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采用新型固定化载体大孔吸附树脂X-5固定化微生物强化SBR处理对甲苯胺模拟废水,与对照组相比,通过投加大孔吸附树脂X-5固定化微生物可以有效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在进水TOC浓度为434.8 mg/L,对甲苯胺浓度为326.9 mg/L的条件下,强化组可在100 min左右将TOC和对甲苯胺基本去除完全,去除率在99%以上.对照组则需要300min才能达到相近的去除效果.强化组对氨氮同样具有较好的硝化效果,出水氨氮浓度在10 mg/L以下.  相似文献   
52.
使用NDA-105大孔树脂对对苯二甲酸生产废水中锰的吸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pH值为5、流量为10BV(床体积)·h-1、温度为25℃时,NDA-105树脂对废水中锰离子的吸附效果最好、对锰离子的交换容量为0.5mmol·g-1、对浓度为15mg·l-1锰离子的吸附体积为1000BV,使用2BV 10%硫酸 2BV水作为洗脱剂、温度为80℃、洗脱剂流量为2BV·h-1,累积脱附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带有磺酸基的超高交联吸附树脂NG-5和NG-10对水中对甲苯胺的静态吸附性能,并与不带磺酸基的CHA-111吸附树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G-5树脂对水溶液中对甲苯胺的吸附能力高于NG-10及CHA-111,这主要得益于树脂表面的磺酸基与对甲苯胺分子的氨基间形成的氢键作用,以及树脂的微孔作用机制.吸附等温线采用三参数多层吸附方程来拟合,相关性很好.对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NG-5和NG-10对于对甲苯胺的吸附为吸热过程,而且是自发进行的,吸附速率主要由颗粒内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树脂吸附法处理氯霉素生产中产生的DL 1 对硝基苯基 2 氨基 1 ,3 丙二醇 (DL 氨基物 )碱解废水的工艺。结果表明 ,NG 1 0 0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对废水中DL 氨基物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在试验条件下 ,废水CODCr为 72 0 0mg/L ,DL 氨基物含量为 2 86 5mg/L ,批处理 1 7BV时 ,平均出水CODCr降至 89 3mg/L ,CODCr去除率 >98% ;出水中DL 氨基物未检出 ,去除率近 1 0 0 %。树脂经稀酸脱附处理后 ,再生性能良好 ,高浓脱附液可直接回用于氯霉素生产酸性水解工艺中 ,使回收物得到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55.
化学沉淀法去除煤气废水中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采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煤气废水中的氨氮。研究了不同pH、沉淀剂种类及投药比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沉淀剂MgCl2·6H2O+Na2HPO4·12H2O明显优于MgO+H3PO4。当投药摩尔比n(Mg2+):n(NH4+):n(PO43-)为1.2:1:1、pH为9.5时,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为87.4%,COD的去除率为45.6%,同时得到的MgNH4PO4·6H2O可作为复合肥料使用。  相似文献   
56.
复合功能吸附树脂对双组分萘系化合物的竞争吸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氨基 -2 -萘酚 -4 -磺酸 ( 1,2 ,4-酸 )和 2 -萘酚自不同双组分吸附体系中吸附至复合功能吸附树脂 AL -1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 F reundlich等温模型。1,2 ,4-酸的吸附为吸热过程 ,而 2 -萘酚的吸附为放热过程。固相上的 2 -萘酚几乎不影响 1,2 ,4-酸的吸附 ,而固相上的 1,2 ,4-酸大大削弱了 2 -萘酚的吸附。两种溶质在吸附位点上的竞争为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7.
芳香胺废水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芳香胺废水的治理现状和研究进展,芳香胺废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法,生物化学法,高级氧化法等,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作了简要介绍,对其将来的发展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