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废物处理   3篇
综合类   14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UASB反应器处理维生素B12淀粉混合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考察厌氧技术处理维生素B12淀粉混合废水的可行性,进行了采用UASB反应器处理废水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温条件下,当进水COD浓度为10000-12000mg/L时,COD容积负荷可达到30kg/(m^3.d),COD去除率为80%,容积产气率为16.80m^3/(m^3.d)。  相似文献   
12.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适宜洗毛废水的生物絮凝剂,并用筛选的生物絮凝进行洗毛废水生物絮凝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300 mL废水中生物絮凝剂投加量为5 mL、温度为20℃左右、pH值为9、反应时间45 min,搅拌采用先快速搅拌5 min后慢速搅拌40 min的条件下絮凝效果最好,对COD和SS去除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生物絮凝法与化学絮凝法处理洗毛废水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采用生物絮凝法和化学絮凝法处理300 mL COD为20 000 mg/L、SS为4 000 mg/L的洗毛废水,最佳生物絮凝条件:生物絮凝剂加入量为5 mL,反应温度为30℃,先以120 r/min搅拌5 min、再以60 r/min搅拌35 min,洗毛废水pH为9.0.COD去除率达92%.最佳化学絮凝条件:化学絮凝剂加入量为30 mL,反应温度为40℃,先以120 r/min搅拌5 min、再以60 r/min搅拌25 min,洗毛废水pH为5.0.COD去除率达93%.生物絮凝剂和化学絮凝剂对洗毛废水的絮凝效果接近,但生物絮凝剂的加入量比化学絮凝剂少很多.  相似文献   
14.
铁炭内电解预处理阿维菌素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铁炭内电解预处理阿维菌素废水,当原水pH为3.7、COD为31600mg/L、AVM含量为204μg/L时,最佳工艺条件为铁炭比1:1、停留时间30min、混凝pH8-9时,废水COD和AVM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9.5%和68.5%,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根据光催化反应的光源不同 ,将多相光催化反应器分为聚光式反应器和非聚光式反应器。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污水处理中的光催化反应器研制与应用的进展情况 ,同时展望其发展趋势。论述了适用于工业化光催化反应器的特点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光催化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光催化反应的光源不同,将多相光催化反应器分为聚光式反应器和非聚光式反应器。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污水处理中的光催化反应器研制与应用的进展情况,同时展望其发展趋势。论述了适用于工业化光催化反应器的特点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环境工程本科教育发展及人才需求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在中国高等环境教育中,环境工程本科教育起步最早,也发展最快,20多年来,为我国的污染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中国环境工程本科教育发展及人才需求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就专业设置及分布、师资、科研,以及招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实事求是地分析,并对中国环境工程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UASB处理阿维菌素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 UASB反应器处理阿维菌素废水试验运行结果表明 :通过控制进水中 AVM浓度和对厌氧污泥有效的培养驯化 ,AVM的基质抑制影响基本消除 ;当进水 COD为 6 0 0 0~ 6 5 0 0 mg/ L时 ,出水 COD为 82 0~ 90 0 mg/ L ,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 9.5~ 10 .5 h,容积负荷达到 14~ 15 kg COD/ (m3· d) ,COD去除率达以 86 .1%  相似文献   
20.
石油烃类降解菌分离筛选及其特性的实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选择性培养从被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2株能够以机油为碳源和能源的菌株LL1和LL2,测定了温度、底物浓度和pH值对其降解能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生长条件,并试验了菌株对正己烷、苯和甲苯的降解能力。实验表明,2种菌株都对机油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在实验最适条件下分别达到53%和77%,其中LL2菌株还对苯和甲苯有一定的降解能力,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