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02篇 |
免费 | 388篇 |
国内免费 | 91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31篇 |
废物处理 | 78篇 |
环保管理 | 259篇 |
综合类 | 1808篇 |
基础理论 | 370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539篇 |
评价与监测 | 90篇 |
社会与环境 | 148篇 |
灾害及防治 | 1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85篇 |
2022年 | 158篇 |
2021年 | 165篇 |
2020年 | 193篇 |
2019年 | 158篇 |
2018年 | 137篇 |
2017年 | 180篇 |
2016年 | 145篇 |
2015年 | 192篇 |
2014年 | 192篇 |
2013年 | 228篇 |
2012年 | 259篇 |
2011年 | 242篇 |
2010年 | 217篇 |
2009年 | 195篇 |
2008年 | 194篇 |
2007年 | 168篇 |
2006年 | 161篇 |
2005年 | 118篇 |
2004年 | 83篇 |
2003年 | 67篇 |
2002年 | 56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61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3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将550℃煅烧的Mn-La-Ce-Ni-Ox(Mn/La/Ce/Ni=2.5:2.5:1:1)粉体均匀分散在蒸馏水中,采用P84滤料浸渍吸附复合氧化物分散液,经干燥、喷洒聚四氟乙烯乳液固定化,制备除尘脱硝一体化Mn-La-Ce-Ni-Ox/P84滤布。研究了Mn-La-Ce-Ni-Ox/P84滤布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的活性。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NH3/NO摩尔比、O2体积分数、复合氧化物负载量和SO2等因素对Mn-La-Ce-Ni-Ox/P84滤布NH3-SCR脱除N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催化剂负载量大于250 g·m-2时,在100~200℃温度范围内一体化滤布催化活性均大于90%,200℃时脱硝活性达98.3%。当氧含量<6%、NH3/NO≤1.0时,一体化滤布脱硝活性随NH3/NO摩尔比的增大而增大,NH3过量与氧过量时无影响。200℃时,通入300×10-6SO2对Mn-La-Ce-Ni-Ox/P84滤布脱硝活性有一定地抑制作用,脱除NOx效率最低下降到88.6%,停止通入SO2后,脱硝活性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942.
餐厨垃圾高温中试两相厌氧发酵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在高负荷条件下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的稳定性,采用餐厨垃圾为发酵原料,以某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为接种污泥,在中试规模条件下,采用产酸相中温(35℃,0.33 m3)产甲烷相高温(55℃,1.6 m3)进行连续式发酵。结果表明,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的产酸相有机负荷可达29.27 kg VS·(m3·d)-1,产甲烷相有机负荷为6.04 kg VS·(m3·d)-1,容积产气率平均为5.61 m3·(m3·d)-1,原料产气率平均达0.913 m3·(kg VS·d)-1,甲烷浓度平均为73.07%,总菌数为2.41×109个·mL-1,产甲烷菌最高为7.08×108个·mL-1,产甲烷菌数占总菌数的29.4%。两相厌氧发酵工艺可实现餐厨垃圾高负荷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43.
采用UV-Fenton法处理实际聚醚废水,并通过响应曲面法对UV-Fenton法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以H2O2投加量、FeSO4·7H2O投加量和处理时间为自变量,以废水的COD去除率及出水氨氮浓度为响应值,进行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UV-Fenton法处理前后废水中污染物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1)最优参数条件为H2O2和COD质量比1.49、FeSO4·7H2O和H2O2质量比0.83、处理时间71min,此时COD去除率为62.3%,出水氨氮质量浓度为45.5mg/L。(2)模型的拟合程度较高,两个响应值方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6 4、0.961 6。(3)进水中主要污染物有37种,经UV-Fenton法处理后出水中降低至29种,总有机物丰度降低约93.4%。(4)UV-Fenton法对醚类、酯类或酰胺类大分子有机物具有显著的降解效果,可将其转化为短链的烃类及醇类物质。 相似文献
944.
Ye Siqi Zhang Dengpan Chen Bo Xu Jieping Jia Changkai Mei Deqing Yuan Yinna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23,30(9):22458-22470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Biodiesel combustion particulate matter (PM) is different from diesel combustion PM in terms of microscopic morphology,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相似文献
945.
