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6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氨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彤  李金香  杨妍研  程刚 《环境科学》2016,37(11):4110-4116
氨是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主要恶臭物质之一,同时也是PM2.5的重要前体物.依据环境空气氨测定和无组织废气监测方法,研究了北京市两家垃圾填埋场的工艺关键点和厂界的氨浓度水平.结果表明填埋作业面、污泥处理车间和渗滤液调节池等工艺关键点的氨浓度为0.078~0.341 mg·m-3.工艺关键点的氨浓度呈现日间高、夜间低的特点,温度和湿度是主要气象影响因素,阴雨天气时监测结果明显偏低.氨浓度在厂界外有明显下降趋势,厂界下风向100 m处平均下降60.00%,300 m处平均下降69.90%.研究为北京市垃圾填埋场氨排放水平本地化和氨排放监测管理提供科研支持.  相似文献   
42.
将微波技术应用于微生物法煤炭脱硫,研究了煤粉粒径、煤浆浓度、初始pH值、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接种量、微波辐照时间、脱硫周期等因素对微波预处理和微牛物联合脱硫效果的影响,同时以单纯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煤炭脱硫作对照。在煤样粒径为200目(〈0.074mm)、煤浆浓度为10%、初始pH为2.5、菌体接种量为10%、微波辐照时间3min、脱硫周期4d、温度30℃、摇床转速为160r/min条件下,微波预处理和微生物联合作用对煤炭中全硫的脱除率可达51.3%。该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和微生物联合煤炭脱硫技术可以大大缩短微生物脱硫周期,该研究结果可为开发新脱硫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Ru-TiO2光电极,以该电极为工作电极,石墨作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光电催化降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煅烧温度600℃,掺杂1%Ru的Ru-TiO2光电极催化活性最好;以紫外灯(125 W)为光源,当外加偏压0.2 V,pH为5时,Ru-TiO2光电催化亚甲基蓝120 min可使其完全脱色;亚甲基蓝的光电催化降解遵从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测得其反应速率常数k=0.781 mmol/(L.min),吸附常数K=0.225 L/mmol。  相似文献   
44.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Ru—TiO2光电极,以该电极为工作电极,石墨作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光电催化降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煅烧温度600oC,掺杂1%Ru的Ru-TiO2光电极催化活性最好;以紫外灯(125W)为光源,当外加偏压0.2V,pH为5时,Ru-TiO2光电催化亚甲基蓝120min可使其完全脱色;亚甲基蓝的光电催化降解遵从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测得其反应速率常数k:0.781mmol/(L·min),吸附常数K=0.225L/mmol。  相似文献   
45.
为探究影响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AnDMBR)稳定运行的因素,选用不锈钢网为基材构建AnDMBR并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着重考察了不锈钢网孔径(200、300和500目)、混合液污泥浓度及膜通量对AnDMBR成膜及运行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锈钢网的目数越大,动态膜形成越快,但运行周期较短;低污泥浓度成膜时间较慢,但运行周期较长;污泥胞外多聚物(EPS)对动态膜的形成及运行周期影响较大,EPS越高,动态膜形成越快,但动态膜堵塞越严重;高通量更容易导致动态膜堵塞。选用300目的不锈钢网,在污泥浓度为2 000 mg·L~(-1),通量为32 L·(m~2·h)~(-1)的条件下开展的连续实验表明,AnDMBR稳定运行周期可达240 h。清洗实验结果表明离线清洗方式更适用于动态膜的清除。  相似文献   
46.
为了降低建筑垃圾肆意堆放造成的围城风险,提高建筑垃圾高值资源化利用程度,增强再生材料工程安全性能,采用控制变量法,开展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杂质种类及含量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配合比条件下,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28d抗压强度满足C25强度等级要求,且具有较高的安全余量,表现出韧性强,抗变形性能好等力学特征。混凝土性能主要受再生骨料杂质含量、吸水性、粘合性、填充性等因素影响。其中,木屑和金属可显著提高混凝土浆体的粘聚性,降低流动性,最大降幅接近50%。而玻璃提高了混凝土拌料的流动度,最大增幅达32%。当玻璃掺入量达到6%时,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约18MPa,降幅接近50%,严重制约混凝土安全性。因此,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时,应提高骨料除杂分选效率,降低再生骨料的含杂率,其杂质总含量宜低于3%,以保障再生混凝土的安全性及工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