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4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59篇
综合类   172篇
基础理论   86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广州市天地空一体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原有广州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络情况,通过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络的集成优化,增设站点、扩展监测项目和引入新技术,建立了一个"金字塔形"的集天地空一体化的环境空气监测网络,弥补了原有监测网络在反映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水平、污染来源解析、预报预警所需的环境质量信息、对环境空气质量的评估等方面的不足,该网络已成功应用于广州亚运会的空气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162.
Laboratory-based relationships that model the phytotoxicity of metals using soil properties have been developed.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irst field-based phytotoxicity relationships.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was grown at 11 Australian field sites at which soil was spiked with copper (Cu) and zinc (Zn) salts. Toxicity was measured as inhibition of plant growth at 8 weeks and grain yield at harvest. The added Cu and Zn EC10 values for both endpoints ranged from approximately 3 to 4760 mg/kg. There were no relationships between field-based 8-week biomass and grain yield toxicity values for either metal. Cu toxicity was best modelled using pH and organic carbon content while Zn toxicity was best modelled using pH and the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The best relationships estimated toxicity within a factor of two of measured values. Laboratory-based phytotoxicity relationships could not accurately predict field-based phytotoxicity responses.  相似文献   
163.
试验了玻璃、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等不同材质容器溶出氯离子对环境空气中氯化氢测定的影响,指出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在于采用玻璃气泡吸收管,分析了玻璃材质溶出氯离子的原因,建议采用特制的聚四氟乙烯或聚乙烯吸收管采样。  相似文献   
164.
研究了6株真菌对土壤中芘和苯并芘(BaP)的降解动态,用Michaelis-Menton和Monod动力学模型对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6株真菌对芘和BaP的降解速率有显著性差异,降解率相差不大.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SF04),在42d内对BaP的降解能力最强,可达71.31%,对芘的降解能力相对最弱.镰刀菌(Fusariumsp.,SF11),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SF05),木霉(Trichodermasp.,SF02)和毛霉(Mucorsp.,SF06)42d对芘的降解率分别为86.22%,86.18%,85.41%,85.04%,对BaP的降解率分别为71.11%,69.44%,69.05%,69.72%.木霉(Trichodermasp.,SF02)和毛霉(Mucorsp.,SF06)对芘和BaP的降解速率均很快.  相似文献   
165.
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智  鞠美庭  史聆聆  陈敏  李珀松 《交通环保》2004,25(6):16-19,26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制订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原理,探讨了建立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技术方法;以中国大中型城市为背景,建立了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DP-SIR可选指标集。  相似文献   
166.
黄海和东海海域溶解氧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根据黄河和东海海区四个季度的调查资料,描述了溶解氧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黄、东海溶解氧分布的基本特征是北高南低,西高东低,随着水温的变化,不同季节这一差别有所不同。黄、东海溶解氧平均值分别为495.4和420.3μmol/L,测定范围分别为90.2-681.9和133-9-692.8μmol/L。以长江口以东H断面为例,描述了夏季溶解氧的断面分布特征,在20-30m水层出现一氧跃层,30m以下垂直分布比较均匀。文中还深入研究了东海陆架区黑潮水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7.
微生物群落作为土壤生态系统重要组分,长期低含量抗生素干扰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选取石家庄市为研究区,在2020年9月采集12个样点的表层土壤(0~25 cm),并根据空间方位将其划分为4个区(S1、S2、S3和S4);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方法测定土壤中典型抗生素——喹诺酮类(quinolones,QNs)含量,明晰QNs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进行研究,识别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4个区域的QNs总含量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S3(313.5 μg·kg-1)>S4(65.54 μg·kg-1)>S1(46.19 μg·kg-1)>S2(12.63 μg·kg-1).其中诺氟沙星(NOR)含量最高(平均值为91.99 μg·kg-1),而喹草酸(OXO)含量最低(平均值为0.4486 μg·kg-1);②土壤颗粒以粉粒(2~50 μm)占比最高(66.7%~93.2%),而黏粒(小于2 μm)占比最低(2.50%~9.10%);土壤中总磷(TP)和氨氮(NH4+-N)无显著空间差异,而硝氮(NO3--N)、亚硝氮(NO2--N)和土壤粒径呈现显著空间差异;③6种,优势菌属有5种,其中放线菌门(18.3%~34.6%)和变形菌门(13.6%~34.1%)为主要优势菌门,Arthrobacter(3.24%~8.61%)和Nitrososphaeraceae(2.93%~9.46%)为主要优势菌属;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Shannon值在S2区最高(6.48),而在S3区最低(5.89);④相关性结果表明,QNs和土壤理化参数均会显著改变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OXO、NO3--N和土壤粒径会影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而FLU、NH4+-N和NO2--N和土壤粒径会对微生物群落的功能产生影响.因此,需进一步加强石家庄市土壤环境中抗生素的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168.
过量施用含DMPP氮肥对小白菜硝酸盐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田间试验对过量施用含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氮肥对小白菜硝酸盐累积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尿素(urea)、硫硝铵(ASN)相比,DMPP与硫硝铵、尿素配合形成的新型氮肥(ASN+DMPP, urea+DMPP)均可显著降低小白菜硝酸盐累积,提高Vc、氨基酸、可溶性糖和Zn含量,改善品质,ASN+DMPP作用更为明显.与ASN、urea相比,ASN+DMPP处理小白菜NO3--N含量分别降低16.0%和14.1%,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urea+DMPP与urea、ASN相比,小白菜NO3--N含量分别降低7.9%和7.6%,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urea+DMPP、ASN+DMPP明显减少茎叶、特别是茎中硝酸盐积累,抑制幅度以ASN+DMPP较大.此外,ASN+DMPP还可缓解因氮肥过多引起的减产效应.  相似文献   
169.
碱渣堆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天津市塘沽区三号路碱渣堆场废弃地改造和生态恢复为紫云公园的生态恢复工程实践,对科学治理碱渣堆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进行了研究. 采用生态恢复工程的方法,针对碱渣复杂的化学成分和特殊的物理性质,通过制造碱渣工程土填垫低洼地,在堆造山体过程中采取工程措施确保山体的稳定,采取覆盖一定厚度外源种植土的方式以适合植物生长,最后种植以乡土先锋植物为主的人工植被,对天津塘沽碱渣堆场废弃地进行了生态恢复. 实现了治理碱渣堆场的目标,并解决了易软化碱渣土堆造山体的工程难题.   相似文献   
170.
关于氮肥利用率的思考   总被引:91,自引:1,他引:91  
巨晓棠  张福锁 《生态环境》2003,12(2):192-197
应用作者近10年在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中氮肥转化与去向的研究资料,对施氮量、产量、氮肥利用、残留、损失关系进行分析;认为简单的氮肥利用率很难反映不同农业生产水平条件下的氮肥利用状况;要准确反映氮肥利用状况,应综合考虑产量水平、氮肥利用、残留及损失的情况。论证了我国氮肥利用率具有很大的变幅,平常所说的30%-35%只是一个整体概念,不能以此来说明我国氮肥损失量大,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必须研究解决既能获得尽可能高的产量,又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环境压力的氮肥施用技术及其理论基础,而不应该一味追求多么高的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