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1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669篇
安全科学   339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111篇
综合类   1562篇
基础理论   229篇
污染及防治   137篇
评价与监测   146篇
社会与环境   116篇
灾害及防治   8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研究了杂环类(吡啶、喹啉)和酚类(间甲酚、二甲酚、苯酚)有机物对磷酸铵镁结晶法(MAP,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处理废水中氨氮的影响.研究表明,杂环和酚类有机物均对MAP法的除氮效果产生抑制作用,杂环类有机物的抑制作用大于酚类有机物,其中加入吡啶、喹啉、间甲酚、二甲酚、苯酚相比于对照组(21 mg·L-1),氨氮残余浓度分别升高45.17、56.66、43.01、50.68、49.72 mg·L-1.因为络合作用和吸附作用,多组分体系MAP晶体产生的抑制作用强于单一组分体系.  相似文献   
992.
针对基于极限学习机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隐含层神经元个数较多时,存在过拟合、稳定性差以及精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最优正则极限学习机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方法收集了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作为故障指标,将采集的数据集合随机分成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首先通过训练集对极限学习机故障诊断模型进行训练;其次,将验证集输入已构建的模型,利用验证集精度与训练精度的差值进行反馈,并引入最优正则系数对模型参数进行惩罚性调整;最后,利用更新后模型对测试集进行故障诊断。通过算例分析与比较可以得出,最优正则系数极限学习机比极限学习机稳定性强,精确度高,并且方法简单,计算速度快,可有效实现变压器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993.
一株溶藻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及其鉴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山东黄岛边某富营养化池塘中分离得到1株具有溶藻作用的菌株(J1),研究了其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抑制效果、作用方式以及细菌培养基、菌株与铜绿微囊藻不同生长阶段等因素对溶藻效果的影响,并对该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加入藻液,培养基与藻液的投放体积比为6%时,9d内对藻的生长无影响.将初始浓度为6×107 cfu/mL的菌液加入藻液,共培养第9d,铜绿微囊藻的去除率达87%以上.对数期的J1细菌具有较好的溶藻效果,作用于稳定期铜绿微囊藻的实验组,藻的去除率较低.J1通过分泌溶藻物质的间接作用方式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且溶藻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根据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J1属于芽胞杆菌属(Bacillus).  相似文献   
994.
秸秆还田模式对农田土壤碳库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为探明南方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和稻麦产量的影响,论文通过8 a的水稻-小麦轮作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了4个秸秆还田模式处理:秸秆不还田(CK)、秸秆稻麦季均还田(RW)、仅麦秸稻季还田(W)、仅稻秸麦季还田(R)。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壤的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稳定态有机碳(P<0.05);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处理之间的土壤总有机碳、稳定态有机碳差异均不显著(P>0.05),RW处理的活性有机碳、碳库活度指数、碳库管理指数与R处理无显著差异性(P>0.05),显著大于W处理(P<0.05);RW与R处理的水稻产量均值无显著差异性(P>0.05),显著大于W处理;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与水稻产量均值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小麦产量均值关系不密切(P>0.05);上述结果表明,与稻麦两季还田模式相比,南方稻麦两熟制农田实施仅稻秆麦季还田模式,并不影响作物稳产性与土壤地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95.
金高      刘旭辉      吴晗      程亮      何良      张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10):99-103
割刀常因振动而折断刀片,造成切割设备失效,影响施工安全。为降低ND-J114型号机械式内割刀的事故率提高割刀使用寿命,采用多体动力学的方法,利用ADAMS软件对其切削套管的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在不同钻压和转速情况下,对割刀切削力和角加速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从割刀振动的角度出发,通过降低割刀的振动来降低刀片折断的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割刀在切削套管的过程中最优钻压为4 800 N,割刀运转平稳;切削力的大小跟钻压近似于成正比关系;割刀最优转速为29 r/min,割刀运转平稳;切割转速在10~30 r/min时,切割效果较好,切割设备越不易折断;转速对切削力大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6.
