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7篇
  免费   542篇
  国内免费   2019篇
安全科学   653篇
废物处理   253篇
环保管理   481篇
综合类   3665篇
基础理论   807篇
污染及防治   1184篇
评价与监测   276篇
社会与环境   320篇
灾害及防治   28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321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335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387篇
  2014年   452篇
  2013年   529篇
  2012年   503篇
  2011年   497篇
  2010年   441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379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1世纪,国民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相应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全球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因此在此背景下,大型企业环保措施的管理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大型企业和相关部门也相应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保持大型企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平衡,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并不是很理想。大型企业环保措施的管理最主要部分就是企业环保成本控制,因此为改善这一情况,对大型企业环保成本控制研究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2.
为了均衡环保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对环保压力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改革。分析了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和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介绍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对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特性,且中国单位产值所需的生产要素较其他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高,但生产率与资金、资源利用率却比其他发达国家低。在面临环保压力时,中国因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影响经济增长,需对经济增长方式做出以下改革:转变生产函数,增加要素生产率,改变要素间相对地位;扩展价值链,使产业升级,提高附加值;改善产业结构,发展服务业。  相似文献   
43.
以株洲市攸县某矿业公司"5·7"重大中毒窒息事故的环境应急监测为例,详细阐述了该事故开展应急监测的全过程。针对锁定污染因子、查找污染源、判断污染团的扩散趋势以及监控敏感点的安全等监测目的设计监测方案。通过监测数据分析确定事故特征因子为CO,其周边环境空气中浓度随着与抽风口距离的增加而快速下降,监测到附近居民区环境空气质量未受事故影响。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2014—2016年湖体水质中氮素质量浓度分析,结合出入湖总氮浓度、水量、湖体水生生态等影响因素,发现太湖水体中总氮浓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各监测点位总氮为0.530 mg/L~5.51 mg/L,时空分布不均,差异明显。时间上,总氮浓度表现为春季最高,夏季和秋季最低,且月均值变化曲线呈现出规律的正弦函数波形。空间上,总氮浓度大致表现出由西部湖区向东部湖区递减的趋势,呈现西部湖区﹥北部湖区﹥南部湖区﹥湖心区﹥东部湖区。要改善湖体水质,不仅要切断污染源,而且要加强水生生态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45.
乌鲁木齐市汽车尾气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乌鲁木齐市主要街道受汽车尾气污染的调查和综合分析得到CO、NOx、HC的污染规律,主要街道路中心空气中CO、NOx日均值已超出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市区主要街道的人行道空气中NOx含量已超出二级标准,Ⅱ、Ⅲ类道路人行道空气中CO含量已超标;在三类街道中,Ⅰ类街道车流量最大,Ⅱ类次之,Ⅲ类最少,而汽车排放尾气对街道空气污染状况为Ⅲ类最重、Ⅱ类次之、Ⅰ类最轻。  相似文献   
46.
灰色模型在确定关键污染因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将灰色模型引入水环境质量评价中 ,通过对某个时间段内污染物原始监测数据的灰色处理 ,从动态演变中找出关键因子 ,客观地判定各污染因子所起的作用 ,并对各因子在下一个时间段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 ,增加了评价的准确性。经过实例运用分析表明 ,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 ,简便易用  相似文献   
47.
Measurements of aerosols were made in 2001 and 2002 at Dunhuang (40 degrees 00'N, 94 degrees 30'E), China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atmospheric particles over the desert areas in the Asian continent. Balloon-borne measurements with an optical particle counter suggested that particle size and concentration had noticeable peaks in super micron size range not only in the boundary mixing layer but also in the free troposphere. Super-micron particle concentration largely decreased in the mid tropopause (from 5 to 10 km; above sea level, a.s.l.). Lidar measurements made during August 2002 at Dunhuang suggested the possibility that mixing of dust particles occurred from near the ground to about 6 km even under calm weather conditions, and a large depolarization ratio of particulate matter was found in the aerosol layer. The top of the aerosol layer was found at heights of nearly 6 km (a.s.l.). It is strongly suggested that nonspherical dust particles (Kosa particles) frequently diffused in the free atmosphere over the Taklamakan desert through small-scale turbulences and are possible sources of dust particles of weak Kosa events that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he free troposphere not only in spring but also in summer over Japanese archipelago. Electron microscopic experiments of the particles collected in the free troposphere confirmed that coarse and nonspherical particles observed by the mineral particle were major components of coarse mode (diameter larger than 1 microm) below about 5 km over Dunhuang, China.  相似文献   
48.
应用320米塔上第一次获得的垂直风速脉动量的垂直分布资料,根据湍流扩散统计理论并结合半经验近似,讨论由欧拉参数估算边界层下层扩散参数的主要方法,得到了湍流统计特征量K_(?)、σ_w及ε随高度和稳定度变化的经验关系,为北京地区大气扩散规律研究及污染模式的建立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9.
IntroductionContaminationofediblevegetationbypersistent,ubiquitouschemicalssuchasPCBs,dioxins,pesticides,andherbicidesprovidesamajorexposureroutetohumans ,domesticanimalsandwildlife .Uptakeoftheseorganicchemicalsbyplant,andsubsequentdistributionintheplan…  相似文献   
50.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几个战略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水平,资源供应日益紧缺,并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从土地资源的潜力来看,我国土地理论的最高人口承载量可能是15—16亿人,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处于临界状态。关键在于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在农业方面采取超常规的增产措施,特别是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我国土地生产潜力东部大于西部,粮食生产的重点应放在中部地带。20亿亩耕地是我国国土资源的精华所在,种植业的主攻方向应放在中产田,并大力加强我国九片商品粮基地的建设。林业建设的战略重点应尽快转向山区。牧业应发展饲料生产,开辟新的饲料基地。从总体看,应强调发展资源节约型的农业,以内涵挖潜为主,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