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21篇 |
免费 | 365篇 |
国内免费 | 13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01篇 |
废物处理 | 56篇 |
环保管理 | 120篇 |
综合类 | 760篇 |
基础理论 | 243篇 |
污染及防治 | 448篇 |
评价与监测 | 81篇 |
社会与环境 | 43篇 |
灾害及防治 | 6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49篇 |
2021年 | 45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69篇 |
2015年 | 108篇 |
2014年 | 112篇 |
2013年 | 123篇 |
2012年 | 111篇 |
2011年 | 111篇 |
2010年 | 108篇 |
2009年 | 69篇 |
2008年 | 74篇 |
2007年 | 70篇 |
2006年 | 73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48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城市垃圾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危害巨大,加强城市垃圾分类,如何进行资源化、产业化、无害化处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 相似文献
92.
为研究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胁迫作用,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一般情况下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功能胁迫作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情境下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胁迫作用特征,并以淮河流域典型煤炭资源型城市——淮南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功能有胁迫作用,政府是重要影响因素;不同情境下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胁迫作用不同,表现为情境一(理想状态)<情境二(良性状态)<情境三(一般状态)<情境四(停滞状态)<情境五(糟糕状态);生态治理投资系数和煤炭开采技术投资系数的比值越大,则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胁迫作用越小. 实证结果通过有效性检验,表明该研究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具有可靠性. 当前淮南市生态治理投资和煤炭开采技术投资的比值为0.511,表明淮南市生态系统功能系统和煤炭开采系统处于一般状态. 研究显示,政府在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稳态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胁迫作用特征:当生态治理投资系数和煤炭开采技术投资系数的比值为0时,生态系统功能系统和煤炭开采系统处于糟糕状态;当比值为(0,1)时,处于一般状态;当比值为1时,处于良性状态;当比值大于1时,两大系统进入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93.
三峡库区巫山段三期蓄水前后水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长江巫山段六个断面2005年和2007年枯、平、丰的水质监测结果,通过对培石断面2005年和2007年的对比,可以看出三期蓄水前后长江水质比较稳定,仍为Ⅱ类水质。通过对2005年和2007年培石断面的各实测指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DO、CODMn、BOD5、TP指标2007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NH3-N、TN则呈现升高的趋势。但各支流由于受干流回水顶托影响,水环境趋于复杂,部分河段出现水华现象,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4.
层次分析法(AHP)巳在环境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科学地应用群组AHP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本文提出一种几何距离最小二乘方法(GLSM)用于解决群组AHP排序问题。鉴于不同专家所给判断矩阵质量上的差异,GLSM排序方法对群组AHP进行不同程度的加权处理,并进行群组一致性检验。 相似文献
95.
以多孔玻板吸收管采样,用氢氧化钾-碳酸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氯化氢(HCl),毛细管离子色谱法测定吸收液中的氯离子含量,根据采气量计算空气中的HCl含量。该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结果准确,可避免其他阴离子及卤素和含卤酸盐离子的干扰,适用于环境空气中低含量HCl的测定。 相似文献
96.
97.
98.
99.
以佛子岭地震台数字化仪器记录到的远震数据为基础,应用多道反褶积方法分组提取邻近地震事件的接收函数,并选择合适的地层厚度将台站下方介质结构简化成关于S波速度的水平分层模型。以此对Ps转换波的接收函数进行共转换点偏移叠加,反演计算得到每个水平层中的S波速度值,并给出了佛子岭台台基下方一维S波速度结构图。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