京杭大运河无锡段水质和土地利用的响应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京杭大运河无锡段2003年7月和12月两景SPOT-5正射影像为数据源,结合断面水质数据,利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参数与土地利用的响应模型。结果表明:以监测断面为中心的缓冲区距离的空间变化与水质监测指标之间有很明显的响应关系,建立的模型显示,丰水期DO、CODMn、BOD5、TN和TP的最大响应宽度分别为100、100、300、200和100 m,枯水期的最大响应宽度则为500、200、300、400和200 m。运河的水质污染主要受离河岸较近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耕地上产生的农业污水、商业和工业中的废水以及大面积裸地上居民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产生的污水是导致京杭大运河无锡段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7.
狐尾藻对水体和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栽培狐尾藻,通过对上覆水、间隙水和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动力学参数变化的分析,揭示了沉水植物对湖泊富营养化影响的酶学机制. 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栽培狐尾藻使上覆水、间隙水和沉积物中的碱性磷酸酶的最大反应速率(Vmax)均有所降低;狐尾藻对上覆水和底质中碱性磷酸酶反应速率及亲和力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对间隙水主要是抑制溶解性碱性磷酸酶的Vmax;狐尾藻对土壤中碱性磷酸酶的影响比同一营养水平的沉积物大,与沉积物相比,土壤作底质时上覆水中碱性磷酸酶的Vmax和Km(米氏常数)高,底质中碱性磷酸酶的Vmax和Km低;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的Vmax呈上升趋势,与上覆水相反,间隙水中碱性磷酸酶的Vmax季节性变化明显,其最高值出现在7—8月.   相似文献   
998.
透水事故是井下常发灾害之一。为满足井下紧急避险要求,救生舱不仅要具备持续耐高水压的能力,而且还需保持良好的水密性。为了检验救水舱的水密及承压性能,应用ANSYS模拟软件对舱体应力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确定了舱体应力值可能偏大的区域,进而选定了现场试验应变监测点;通过水压试验中心现场试验,制定详细升压方案,观察及分析试验现场和试验应变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救生舱在外界水压达到3MPa的情况下,舱体未发生渗漏及明显变形,救生舱水密及承压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99.
林飞    金龙哲    黄志凌    黄凤祥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9):51-56
针对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内湿度高、除湿慢等问题,提出将除湿剂与空气净化器联合作用,以提高除湿效率。通过在恒温恒湿室内进行的模拟除湿试验,对除湿剂的铺设厚度、铺设方式等因素对除湿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除湿剂铺设厚度小于5cm时,除湿效果随药剂铺设厚度的增加而增大,5cm铺设厚度条件下恒温恒湿室内环境湿度在60min内由90.5%RH降至55.5%RH,相对吸水率达11.7%;选择分层铺设方式除湿剂除湿效率更高,且性能更稳定,将除湿剂分两层,每层铺设高度为2.5cm条件下恒温恒湿室内环境湿度在60min内由92%RH降至45.75%RH。  相似文献   
1000.
为缓解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北戴河新区开发建设的矛盾,实现自然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以近12 a来昌黎保护区内生境和生物多样性变动状况,以及主要保护对象文昌鱼种群的变动和分布特征为调整依据;以适度扩大文昌鱼栖息地保护范围,逐渐恢复文昌鱼种群及其栖息环境,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持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为调整目标;以实事求是、依法执行和利于管理兼顾开发为调整原则,开展了保护区海洋环境与资源调查及海域范围调整论证研究工作。调整后的海域保护区总面积为224 km2,比调整前增加了7%。其中,海域核心区面积为95 km2,较调整前扩大了36%;海域缓冲区面积为129 km2,相比调整前减少了7%。保护区海上范围调整后,将进一步提升保护区管理效能,有助于区内生态系统和保护对象的保护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