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40篇
  免费   557篇
  国内免费   4077篇
安全科学   1262篇
废物处理   2130篇
环保管理   4451篇
综合类   8956篇
基础理论   9515篇
环境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10575篇
评价与监测   2513篇
社会与环境   2153篇
灾害及防治   511篇
  2023年   233篇
  2022年   636篇
  2021年   556篇
  2020年   409篇
  2019年   445篇
  2018年   2009篇
  2017年   1965篇
  2016年   2013篇
  2015年   1079篇
  2014年   1245篇
  2013年   2523篇
  2012年   1834篇
  2011年   2868篇
  2010年   1951篇
  2009年   1831篇
  2008年   2344篇
  2007年   2531篇
  2006年   1262篇
  2005年   974篇
  2004年   1003篇
  2003年   1034篇
  2002年   964篇
  2001年   1136篇
  2000年   854篇
  1999年   586篇
  1998年   528篇
  1997年   501篇
  1996年   478篇
  1995年   449篇
  1994年   425篇
  1993年   375篇
  1992年   380篇
  1991年   326篇
  1990年   331篇
  1989年   292篇
  1988年   238篇
  1987年   195篇
  1986年   190篇
  1985年   189篇
  1984年   225篇
  1983年   217篇
  1982年   213篇
  1981年   201篇
  1980年   145篇
  1979年   165篇
  1978年   143篇
  1977年   122篇
  1975年   131篇
  1974年   123篇
  1972年   1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采用臭氧氧化—包埋菌流化床生物处理组合工艺对煤气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当臭氧的质量浓度20 mg/L、臭氧进气流量1.5 L/min、臭氧通气时间30 min、包埋菌流化床水力停留时间24 h时,臭氧氧化工序的COD去除率达到30.0%~40.0%,总酚去除率达到100.0%;包埋菌流化床工序的COD去除率达到60.0%以上,氨氮的去除率大于95.0%;经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60 mg/L,ρ(氨氮)<1.0 mg/L,ρ(总酚)未检出,色度小于50倍,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62.
多氯联苯醚类化合物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当前国际上多氯联苯醚的研究现状,详细论述了环境中多氯联苯醚的来源、毒性效应、污染状况、迁移转化和生物富集规律以及多氯联苯醚形成机制.我国关于多氯联苯醚类污染物的研究相对滞后,当前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多氯联苯醚物质的环境水平、生态安全与毒理学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63.
以磷石膏为原料,二水合硫酸钙、硫酸镁、甘油为添加剂,采用水热法合成硫酸钙晶须,考察了料浆含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体系pH等因素对晶须的直径和长径比的影响;并采用SEM技术观察硫酸钙晶须的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当磷石膏含量2.5%(w)、反应温度130 ℃、反应时间4 h、体系pH 4时,制备得到的硫酸钙晶须长径比为56.24,平均直径为0.17 μm。SEM表征结果显示,硫酸钙晶须形貌规整、分散均匀、直径较小,达百纳米级。  相似文献   
264.
准液膜富集环境水中痕量金属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准液膜法富集环境水中痕量Zn2+、Cd2+、Pb2+进行了研究,此法简单、快速,富集倍数达100倍,回收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265.
土壤与沉积物中水溶性有机物释放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模拟研究了沉积物与草甸沼泽土中水溶性天然有机物从固相向水相释放的动力学过程,探讨了流速、温度和pH条件对土壤物中水溶性有机物释放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述过程可以用滞膜模型(单膜)加以描述,释放为典型的一级动力学过程,且草甸沼泽土中水溶性有机物的释放较沉积物快。  相似文献   
266.
