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78篇
安全科学   47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76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为研究火焰脉动在火灾领域相关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燃料类型的火焰脉动形成机理,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火焰脉动现象研究中常用的脉动频率测量方法,列举了LDV、TDLAS、自由基团高频采集等新方法;介绍了池火脉动、射流/羽流气体火脉动在不同燃烧器尺寸,不同外部环境和不同燃料比等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内容与进展;对常见的3种不同的火焰脉动模型进行描述和归类;对火焰脉动的规律、机理等在火灾领域的早期识别和检测中的作用、特殊条件对于火焰脉动频率的影响和更加精细的火焰脉动模型的研究等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32.
抗铬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和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生物分离纯化技术,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r3+、Cr6+,经过长时间驯化,从污染土壤中筛选出2株对Cr具有较高抗性的菌株(A和B),对其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研究了其最佳生长条件及对Cr3+的生物吸附规律。结果表明,菌株A和B分别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米根霉菌(Rhizopus oryzae)。菌株A和B的最适生长pH值均为7,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0℃,最佳装液量为80~100 mL(250 mL摇瓶)。在培养时间一定时,随着Cr3+浓度的增加,菌株对Cr3+的吸附率减少,而生物吸附量则逐渐增大;在Cr3+浓度一定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体对Cr3+的吸附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这与生物吸附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Cr3+浓度为100 mg/L时,菌株A和B对Cr3+的吸附率达到最大,分别为51.47%和46.36%。  相似文献   
33.
生物质铬渣共热解工艺是新型的铬渣处理工艺,该工艺能有效地将铬渣中的Cr(Ⅵ)还原为Cr(Ⅲ).而由于共热解产物总铬含量较高,因此考察了铬渣与秸秆共热解过程中铬稳定性.通过考察共热解产物成分及形态分析、pH影响实验、淋洗实验及长期稳定性实验,对共热解铬渣的铬环境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共热解温度对铬渣形态有较大影响,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铬含量随共热解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800℃时候可交换态铬降至<0.1%(质量分数,下同),碳酸盐结合态铬为1.2%;共热解后最稳定的残渣态铬含量随共热解温度升高而逐渐升高.(2)当pH>7时,两种共热解产物总铬溶出量极低,基本都小于6mg/kg;当pH≤7时,总铬的溶出量显著增加,最高超过500 mg/kg.但由于解毒铬渣的酸中和能力极强,因此铬释放风险较低.(3)共热解产物的总铬累积溶出量极低,根据拟合结果计算出其100年填埋时间的总铬溶出量不超过1.3 mg/kg.长期稳定性实验表明,自然堆置过程中共热解产物的Cr(Ⅵ)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4.
为了阐述有机酸对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Cu、Cd复合污染下柠檬酸对褐土中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提取态铜和镉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了柠檬酸对植物吸收铜、镉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DT-PA-Cu含量随柠檬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添加高浓度铜(Cu 1 000)处理中,DTPA-Cu含量减小更明显。在添加低铜浓度(Cu600)处理下,柠檬酸添加量为2和12 mmol/kg时,土壤DTPA-Cu含量随土壤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柠檬酸含量为5mmol/kg时,DTPA-Cu含量在低镉处理(Cd 1)时含量最低。紫花苜蓿中铜含量随柠檬酸添加量的增加明显降低。土壤中DTPA-Cd含量随柠檬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且随铜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紫花苜蓿中的镉含量随柠檬酸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相同柠檬酸添加量处理时,紫花苜蓿中镉的含量随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低镉处理下,铜的加入对较低柠檬酸浓度时紫花苜蓿镉含量影响不明显,但柠檬酸浓度为12 mmol/kg时,紫花苜蓿中镉含量随铜添加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5.
采用凝胶过滤色谱(GFC)分子量测定技术和三维荧光(EEM)光谱技术,对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应用于餐饮废水和粪便污水处理的工程实例进行研究,对比分析2套工艺中的调节池水和出水的溶解性有机物(DOM)及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性质变化.研究表明,餐饮废水处理过程的调节池水DOM中大分子(>100 kDa)物质比例为6...  相似文献   
36.
基于AVHRR的成都平原城市热岛效应演变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伟  但尚铭  韩力  刘玉磊  黄骅  王晓骏 《四川环境》2007,26(2):26-29,62
作为城市气候主要特征之一的热岛效应有日渐明显的趋势,给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对2000~2006年春季下午NOAA气象卫星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发现,随着城市的扩张,成都平原城市热岛效应的规模呈扩大趋势。成都市区热岛强度一般为5℃-7℃,局部地方极值可达8℃以上;市中心区热岛强度相对减弱,东部工业区热岛高温区面积逐渐缩小,市区西南部热岛明显发展,致使2003年起热岛次高温区在二、三环路附近大致呈环状分布。热岛演变与近几年城市建设和改造活动密切相关。研究成果为政府相关部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人居环境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7.
38.
编辑同志: 按《安全操作规程》规定:开立式车床不能戴手套。最近,我们太原重型机械厂减速机车间工人吕跃在1.5米立式车床干活没戴手套,当走刀接近卡爪时,他去摇退刀手柄,左手中指肌健被有刃口的条状铁屑切断。 这次事故在职工中引起了开立式车床能不能戴手套的争论。有人认为《规程》规定开立式车床不能戴手套不合理,理由是立式车床与钻床、铣床、卧式车床工作条件不同。立式车床的铁屑沿着花盘圆周与人身成垂直方向抛出,不易防避。特别是小立式车床转速快,操作近,不戴手套,随时有被铁屑碰伤的危险。也有人认为《规程》规定得合理。理由是戴…  相似文献   
39.
一、国际航空安全形势的变化与发展 作为世界航空业的发源地,美国在航空领域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但与此同时危险事件也与之伴随.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劫机事件频繁发生.1 961年美国发生三架飞机被劫持到古巴的事件;1973年,再次发生飞机被劫持到古巴的事件.当时由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承担航空安保职责,为了应对劫机事件,FAA要求所有航空公司必须对旅客和行李进行安检,以便发现藏匿的武器,这是航空安检行业发展起步的契机.  相似文献   
40.
个体劳动防护用品是指根据人体生理学、解剖学的原理,为生产中的作业者设计的防护用品。如防静电服、防毒面具、各类防护鞋、防护眼镜以及安全帽、防护手套等等。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个体劳动防护用品无论从防护性能还是品种的多样性上都已经能够满足生产中对人体的防护要求。在生产场所,特别是易燃易爆以及有毒作业等高危作业场所正确使用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对保证作业者自身以及作业场所的安全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