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3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65篇
安全科学   139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102篇
综合类   578篇
基础理论   85篇
污染及防治   63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8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为研究西北地区封闭式湖泊水质恶化原因及水体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以宁夏沙湖为研究对象,对沙湖2012—2017年水体污染物总量变化趋势及沙湖周边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沙湖水环境质量变化主要由内源性污染和外源性输入造成,其中内源性污染源主要为沙湖沉积物污染物释放,沙湖水体沉积物通过孔隙水向沙湖水体转移的CODMn、CODCr、TP、TN、氟化物分别占水体总污染物的6.4%、6.6%、16.6%、14.2%、31.4%;沙湖外源性污染源主要为黄河补水和农垦集团稻田等面源污染,其中黄河补水向沙湖 转移的 CODMn、CODCr、TP、TN、氟化物分别占沙湖水体污染物总量的49%、30%、279%、99%、13%,沙湖周边面源性污染通过渗透作用向沙湖水体输入的CODMn、CODCr、TP、TN、氟化物分别占沙湖水体污染物总量的23%、18%、52%、34%、19%,外源性污染物输入占沙湖水体污染物总量CODMn、CODCr、TP、TN、氟化物分别为72%、48%、331%、133%、32%,但由于水体自身净化作用, TP和TN已大幅度降解。  相似文献   
872.
为了分析电梯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通报数据为样本,基于人因分类与分析系统(HFACS)和层次分析法(AHP)开展电梯事故人因分析,构建改进型电梯设备人因风险监管体系,辨识出电梯设备使用与管理过程中4大人因风险类别及20项人因风险因素,并对风险监管内容进行细化;运用层次分析法求解20项人因风险因素权重,确定相应风险等级,并阐明各人因风险因素在使用与管理环节中的安全监管内容。结果表明:安全装置缺陷及日常的维护保养中人因风险等级最高,需重点监控,最后通过建立"三位一体"安全监管模式,以保障电梯使用和管理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873.
对某厂6号机组锅炉多漏点爆管的水冷壁管样进行了宏观检查与首漏点判断、金相检测及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结果发现,水冷壁泄漏主要原因为焊接原因导致水冷壁管与鳍片焊接处存在过热组织;过热组织的出现,降低了焊接接头的整体力学性能,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该薄弱处发生泄漏。最后提出了防止本锅炉机组再次出现水冷壁爆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74.
从氧化、羧基化、酯化、接枝共聚、醚化等改性方法入手,对淀粉絮凝剂的制备和应用进行了介绍,对比分析了各工艺的特点,总结了面临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指出:进一步丰富醚化剂的种类、对淀粉进行复合型改性、淀粉絮凝剂与传统絮凝剂复配使用是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75.
文章结合小清河水质达标的工作要求,对该河段进行水生生物资源调查与评估。采用实地调查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监测结果显示浮游植物29种,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为优势种群;浮游动物2种,分属于剑水蚤科和蟤科;底栖动物22种,环节动物寡毛类占捕获量比例最大;鱼虾620条22种。生物多样性总体呈现出上下游高、中游低的现象。从生物物种的组成上,表明小清河济南段流域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876.
针对现有色谱标定试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气瓶是否摇匀对色谱仪器标定试验成功率的影响及存在的安全隐患,研制了色谱标气气瓶摇匀装置。应用结果表明:新型色谱标气气瓶摇匀装置操作灵活、使用简单、安全可靠,从根本上杜绝了气瓶摔坏或爆炸的可能性,提高了标定试验成功率,从规范化、安全化的角度保证了色谱试验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77.
油田压裂废液处理及回注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田压裂废液具有高COD、高悬浮物等特点,处理达标难度大。以悬浮固体含量、悬浮固体颗粒粒径中值和含油量为指标,实验研究了混凝、微滤膜过滤技术参数,最佳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800~1 000mg/L,助凝剂投加量9~10mg/L,快速搅拌G值250~300s--1,慢速搅拌G值约50s--1,经50、10μm两级微滤膜过滤后悬浮固体含量、粒径中值、含油量满足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标准要求。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压裂废液难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78.
撞击流作为一种过程强化技术,其优势在于能够显著强化相间传递和微观混合,可应用于环保工艺、设备中,以达到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的目的。本文在简述撞击流基本原理和特性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国内外撞击流技术在细颗粒物(PM2.5)脱除、烟气脱硫脱硝、废水处理、废气吸收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和优势,同时介绍了一种可用于废水处理的新型双组分层式撞击流反应器。最后指出,深入探究撞击流复杂体系的机理以及耦合其他新型技术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79.
针对川东地区气田水的性质和目前气田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不同水样进行室内蒸发及生物氧化实验,开发了蒸发-生物-臭氧以及氧化-生物-臭氧联合工艺技术。实验结果表明:经蒸发-生物-臭氧复合工艺以及氧化-生物-臭氧复合工艺处理后,川东地区气田水中主要指标CODCr、Cl-、硫化物以及石油类的去除率超过95%,出水指标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要求;这两种处理工艺整体适应能力强,抗来水冲击负荷高,能高效处理气田水中污染物且出水稳定,有效实现了气田水的达标处置,实现资源化配置,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可实现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对当前川东地区气田水处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80.
新型TCAS吸附树脂对水中Cd~(2+)的吸附去除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一种由超分子受体化合物磺化硫杂杯芳烃(TCAS)与树脂结合的产物--新型TCAS吸附树脂对重金属Cd2+的吸附去除性能,并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TCAS吸附树脂对Cd2+的饱和吸附量为14.45 mg/g.当温度为20℃,0.5 g TCAS吸附树脂对10 mL浓度为5 mg/L的Cd2+溶液吸附60 min时,Cd2+的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pH值是影响TCAS吸附树脂吸附效果的重要因素,在pH=5~9时,Cd2+的去除率随着pH值的升高而增大.在试验范围内,TCAS吸附树脂对Cd2+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在TCAS吸附树脂上的Cd2+可洗脱回收,TCAS吸附树脂也可再生利用.TCAS吸附树脂对重金属Cd2+的吸附机理主要归因于TCAS对Cd2+的络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