东湖氮循环细菌分布及其作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用最大可能数法测定东湖不同水期水体及底泥中亚硝化、硝化、反硝化和氨化细菌的分布,并分析其作用.结果表明,水体中亚硝化菌的最大可能数丰水期最高,平水期居中,枯水期最小;硝化菌丰水期小于其他2期,而反硝化、氮化细菌均是平水期最高、丰水期次之,枯水期最小.底泥中亚硝化菌n(MPN)丰水期高于另2期,硝化菌枯水期最高,而反硝化菌枯水期低于其它2水期,氮化细菌无差别.对比水相、泥相发现,亚硝化菌丰水期、枯水期泥相均大于水相(p<0.01),平水期无差别.硝化菌在平水、丰水2期的水相中占优势,枯水期差别不大反硝化菌n(MPN)仅在平水期泥相占优势,氨化细菌2相中无差别.氮循环细菌的分布及微环境的差异,促进了有机氮的分解、氮态氮的硝化和挥发及硝酸盐的反硝化作用.研究还发现,水体、底泥中反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1g[n(MPN)]与其气体截流量之间有显著相关(p<0.001),且不同水期产气量不同(p<0.05),表明氨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随水期变化较大.氨化作用可将有机氮转化为铵和氨,促进水体及底泥中的氮以气态氨的形式挥发;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转化为N2O、N2,促进氮素释放.  相似文献   
267.
Dairy farms comprise a complex landscape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sources. The objective of our work is to develop a method to quantify nitrate leaching to shallow groundwater from different management units at dairy farms. Total nitrate loads are determined by the sequential calibration of a sub-regional scale and a farm-scale three-dimensional groundwater flow and transport model using observations at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These observations include local measurements of groundwater heads and nitrate concentrations in an extensive monitoring well network, providing data at a scale of a few meters and measurements of discharge rates and nitrate concentrations in a tile-drain network, providing data integrated across multiple farms. The various measurement scale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spatial scales of the calibration parameters, which are the recharge and nitrogen leaching rates from individual management units. The calibration procedure offer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sing field measurements at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to estimate recharge N concentrations at the management unit scale. It provides a map of spatially varying dairy farming impact on groundwater nitrogen.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a dairy farm located in a relatively vulnerable hydrogeologic region in California. Potential sources within the dairy farm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manure management units: animal exercise yards and feeding areas (corrals), liquid manure holding ponds, and manure irrigated forage fields. Estimated average nitrogen leaching is 872 kg/ha/year, 807 kg/ha/year and 486 kg/ha/year for corrals, ponds and fields respectively. Results are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nitrogen mass balances often used by regulatory agencies to assess groundwater impacts. Calibrated leaching rates compare favorably to field and farm scale nitrogen mass balances. These data and interpretations provide a basis for developing improved management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268.
一株高效脱硫脱氨氮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运行稳定的能同步脱臭的曝气生物滤池中采集样品,富集分离获得一株能高效脱硫脱氨氮的菌株TS-1。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TS-1为革兰氏阳性菌,杆状;菌落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圆形,表面光滑,乳白色半透明;V-P试验阴性,能水解淀粉和明胶,利用柠檬酸盐生长;对菌株进行16S rRNA的PCR扩增,扩增产物测序结果表明分离菌株TS-1与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同源性达到99%;以16S rRNA同源性为基础构建了包括24株相关种属细菌在内的系统发育树,在系统发育树中,分离菌株TS1与Bacillus megaterium在同一分支。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将其初步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在常温(30±2)℃、转速为150 r/min的条件下,处理pH 7、S2-和NH+4-N分别为80 mg/L和88 mg/L的水样40 h,硫化物和氨氮的脱除率分别为91.8%和96.6%。  相似文献   
269.
高效菌藻塘系统对农村污水中磷的强化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高效菌藻塘系统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除磷效果及其强化措施。高效菌藻塘和水生生物塘HRT分别为8 d和4 d,进水总磷浓度为1.7~17.1 mg/L,出水总磷浓度全年平均值为3.33 mg/L,高效菌藻塘系统的除磷能力欠佳。通过降低水生生物塘内水深、采用废弃石膏作为填料构建了新型复合水生生物塘,HRT=1.6 d条件下,复合水生生物塘出水总磷可保持在1 mg/L以下,可达到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70.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内挥发性脂肪酸积累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试规模的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通过人工配水,研究了启动3个月时间以及一个运行周期内反应器内挥发性脂肪酸(VFA)的积累情况,并通过分析期间产甲烷活性的变化说明了控制VFA积累的重要性。经过近120 d的运行,乙酸和丙酸的最大比产甲烷活性分别提高了1.8和2.2倍,说明反应器的启动过程即是微生物群落的优化和选择的过程,ASBR的抗冲击的能力较强说明随启动的进行和种群的优化,活性污泥凝聚性能增强,对VFA的降解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