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6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27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1.
活性炭纤维吸附-催化燃烧装置处理有机废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一种处理有机废气的吸附-催化燃烧新型装置,以活性炭纤维为吸附剂,结合多单元分流组合式中附床,采用PLC电脑来实现整个系统的连续运行。实验运行结果表明,对于处理大风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该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净化效率高,节能降耗,自动化水平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2.
驯化活性污泥对丙烯酰胺的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好氧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并研究了丙烯酰胺的生物降解动力学特征.驯化结果表明,经过24d的驯化后,活性污泥系统能稳定降解AM,驯化活性污泥能在20h内降解90%以上的AM,是高效的丙烯酰胺降解菌群.驯化活性污泥对丙烯酰胺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活性污泥对初始浓度为160、300和500mg·L-1浓度范围内的降解动力学方程分别为lnS=-0.0881t 5.5043,InS=一0.0692t 6.1282.InS=-0.0468t 6.3649,半衰期t1/2分别为7.87h,10.05h,14.87h,降解速率常数bKb随着AM浓度增加而降低.说明高浓度的AM对其生物降解有抑制作用.当pH分别为8.5,7.2,6.2,5.1时.活性污泥对初始浓度为300 mg·L-1的AM的降解动力学方程分别为lnS=-0.0414t 6.1038.lnS=-0.0592t 6.1744,lnS=-0.0692t 6.1282,lnS:=0.06t 6.1282.半衰期分别为16.74h、11.71h、10.05h、11.55h,说明弱酸性条件对AM的降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考察温度对活性污泥降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表明,在20~35℃,随着温度的升高.活性污泥对AM的降解效率上升.不同时间段体系内NH 4-N,pH和NO-3-N都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逐步上升,但是达到一定时间后会下降,表明AM在降解过程中先水解,然后发生硝化反应,进而发生反硝化反应,最终AM降解成N2、CO2和H2O.  相似文献   
113.
分析了日本某炼油厂一起减压渣油罐火灾事故,讨论了应如何深入进行事故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14.
探讨了氧化石墨烯(GO)和碳纳米管(CNT)组成的二元杂化物在聚氨酯泡沫上的阻燃协效作用。利用层层自组装方法,将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构成的涂层构筑于软质聚氨酯泡沫的表面,然后通过宏观燃烧测试、锥形量热仪分析等手段对涂层改性的泡沫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组分(CNT或GO),二元杂化物(CNT/GO)改性的聚氨酯泡沫材料显示出更低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的热释放量,并且其燃烧后残留的炭渣结构最为完整。因此,由GO与CNT组成的二元杂化物涂层具有更高的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115.
以蚕豆为材料,研究了模拟酸雨及酸雨与铝共同作用的细胞遗传学效应.结果表明,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随Al3 浓度的升高和环境酸度的增强而下降;处理组细胞中出现了多种染色体异常,如染色体粘连、滞后及断裂等.模拟酸雨及其与低浓度Al3 (3mg/L)共同作用时可诱发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其中pH4.5组微核率高于pH3.5组.模拟酸雨与高浓度的Al3 (10~180mg/L)复合处理可引起根尖细胞固缩,固缩率随Al3 浓度增加和pH降低而增高.研究结果表明,pH4.5和pH3.5的模拟酸雨和Al3 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遗传损伤作用,其效应与Al3 浓度和环境酸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6.
一种可循环吸附SO2的复合氧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从水滑石类材料制得的MgAlFe复合氧化物脱除低浓度SO2的性能,发现它对SO2具有有很高的吸附速率,吸附容量可达每克材料吸附SO2 1.4g以上,是一种性能优良的SO2吸附剂。研究中发现这类材料饱和吸附SO2后可以用氢气还原再生。氢气的浓度在15%-100%范围内不影响再速率。  相似文献   
117.
情景分析法在赣江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在水污染控制规划中有广泛应用的情景分析法,从流域水环境功能分区出发,根据赣江流域各市县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污染源排放量的预测结果,对流域的水污染控制设计了一系列不同的情景方案,首先通过情景水水质模拟和情景经济分析,初选出适用的方案,再运用多目标决策方法,从水质,经费,施工,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据此定出筛选方案优劣和先后的顺序,并提出赣江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的推荐方案,研究表明,情景分析方法对于流域的整体规划的综合性,完整性,可持续性等方面具有着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8.
在一台六缸四冲程高压共轨柴油机上开展了乙醇/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柴油混合燃料对内燃机燃烧和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转速为1137 r·min-1,转矩为735 N·m的工况条件下,随着掺混PODE和乙醇比例的增大,双峰放热越来越明显,扩散燃烧速率增大,有效燃油消耗率增大,有效热效率降低,但降低幅度小于1%,其中,DPE5(PODE体积分数为20%,乙醇体积分数为5%)的有效热效率与D100(纯柴油)基本相当.提前主喷时刻、增大喷油压力均使有效热效率增大,CO和碳烟排放降低,NOx排放增大,而对降低HC排放的影响较小.相比D100,混合燃料可降低CO、HC、碳烟排放,在低喷油压力和较晚主喷时刻下,对碳烟的减排效果更为显著,最大降幅分别为85.5%(主喷时刻-1℃ A ATDC、喷油压力900 bar)和82.9%(主喷时刻-3℃ A ATDC、喷油压力600 bar),但不同混合燃料间的排放差异较小.综上所述,重型柴油机使用乙醇/PODE/柴油混合燃料可在热效率相当的前提下对排放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19.
采用直接法和后嫁接法成功制备出骨架掺杂Al原子,孔道表面接枝大位阻含胺基基团的双功能介孔硅基吸附材料.采用SAXRD、TEM、FTIR、NH3-TPD等手段对合成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双功能AN-SBA-15具有有序的二维六方介孔结构,孔道表面的Al-OH与胺基不会发生自发复合反应.对模拟废水中Cd~(2+)和Cr_2O_7~(2-)的同时吸附去除实验研究表明AN-SBA-15具备同时吸附废水中Cd~(2+)和Cr_2O_7~(2-)离子的能力,吸附最佳pH值为5.0,吸附在40 min就达到平衡.AN-SBA-15对Cd~(2+)和Cr_2O_7~(2-)离子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属于单层吸附.由Langmuir模型拟合出的AN-SBA-15对Cd~(2+)和Cr_2O_7~(2-)离子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25.9 mg·g~(-1)和156.5 mg·g~(-1).此外AN-SBA-15具备良好的脱附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120.
Large amounts of heavy metals discharged by industrial cities that are located along the middle reach of Yellow River, China have detrimental impacts on both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In this study, fourteen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were taken in the middle reach of the Yellow River. Contents of Zn, Pb, Ni, Cu, Cr, Cd, As were measured, and the pollution status was assessed using three widely used pollution assessment methods, including the single factor index method, Nemerow pollution index method and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studied heavy metals followed the order: Zn > Cr > Cu > Ni > Pb > As > Cd. Nearly 50% of sites had Cu and Cr accumula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Cu at the Yiluo River exceeded the secondary standard value of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s. Comparison of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between this study and other selected rivers indicated that Cu and Cr may be the major pollutants in our case. The single factor index indicated that many samples were at high levels of pollution for Cu and Cd; the Nemerow pollution index indicated that the Yihe River, Luohe River, Yiluo River and Huayuankou were pollut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Cd in the tributaries of Luo River, Yihe River, and Yiluo River showed high risk toward the ecosystem and human health, Cd in Huanyuankou and Cu in Yiluo River showed a middle level of risk and other samples were at a low level of ris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