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8篇
  免费   934篇
  国内免费   222篇
安全科学   224篇
废物处理   119篇
环保管理   228篇
综合类   1496篇
基础理论   529篇
污染及防治   857篇
评价与监测   138篇
社会与环境   119篇
灾害及防治   124篇
  2025年   13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随着畜禽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畜禽抗生素用量不断增加,且随着畜禽粪便扩散到土壤、水体中;植物吸收、积累并转化抗生素,从而对植物生长和生理代谢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畜禽抗生素应用及污染现状,详述了近年来四环素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等畜禽抗生素对大田作物、蔬菜果树、湿地植物、农田杂草、水生植物及藻类的种子萌发、根、叶的形态和生理代谢的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进展,着重综述了畜禽抗生素对这些植物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的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污水的植物修复、粮食蔬菜的生物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2.
为了解三峡大坝蓄水完成之后香溪河库湾水体及沉积物中氮、磷的分布状况以及沉积物污染水平,2013年4月对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进行调查采样,测定表层水及沉积物中氮磷含量和形态组成。结果表明,香溪河库湾表层水总磷(TP)含量范围为0.20~0.51 mg·L~(-1),总氮(TN)含量范围为0.54~2.25 mg·L~(-1),TP主要由磷酸盐(PO_4~(3-))组成,TN主要由硝酸盐(NO_3~-)以及氨氮(NH_4~+)组成,TP在空间上呈现从河口向库尾逐渐升高的分布格局,TN分布从河口向库尾逐渐降低。香溪河库湾沉积物中TP含量变化范围为642~1 189 mg·kg~(-1),TN含量变化范围为867~1 718 mg·kg~(-1),沉积物TP含量分布呈现上游高下游低,沉积物TN分布趋势呈现中间高,两头低。沉积物中TP主要由无机磷(IP)组成,有机磷(OP)所占比例较小,其中IP由钙磷(Ca-P)、铁铝磷(Fe/Al-P)组成,三者含量:Ca-POPFe/Al-P,且沉积物TP含量空间变化受到三者影响(P0.05)。采用单一因子标准指数法对香溪河库湾沉积物中TN、TP污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TN、TP最低级别污染指数平均值为2.0和1.6,表层沉积物中TN、TP污染指数均超过最低污染水平,且TP的严重级别污染指数达到0.5以上。三峡水库三期蓄水完成以后,香溪河库湾表层水体中氮磷含量较初期蓄水有所升高,各样点沉积物中氮磷含量表现出相同的趋势,沉积物中不稳定磷释放对水体富营养化具有影响,香溪河库湾的表层沉积物已经受到一定的污染,磷污染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233.
以国内外文献及标准方法为基础,优化了血清中17种2、3、7、8位取代的PCDD/Fs的测定方法,建立了同位素内标稀释-索式萃取一段法层析柱净化-高分辨气质联用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17种2、3、7、8位取代的PCDD/Fs的方法检出限范围为3.72-14.74 pg.基质加标实验中目标化合物回收率为94.61%-117.14%,标准参考物质SRM1958中PCDD/Fs的多数单体测定结果也在参考值范围内.实际样品同位素内标回收率为66.2%-95.2%,RSD是4.0%-9.0%.该分析方法准确可靠、灵敏、操作简便,适用于血清中二噁英的测定.  相似文献   
234.
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就太平沟小流域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系统分析,绘制了SD模型流程图,编制了SD模型程序,经微机模拟仿真,确定了“综合型”发展为该流域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为该类型区小而域经济建设及两高一优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35.
卤代苯酚是一种环境污染物。本文通过水培发芽试验和幼苗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了卤代苯酚系列污染物结构与冬小麦、萝卜、油菜等作物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氯代苯酚系列污染物都可抑制他们的发芽和幼苗生长,其毒性都大于苯酚,并与浓度成显著性正相关。在浓度相同时,其毒性随苯环上氢原子被氯取代个数的增加而加大。在浓度和取代个数都相同时,不同取代部位的毒性不同,邻位取代毒性最大。不同农作物对它们的抗性不同;在取代个数、浓度和取代部位都相同时,小麦受害程度最轻,油菜最重。  相似文献   
236.
