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56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91.
微生物酸化的生产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曾科  买文宁  张磊 《环境工程》2000,18(3):15-16
分析了折流式酸化池在抗生素废水处理工程中的运行效果和水质变化对酸化作用的影响。实践证明经微生物酸化 ,CODCr去除率达到 1 4%~ 1 9% ,出水VFA增量达 2 .0倍以上。  相似文献   
92.
生产性IC反应器厌氧颗粒污泥的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IC反应器以絮状污泥接种用于处理酒糟废水,运行至第180d时分别测定反应器第1、第2反应室颗粒污泥的VSS、产甲烷活性、胞外多聚物和辅酶F420等各项生物学指标。结果表明反应器内颗粒污泥具有较强活性,反应器COD去除率基本稳定在95%以上,出水COD不超过1000mg/L。  相似文献   
93.
干旱区抗御洪水灾害的方法与措施研究--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新疆特殊而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变的气候条件入手,阐述了深居内陆干旱区的新疆在适宜的地域和季节形成暴雨和大降水造成的洪水灾害,列举了大量典型洪灾实例及经济损失情况。并结合新疆实际,提出了防洪、减灾的方法措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更多有利于新疆抗御洪水危害和减灾方面好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94.
我国城市污水回用作火电厂循环冷却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我国城市污水回用作火电厂冷却水时的水质、水量、引起的问题及其处理技术、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说明了回用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5.
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测量水中氯化物含量,根据化学分析项目建立数学模型,对测定水样中氯化物的不确定度来源-配制NaCI标准溶液、标定AgNO3标准溶液浓度、测水样消耗AgNO3溶液体积、取水样体积、样品重复性测定等参数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识别和分析,进而对所有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得出测量不确定度结果,提出了该方法的合成不确定度及监测过程中的注意环节。  相似文献   
96.
于2009年对吐鲁番市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监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讨论。  相似文献   
97.
周汇  买文宁  肖珊 《环境化学》2012,31(10):1631-1636
通过采用负载FeSO4活性炭、CuSO4活性炭和一般活性炭作为微波催化剂处理抗生素废水的对比实验,研究不同负载方法对抗生素制药废水COD去除的差别,结果表明,负载FeSO4的活性炭作为催化剂的微波处理系统对COD的去除率最高.以微波诱导负载FeSO4的活性炭为催化剂对抗生素制药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增大负载FeSO4活性炭质量,微波辐射时间和微波功率,均有利于抗生素废水中COD的去除,但各影响因素的取值并不是越大越好.对微波诱导负载FeSO4活性炭催化工艺处理抗生素废水进行反应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过程近似一级反应,其动力学方程为:lnC0/C=0.1413t+5.4121,r=0.9876.反应动力学常数为0.1413 min-1.  相似文献   
98.
印染污泥无害化处置优化研究及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印染污泥的优化处置方案,并通过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对优化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与原处置工艺相比优化后环境负荷降低了11.50%。  相似文献   
99.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进行好氧颗粒污泥(AGS)培养,比较仅接种普通絮状污泥培养(R1)与接种普通絮状污泥及部分厌氧颗粒污泥培养(R2)下污泥颗粒化进程、污泥特性及污染物去除特性。结果表明,通过逐渐缩短SBR沉淀时间、提高有机负荷,R1、R2分别在17、23d时出现乳白色颗粒,颗粒粒径较小(0.1~0.5mm),颗粒污泥成熟时由白色转变为黄色,污泥容积指数(SVI)均保持在40mL/g左右;培养60d时,R1、R2内污泥基本实现颗粒化,颗粒化程度分别为90.0%、84.4%;R1、R2中胞外聚合物(EPS)质量浓度均在56d时分别为84.75、64.05mg/g(以单位质量挥发性悬浮固体(VSS)中的质量计,下同),其中R1、R2中多糖(PS)在EPS中占主要比重;R1、R2中培养的AGS均具有密实的结构和良好的沉降性能,对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培养后期R1、R2对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94%,对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56%,对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5%、61%。R2中接种的部分厌氧颗粒污泥可能对EPS的分泌起到一定抑制作用,从而影响污泥的颗粒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0.
针对偶氮类有机物废水具有色度大,难降解的特点,以对二甲基氨基偶氮苯磺酸钠(甲基橙)为模拟研究对象,对水体系中铁炭微电解-Fe2+/K2S2O8降解甲基橙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该方法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影响实验确定该方法的最佳条件是:铁炭微电解填料、FeSO4和K2S2O8投加量分别为300 g/L、1.3mmol/L和0.7 mmol/L,初始pH值为7.0。在最佳条件下,甲基橙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能达到64.7%和6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