选取了12个省份所在的72个典型村镇进行垃圾样品采集,系统分析了我国典型村镇春季生活垃圾组成及理化特性,在不同方面对村镇春季生活垃圾组成与特性进行了对比,对村镇春季生活垃圾组成成分与理化特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春季村镇生活垃圾组成中以厨余类(31.39%)和灰土类(22.05%)为主,其次为橡塑类(13.84%)和纸类(14.58%),有害类(0.39%)含量最低。在春季,村镇生活垃圾容重变化范围在82.50~398.86 kg·m-3之间,平均值为256.25 kg·m-3;含水率在41.03%~77.53%之间,平均值为54.03%;湿基低位热值在1 056~7 553 kJ·kg-1之间,平均值为3 611 kJ·kg-1。村和镇的春季生活垃圾组成与理化特性无明显差异;南方地区村镇春季生活垃圾含水率高于北方地区,湿基低位热值低于北方地区;不同经济区域之间村镇春季生活垃圾组成随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规律。村镇春季生活垃圾湿基低位热值与厨余类、含水率存在显著负相关性,与橡塑类、纸类有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46.
选取染料涂料类废物、废矿物油、电镀污泥和废酸废碱等四类典型危险废物,针对其环境管理现状(包括贮存、收集与运输及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环节)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危险废物贮存环节环境管理不规范现象普遍,由于包装、贮存方式和防渗设施的不规范,导致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降雨对危险废物的淋滤),或造成大气污染(由于危险废物中有机污染物的挥发);危险废物收集与运输环节管理较为规范,环境风险不大;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环节中染料涂料类废物和废矿物油主要采用焚烧,电镀污泥主要采用固化填埋,废酸废碱一般采用中和处理。贮存环节可能造成的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应重点关注,其次是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环节的填埋处置。暴露途径主要是通过淋滤污染地下水、有机物扩散污染大气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947.
针对北京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区覆盖层开展了为期1 a的CH4和CO2释放通量监测,分析了填埋场封场区CH4和CO2释放通量年变化规律和不同季节的日变化规律,并对CH4和CO2释放通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0个监测点间、相同监测点不同监测时段间CH4释放通量差异较大。不同监测点覆盖层表面CH4和CO2释放通量年变化规律表现为,CH4释放通量随CO2释放通量年变化规律波动,二者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在春、夏、秋季CH4释放通量变化较为平稳,冬季CH4释放通量随CO2释放通量变化规律波动;24 h内CH4释放通量变化规律存在随机性;周围大气中CH4的浓度直接影响覆盖层对大气中CH4的氧化。 相似文献
948.
949.
对兰州市城区117个表土样品和11个土壤剖面的磁学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表土磁化率平均值为219.23×10-8m3/kg,低矫顽力的亚铁磁性矿物为主要载磁矿物.磁铁矿的高值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区域:(1)以兰州铝厂、西固火电厂为中心的工业区域;(2)以水上公园为中心的区域;(3)西北物资市场-西站-小西湖-西关-城关大桥沿线的狭长条带状区域;(4)以雁儿湾和兰东建材市场、皮革厂为中心的区域.对不同功能区而言,西固区和城关区磁性矿物浓度最高,安宁区磁性矿物浓度最低.土壤剖面结果显示,上部20cm,clf和SIRM显著升高;20cm以下,clf和SIRM稳定且较低,说明兰州市土壤污染的纵向迁移深度在20cm以内.兰州市表土、街道尘埃、大气降尘和河道沉积物相对无污染样品而言,都具有磁性矿物类型单一,以磁铁矿为主导的特征;并且都随着磁化率的升高,出现百分频率磁化率降低的趋势,显示出与无污染样品不同的特性.因此,运用环境磁学方法在城市环境下开展大规模、高分辨率的污染研究,可以快速、便捷、有效的提供污染分布信息. 相似文献
950.
Bo Yao Lingxi Zhou Lingjun Xi Gen Zhang Lifeng Guo Zhao Liu Shuangxi Fang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14,26(12):2451-2458
We present in-situ measurements of atmospheric sulfur hexafluoride(SF6) conducted by an automated gas chromatograph–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 system and a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system at a regional background site, Shangdianzi,in China, from June 2009 to May 2011, using the System for Observation of Greenhouse gases in Europe and Asia and Advanced Global Atmospheric Gases Experiment(AGAGE)techniques. The mean background and polluted mixing ratios for SF6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were 7.22 × 10-12(mol/mol, hereinafter) and 8.66 × 10-12,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d SF6 background mixing ratios at Shangdianzi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btained at other AGAGE stations located at similar latitudes(Trinidad Head and Mace Head), but larger than AGAGE stations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Cape Grim and Cape Matatula). SF6 background mixing ratios increased rapidly during our study period, with a positive growth rate at 0.30 × 10-12year-1. The peak to peak amplitude of the seasonal cycle for SF6 background conditions was 0.07 × 10-12, while the seasonal fluctuation of polluted conditions was 2.16 × 10-12.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peak values of SF6 mixing ratios occurred in autumn when local surface horizontal winds originated from W/WSW/SW/SWS/S sectors, while lower levels of SF6 mixing ratios appeared as winds originated from N/NNE/NE/ENE/E sector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