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03篇
安全科学   107篇
废物处理   41篇
环保管理   97篇
综合类   604篇
基础理论   136篇
污染及防治   242篇
评价与监测   134篇
社会与环境   79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体积信息熵表征颗粒污泥系统稳定性及其稳定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SBR反应器中培养自养硝化颗粒污泥,在絮体转化为颗粒过程中,颗粒的体积信息熵从2.05(27 d,初见颗粒)降低为1.85(95 d),熵值降低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松散的絮体在较快沉速选择压条件下被淘洗出系统.当絮体被淘洗出系统即完成颗粒化过程,在129 d时测得系统中颗粒沉速分布的中位数为6.27 m.h-1,因此颗粒体积熵值的变化不再受沉速选择压(6m.h-1)的控制.颗粒的粒径、沉速及体积熵值分布均呈现周期性变化,其中信息熵的均值为2.16,最小值为1.79,最大值为2.63.在这种周期性变化过程中,系统总是表现为粒径均值先增大后减小.熵值的波动的驱动力来自于颗粒的破碎与破碎体的成长,体积分布信息熵的大小可以很好地表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52.
基于实测的燃煤电厂细颗粒物排放特性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选取我国6个有代表性的燃煤电厂对烟尘、PM10和PM2.5的排放情况进行实测,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各电厂对烟尘、PM10和PM2.5除尘效率以及排放因子,并分析得到其排放特性.6个受检燃煤电厂静电除尘及湿法脱硫设备对烟尘总除尘效率最高为99.88%,最低为99.75%,平均去除率为99.82%;除尘前,烟气中PM10含量范...  相似文献   
53.
Chemical precipitation to form 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 (MAP) is an effective technology for recovering ammonium nitrogen (NH4 +-N).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we investigated the thermodynamic modeling of the PHREEQC program for NH4 +-N recovery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reaction factors on MAP precipitation. The case study of NH4 +-N recovery from coking wastewater was conducted to provide a comparis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was applied to assist in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ve significance of reaction factors and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solution conditions. Thermodynamic modeling indicated that the saturation index (SI) of MAP followed a polynomial function of pH. The SI of MAP increased logarithmically with the Mg2+/NH4 + molar ratio (Mg/N) and the initial NH4 +-N concentration (CN), respectively, while it de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Ca2+/NH4 + and CO3 2??/NH4 + molar ratios (Ca/N and CO3 2??/N), respectively. The trends for NH4 +-N removal at different pH and Mg/N levels were similar to the thermodynamic modeling predictions. The RSM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factors including pH, Mg/N, CN, Ca/N, (Mg/N) (CO3 2??/N), (pH)2, (Mg/N)2, and (CN)2 were significant. Response surface plots were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on NH4 +-N recovery.  相似文献   
54.
NOx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控制的污染物,燃煤工业锅炉是其重要来源。为了研究燃煤工业锅炉NOx的形成与释放规律,在实验室模拟了不同煤种的燃烧过程。采用原煤/焦炭燃烧法分别研究挥发分氮和焦炭氮生成NOx的反应,探讨燃料型NOx的形成与释放规律,并解释试验模拟条件下燃煤NOx产污系数和现场实测值的差异。结果表明,试验中烟煤、无烟煤、煤焦的NO转化率平均值分别为25.77%,22.17%和11.98%,产污系数平均值分别为4.31,5.08和2.00kg/t,高于现场实测结果核算值。燃煤工业锅炉NOx以燃料型为主,燃料型NOx的形成和释放是一个复杂的多相反应过程,由挥发分氮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焦炭氮的氧化还原反应组成,煤种、温度、空气流量、粒径、氧含量等因素对4种反应各自影响及影响程度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55.
对于大气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浓度测量方法在满足科学研究的要求方面尚有欠缺,相比之下,同位素测量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对源解析准确和测量误差小的特点且发展迅速,该方法在大气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中所起到的作用日益显著;但由于同位素测量技术对大气样品质量的要求很高,故目前该方法在大气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中还不能普及,今后随...  相似文献   
56.
用稀释接种法测定BOD5时,由于操作繁琐,全部实验时间需要5d,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实验结果。在进行考核实验时,由于时间紧,样品量有限,因此每个实验操作步骤都要谨慎仔细。通过实践经验,就BOD,考核实验总结了一些注意点。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兖矿集团所属煤矿供暖小区的现状以及能耗进行调查、分析,本文就如何采用先进的热泵技术,对矿区燃煤小锅炉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展开探讨,对类似节能改造有较高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8.
胞外聚合物磷酸盐形态对生物除磷过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不同DO条件下污泥龄(SRT)分别为10 d和30 d的两组实验室A/O-SBR反应器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胞外聚合物(EPS)磷酸盐形态对生物除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絮体中的磷主要分布于EPS中,PO3-4-P和聚磷酸盐(Poly-P,包括低分子量聚磷酸盐LMW PolyP和高分子量聚磷酸盐HMW Poly-P)是EPS磷的主要形态;EPS对生物除磷的影响明显大于细菌细胞,EPS磷的厌氧降低量和好氧升高量为胞内磷变化量的2.8~6.4倍.EPS中的LMW Poly-P和HMW Poly-P含量均表现厌氧降低和好氧升高的变化规律;对于相同SRT的污泥,中DO(2.5~3.5 mg·L-1)条件较低DO(0.7~1.0 mg·L-1)条件下EPS的LMW Poly-P和HMW Poly-P有更大的厌氧降低量和好氧升高量,对应着更明显的生物除磷过程,说明EPS不仅是生物除磷过程的中转站,而且参与了生物聚磷过程.  相似文献   
59.
某推进剂低温加速老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考查某推进剂在-10℃和-28℃这两个温度下性能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低温加速老化试验。结果在低温下老化推进剂最大抗拉强度先下降然后逐渐升高,伸长率变化趋势较为复杂。常温正常拉伸速度条件下伸长率基本在初始值附近波动,低温快速拉伸条件下伸长率直线下降。结论低温下推进剂老化力学性能的变化趋势与高温老化不尽相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老化机理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60.
滹沱河冲洪积扇地下水中酞酸酯的污染现状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昌盛  赵兴茹  刘琰  耿梦娇  乔肖翠 《环境科学》2016,37(8):3041-3048
2014年9月采集石家庄地区滹沱河冲洪积扇地下水水样,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US EPA优先控制的6种酞酸酯(PAEs),对PAEs分布特征与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51个点位仅1个点位未检出PAEs,检出的ΣPAEs范围为nd~28 873.1 ng·L~(-1),与国内其他研究区相比,研究区地下水中PAEs污染水平较重.PAEs及各组分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3个地下水单元PAEs的平均污染水平总体表现为山间沟谷河谷裂隙孔隙水单元(G1)滹沱河冲洪积扇扇顶部孔隙水单元(G2)滹沱河冲洪积扇扇中部孔隙水单元(G3).在G2、G3单元共计39个点位中,有23个点位地下水中的PAEs以邻苯二甲酸甲酯(DMP)为主,而其余点位均因临近周边污染源,地下水中PAEs含量较高,且以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丁酯(DBP)为主.研究区人群饮用受PAEs污染地下水的总非致癌风险指数和总致癌风险指数范围分别为7.6×10-9~1.1×10-2、nd~1.2×10-6,均小于US EPA推荐的可接受的水平,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