识、改善安全管理水平、改进安全设施、降低事故发生频率等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20.
为研究层理对原煤力学及渗流特性的影响,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平行层理煤样和垂直层理煤样在相同瓦斯压力、不同围压下的三轴压裂力学及渗流特性,同时采集压裂过程的声发射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围压增大,平行层理煤样的峰值轴向应力平均增幅为34.5%,远小于垂直层理煤样的平均增幅161.21%;围压为1,3,5 MPa时,垂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