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前言 本文译自国际电工委员会TC104于1999年10月发的IEC 60721-4-0/CDV文件。 早在1997年6月,IECTC 104决定,原TC50/75联合工作组起草的本草案将以技术报告的形式出版。技术报告不同于标准,并且无年限限制。 系列标准IEC 60721-4-1至IEC 60721-4-7已于1999年底出版。本文包含了该系列标准的所有概述。  相似文献   
32.
采用湿法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晴隆锑矿区11个采样点土壤及对应植物中重金属As,Sb,Hg,Cd含量。结果表明,矿区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超出贵州省土壤背景值,土壤受Sb污染最严重,其次是As,Cd,Hg的污染。6种植物(蕨菜、芒萁、茶叶、玉米、斑茅、牛尾蒿)体内Sb,As的含量都超过正常范围,其中牛尾蒿对Cd的富集系数达3.25,具有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潜力。  相似文献   
33.
陕西西部某工业园区采暖期大气降尘重金属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陕西省某工业园区采暖期大气降尘重金属元素特征,于2012年11月20日至2013年3月20日,通过被动采样的方式,采集该区域采暖期的大气降尘样品,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重金属元素Cu、Pb、Zn、Cd、Ni、Cr和Fe的含量,并分别计算各元素采暖期的日沉降通量和富集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采暖期大气降尘量普遍较高,并且受园区人为污染源和道路扬尘影响明显;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含量分布不均,位于园区内部点位的重金属含量明显大于上风向点位和对照点;各元素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其中,Fe的含量远高于其他6种元素,Pb、Zn含量次之,Cu、Cd、Ni、Cr的含量较小;从采暖期日沉降通量来看,Fe、Zn、Pb的沉降通量较大,Cu、Cr、Ni、Cd的沉降通量较小.而根据富集因子分析结果可知,Zn、Pb、Cu、Cd主要来自人为源,Fe、Cr、Ni与当地的自然地质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34.
6月1日,由上海市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组委会和市环保局主办的上海市"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兰心大剧院举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豪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上海市副市长沈骏、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局党委书记范贤彪、局长张全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了会议,来自上海市环保系统的代表以及社区代表、媒体代表等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5.
针对化工废水难于处理的情况,文中简要介绍了厌氧酸化水解-SBR工艺和用高效复合微生物技术处理化工废水的厌氧酸化水解-SBR工艺。  相似文献   
36.
以勐捧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践,说明蔗糖业推行清洁生产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37.
本文首先扼要说明细水雾的灭火机理,概括了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特点.重点结合前人的实验结果对细水雾在各类场所的灭火有效性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影响其灭火有效性的因素,为细水雾灭火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8.
刘奎芳  陈洁 《环境技术》2001,19(4):8-13
介绍塑料在海南湿热和广州亚湿热气候大气暴露试验与人工模拟加速试验结果,寻求塑料在不同条件下老化后性能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塑料大气暴露试验与人工模拟加速试验之间性能变化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9.
贸易与环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阐述了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基础上,对我国如何正确处理贸易与环境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0.
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二元羧酸昼夜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2002年3月14-19日在南京大学校园内进行了为期1周的采样,用以研究大气气溶胶PM2.5中的低分子量(C2~C10)二元羧酸的昼夜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二元羧酸的夜间质量浓度(平均为460ng/m3)普遍高于相应的白天质量浓度(平均为350 ng/m3).草酸是含量最高的二元羧酸,其次是丁二酸与丙二酸,这3种二元羧酸占所检测到的水溶性有机酸总量的89%.由C3/C4(ρ(丙二酸)/ρ(丁二酸))(平均为1.00)可以判断采样期间气溶胶中有机酸主要来源于大气的光化学氧化反应,从C6/C9(ρ(己二酸)/ρ(壬二酸))(平均为0.88)可以认为生物源是有机酸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