上海人工绿地群落UVB屏蔽效应与冠层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大气污染等人为因素,到达地面的紫外辐射逐年增强,而绿地作为城市居民的重要休憩场所,营造健康的绿地辐射环境至关重要.通过研究上海人工绿地典型群落内UVB辐射的日进程,并以全光照旷地为对照分析比较群落UVB屏蔽效率,采用欧氏距离聚类分析方法,对群落UVB屏蔽效率和群落叶面积指数、枝下高等冠层特征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并总结影响屏蔽效率的群落结构因子,以期为营造健康的绿地休憩环境提供借鉴和参考.2007年7月6-8日期间对上海植物园8种类型群落和旷地2 m高处UVB辐射进行同步观测.对观测数据分析表明:1)所测定人工群落UVB平均屏蔽效率为91.1%,群落内2m高处UVB辐射通量仅为全光照旷地的14%.毛竹群落和女贞群落屏蔽效率最高,分别为98.5%,97.8%.2)不同植物群落UVB屏蔽效率在冠层特征梯度上表现出显著的分异,植物群落内UVB辐射通量与群落叶而积指数成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群落高度和枝下高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在植被覆盖较少且紫外辐射地面反射较为强烈的游憩场所,可考虑种植叶倾角较小且叶面积较大的植物,如女贞(Ligustrum lucidum)、丹桂(Osmanthus fragrans)等.  相似文献   
237.
    
Photocatalytic activation of persulfate is considered to be a promising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In this study, a novel nanospherical composite material is synthesized by loading MoS2 Quantum Dots on Bi4O5I2. MoS2 Quantum Dots enhance the activity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 and separation efficiency of electrons and holes. Meanwhile the composite material demonstrates a strong photocurrent response by optoelectronic analysis. In addition, the light absorption range is further expanded. Based on the improvement of photoelectric properties and light absorption performance, the BM0.5%/PS/Vis system exhibits the most excellent performance with a degradation rate of 69.7% for tetracycline within 60 min. The degradation mechanism is verified through free radical capture experiments, the radicals involve in degradation are ·OH, ·SO4, ·O2 and 1O2. The possible degradation pathway of tetracycline is propos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C-MS). This work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research direc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odified bismuth halide in PS activation.  相似文献   
238.
西双版纳胶-茶群落中茶树的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茶群落在西双版纳地区有大面积分布,研究该群落中茶树的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子,可以为胶茶间作和茶树种植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在自然条件下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测定了西双版纳低(570 m)、高(870 m)两个不同海拔高度的胶-茶群落中茶树连体叶片的光合日进程,并对比研究了群落和纯林中茶树叶片的光响应.结果表明,两个群落中茶树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显著低于茶树纯林.两个群落中茶树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均为"单峰"型,高海拔茶树的光量子通量密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显著高于低海拔茶树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光量子通量密度是引起群落中茶树光合差异的主要因素.群落林下光照的增强提高了茶树的净光合积累.在高海拔地区采用以茶树为主的胶茶种植结构将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图3表3参24  相似文献   
239.
    
Catalytic utilization of CO2 addition into chemicals has potential as a strategy for removing CO2 from the atmosphere. In this context the additive‐free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CO2 into cyclic carbonates in the absence of metal and solvents under mild conditions is a major challenge. Herein, a series of hydroxylamino‐tethered polymeric ionic liquids bearing adjustable alkyl length substitutes are constructed from copolymerization of divinyl benzene and vicinal hydroxyl and amino base monomeric ionic liquids synthesized from 1‐glycidyl‐3‐vinylimidazolium bromide with alkyl amine. The polymeric ionic liquids are used in CO2‐epoxide cycloaddition reactions to prepare cyclic carbonates and demonstrate high efficiency and stable reusability without a co‐catalyst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and under solvent‐free conditions. The introduction of alkyl groups on an ionic polymer host backbone can accelerate the reaction process. A preliminary kinetic study is performed using [PDVB‐HAVIM‐C18]Br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is calculated as 53.2 kJ mol−1. A hydrogen bonding and Br ion synergistic catalytic mechanism is proposed to account for the excellent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synthesized ionic polymer.  相似文献   
240.
煤矿区废水渗漏是下游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之一,持久影响着周边水生态健康。本研究以重庆市某煤矿区周边水系为研究区域,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综合)和污染负荷指数(PLI)分析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其主要污染因子。以当地大量养殖的美国青蛙(Rana grylio)蝌蚪为试验动物,通过筛选生物标记物,利用生物标记物综合指数(IBRv2)指示沉积物重金属复合污染程度及其生态毒性效应,并分析其因果关系。结果显示,该煤矿废水渗漏导致周边水域沉积物中Zn、Cu、Cr、Ni、Mn含量显著提高,且以Cu、Zn为主。与对照组比较,3个样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对蝌蚪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和谷胱甘肽含量、微核率影响显著(P<0.05),IBRv2与P综合和PLI显著相关。结果表明,IBRv2法能够很好地反映出煤矿区下游沉积物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及其对受试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且明确了二者之间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导致综合生物效应的主要化学污染因子为Cu、Zn、Cr。同时,表明了该煤矿区主要污染来源于洗煤厂区域的废水排放。本研究可为煤矿区水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技术开发与生物标记物优选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