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36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21.
蒋家沟下游泥石流导流堤冲决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游勇  吴积善  程尊兰 《灾害学》2001,16(2):14-17
河床逐渐淤高,主沟槽流势变化及泥石流规模是1999年9月蒋家沟下游泥石流导流堤溃决主要原因,在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相应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22.
湘江(衡阳段)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湘江(衡阳段)10个断面18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d、Hg、Pb、As、Cr、Zn、Cu)进行监测和分析,采用Lars H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各种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湘江(衡阳段)表层沉积物中各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大小排序为:Cd〉Hg〉Pb〉As〉Cu〉Zn〉Cr。多种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为913.4,表明湘江(衡阳段)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属于很强的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323.
水中硼测定方法比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姜黄素分光光度法、甲亚胺-H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硼的方法性能进行了比对研究,为硼的测定方法的选择提供了良好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4.
自然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具有丰富的官能团,对溶解态锑(Sb)的形态转化(真溶解态和胶体态)及毒性有潜在影响.以碳酸盐岩区受锑矿山排水污染水库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法、切向流超滤等技术及环境化学理论,结合水体理化性质,分析DOM与Sb、Fe形态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水体弱碱性及水化学类型为Ca2+-Mg2+-HCO3-的水质背景下,水体溶解态Sb浓度较高,且上层浓度高于下层,平均约为112.74μg·L-1,其中,真溶解态Sb约占86%,主要以Sb O3-形态存在;溶解态Fe浓度高于Sb,真溶解态Fe为其主要形态,且下层浓度高于上层,在水库碱性水环境条件下易水解生成胶体;DOM有陆源和内源两种输入途径,主要有陆源腐殖质(C1)、芳香族蛋白质和类富里酸(C2)、类酪氨酸蛋白质和类腐殖酸(C3)等3种荧光组分,其中以C2组分为主;腐殖化程度较低,相对分子质量较小;DOM与Sb、Fe的相互作用中,胶体态...  相似文献   
325.
李坤兰  游曼 《环境技术》2023,(2):119-122+132
本文介绍了灰色关联分析在某种砷化镓微波器件的寿命特征参数评价中的应用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栅-源截止电压(V(GS(off)))为其贮存寿命特征参数,年温度较差为最优影响因素。并用显著性检验方法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寿命特征参数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26.
为研究在焚烧原生垃圾的焚烧发电厂协同处置填埋场陈腐垃圾的运行效果,以协同焚烧附近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的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例,对填埋场陈腐垃圾和该垃圾焚烧发电厂入厂原生垃圾的性质进行了比较,并以该厂其中一条焚烧炉生产线为试验研究对象开展陈腐垃圾掺烧试验。研究表明:入炉前按适当的掺烧比均匀混料并且在焚烧过程中优化对助燃风的控制,这样对焚烧系统运行效果几乎没影响。将库容饱和的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送入垃圾焚烧发电厂与原生垃圾协同焚烧,可作为陈腐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2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