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废物处理   2篇
综合类   49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生活垃圾焚烧炉湿法洗涤后烟气二噁英的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鸣  谢冰  海景  张洁茹  程江  卢加伟 《环境工程》2019,37(7):153-158
现场采样分析了4个生活垃圾焚烧炉烟气通过湿法洗涤后二噁英的排放浓度。结果表明:4个焚烧炉烟气和底灰中二噁英毒性当量浓度分别为1. 15~24. 88 ng I-TEQ/m~3和25. 69~231. 43 ng I-TEQ/kg,烟气中二噁英排放浓度远高于国家排放标准(0. 1 ng I-TEQ/m~3)(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烟气同系物分析表明,湿法洗涤后4个采样点烟气中4~8氯代PCDFs分布呈现较大的差异,但是4~8氯代PCDDs基本随氯取代数的增加而增加;底灰中4个采样点4~8氯代PCDFs和PCDDs分布相似,除了O_8CDF外,其余同系物基本随氯取代数的增加而增加。从毒性当量浓度来看,烟气和底灰中Pe_5CDF浓度占比最大,占总浓度的35. 65%~47. 02%。湿法洗涤对4~8氯代PCDFs和PCDDs的效率基本随氯取代数的增加而降低,主要原因可能是高温烟气使洗涤系统内二噁英发生了解析作用。  相似文献   
52.
硝化细菌的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谢冰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19-23
通过对呼吸速率的测定,比较了3种不同的硝化细菌包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包埋法最佳。考察了海藻酸钠法固定的硝化细菌与游离的硝化细菌在不同温度下硝化速率的大小,发现固定化的硝化细菌比游离的硝化速率高,表明其具有抗低温能力的特点。通过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的降解试验表明,所得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53.
辽河泥沙对COD测定值的影响及取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辽河泥沙含量对 COD测定值的影响 ,提出科学合理的取样方法  相似文献   
54.
生物脱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生物处理恶臭物质已成为当今恶臭处理研究的主流 ,本文对当前国内外各种生物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由于脱臭微生物是生物脱臭工艺的核心 ,文中同时介绍了一些脱臭微生物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展望。  相似文献   
55.
微生物法脱臭及其应用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谢冰 《上海环境科学》1997,16(3):14-16,23
文章介绍了用微生物方法处理恶臭气体的原理,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应用发展的现状,表明用微生物地脱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6.
农药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采用特定的“物化+生化+物化”的处理工艺,对某农药厂阿特拉津和乙草混胺混合废水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可使废水CODCr从4000mg/L降到100mg/L以下,BOD5从650mg/L降到5m/L左右,去除率分别超过97%和99%;特征因子阿特拉津和乙草胺的去除率达到93%和96%,类高难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依据和必要的工程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57.
有机磷农药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久效磷和亚磷酸三甲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碱解沉淀和超声气浮预处理,可降低其COD和毒性,提高其可生化性,再经以光合细菌为主的生化处理,可使其COD降至200mg/L。  相似文献   
58.
59.
白腐真菌酶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腐真菌对木质素降解的特异性生物学机制显示出其在复杂有机污染物降解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对白腐真菌酶学、自由基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以供国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0.
青草沙水库蓄水期间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青  谢冰  袁琦  黄智婷  崔璐璐  王文婷 《环境科学》2012,33(10):3634-3640
为调查青草沙水库蓄水及运行初期水质变化和微生物群落的关系,采用微生物培养计数和PCR-DGGE(变性梯度胶凝胶电泳)技术对水库水体中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来水进入水库后,氮磷浓度显著降低,水质明显改善;来水和水库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随季节变化,春夏季来水明显多于库内,秋冬季少于库内,悬浮于水中的微生物等有机体可通过沉降作用部分进入到底泥中,导致库尾底泥有机质含量增加;PCR-DGGE分析结果表明库中细菌群落结构呈现季节性变化,夏季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丰度最高,秋季较低;水库运行初期水样和底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聚类分析的相似度可以达到62%,这与来自水中微生物的沉降有关;来水及库中主要的优势微生物与α、β-Proteobacteria、Flavobacterium、Rheinheimera、Prochlorococcus、Synechococcus和海洋宏基因具有很高的相似性,预示着水库存在藻类规模生长和海水入侵的风险,研究结果可为水库的运行管理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