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74篇 |
免费 | 593篇 |
国内免费 | 86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99篇 |
废物处理 | 158篇 |
环保管理 | 309篇 |
综合类 | 1889篇 |
基础理论 | 697篇 |
污染及防治 | 1017篇 |
评价与监测 | 226篇 |
社会与环境 | 140篇 |
灾害及防治 | 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2篇 |
2023年 | 112篇 |
2022年 | 186篇 |
2021年 | 177篇 |
2020年 | 167篇 |
2019年 | 127篇 |
2018年 | 149篇 |
2017年 | 185篇 |
2016年 | 193篇 |
2015年 | 176篇 |
2014年 | 234篇 |
2013年 | 334篇 |
2012年 | 278篇 |
2011年 | 292篇 |
2010年 | 249篇 |
2009年 | 246篇 |
2008年 | 241篇 |
2007年 | 218篇 |
2006年 | 187篇 |
2005年 | 150篇 |
2004年 | 104篇 |
2003年 | 122篇 |
2002年 | 92篇 |
2001年 | 78篇 |
2000年 | 76篇 |
1999年 | 57篇 |
1998年 | 62篇 |
1997年 | 47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73年 | 2篇 |
197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分析了应急监测装备的配置形势,提出了应急监测装备的配置思想和配置原则,剖析了配置的关键点在于实现快速响应功能,准确、快速监测数据获取功能,快速解析、准确判断污染趋势功能,图像和声讯实时双向传输功能,以及安全保障和防护功能. 相似文献
992.
99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活性炭纤维负载TiO2催化剂(TiO2/ACF),并通过SEM和XRD等手段对TiO2/ACF进行了表征。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催化材料的电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5 ℃、初始DMP质量浓度为100.0 mg/L、电解质Na2SO4质量浓度为100 mg/L、电流密度为62.5 mA/cm2、电极板间距为4 cm的条件下,经过40 min的降解,DMP质量浓度为1.8 mg/L,DMP去除率为98.2%;TiO2/ACF在反应过程中可以原位再生,经6次重复使用后仍保持很高的催化活性,对DMP的去除率仍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94.
靛蓝牛仔布印染废水组分复杂,浓度高、水量大,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为了有效降低后续生物处理单元的负荷,采用铁炭微电解工艺对该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正交实验考察pH、反应时间及铁炭比处理效果的影响规律及COD去除反应动力学,并对各因素作了单因素影响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铁炭微电解法是预处理靛蓝牛仔布印染废水的一种有效方法,在Fe/C为2:1、pH为3的条件下反应90 min,铁炭微电解出水COD的去除率在49.2%,色度去除率达到80%,该印染废水经微电解处理后,BOD5/COD比值可从原来的0.248上升至0.436,可生化性明显提高.此外,微电解预处理靛蓝牛仔布印染废水中COD的去除反应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995.
染色体的畸变分析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的遗传毒理学方法,可用来探讨诱变物对生物遗传系统的影响。目前人们多利用鼠类、赤麂及人的培养细胞来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其它材料很少见,蜚蠊(俗称蟑螂)是一种重要的卫生昆虫,也是一种较好的遗传学研究材料,其分布广泛,与人的日常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能否利用它作为一种污染的监测因子呢?我们利用褐斑大蠊(Periplaneta brunnea,Burmeister 1838)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996.
997.
纳米Fe3O4/CeO2-H2O2非均相类Fenton体系对3,4-二氯三氟甲苯的降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浸渍法制备的新型纳米Fe3O4/Ce O2为催化剂,3,4-二氯三氟甲苯(3,4-DCBTE)为目标污染物,在Fe3O4/Ce O2-H2O2非均相类Fenton体系中对目标污染物的降解进行研究,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和温度、p H、H2O2投加量等因素对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纳米Fe3O4/Ce O2作为催化剂的非均相类Fenton体系对3,4-二氯三氟甲苯的处理效果极佳;随着温度的升高,纳米Fe3O4/Ce O2的催化效果不断提高;在偏酸性环境中,p H越低催化效果越好,p H=2时反应去除效率可达96.67%;随着H2O2投加量的增加,3,4-二氯三氟甲苯的降解效率先提高后降低,投加量为15 mg·L-1时去除效果最好可达99.47%;随着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加,同样出现了处理效果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投加量为0.5 g·L-1时催化效果最好可达99.64%.在以纳米Fe3O4/Ce O2为催化剂的非均相类Fenton体系中,3,4-二氯三氟甲苯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所需活化能较低只需30.26 k J·mol-1. 相似文献
998.
Photore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valent inorganic mercury(Hg~(2+)) in the presence of specific algae species are still not well know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living/dead algae species, including Aphanizomenon flosaquae(AF) and Microcystis aeruginosa(MA), on the photoreduction rate of Hg~(2+)under various light condition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percentage reduction of Hg~(2+)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radiation wavelengths, and dramatically decreased with the presence of algae. The highest percentage reduction of Hg~(2+)was induced by UV-A, followed by UV-B, visible light and dark for both living and dead AF, and the order was dark UV-A UV-B visible light for both living and dead MA. There were two aspects, i.e., energy and attenuation rate of light radiation and excrementitious generated from algae metabolisms, wer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es of Hg~(2+)photoreduction with the presence of algae under different light conditions. The percentage reduction of Hg~(2+)decreased from 15% to 11% when living and dead AF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by 10 times(from 106 to 105 cells/mL), and decreased from 11% to ~ 9% in the case of living and dead MA increased. Algae can adsorb Hg~(2+)and decre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free Hg~(2+), thus inhibiting Hg~(2+)photoreduction, especially under the conditions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of alga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percentage reduction of Hg~(2+)between living and dead treatments of algae species.The result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algae in Hg~(2+)photoreduction. 相似文献
999.
好氧硝化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性能和膜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实验研究了好氧硝化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AGMBR的处理性能,并将其与活性污泥膜生物反应器ASMBR进行对比,考察了颗粒污泥在减缓膜污染中所起的作用.好氧硝化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AGMBR连续稳定运行102 d,系统具有良好的去除有机物和同时硝化反硝化能力,在进水COD和NH+4-N浓度分别为500和200 mg/L时,COD、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6%、94%和45%以上.颗粒污泥有效减缓了膜污染,延长了膜清洗的周期,AGMBR中的膜污染以膜孔堵塞为主,占总阻力的64.81%;滤饼层的阻力为2.1×1012m-1,远小于ASMBR中的16.07×10m-1;膜清洗周期是相同条件下ASMBR的2.43倍以上;而且AGMBR内不断有新颗粒生成,维持了AGMBR系统性能和运行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00.
用聚合硫酸铁(PFS)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制备了复合混凝剂—聚合硫酸铁-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FS-PDM),并对微污染的流溪河水源水进行了强化混凝处理,对比分析了复合混凝剂与PFS2种处理的混凝效果.结果表明,与单独用PFS相比,用复合混凝剂处理冬季微污染流溪河水源水时,其对浊度、UV254及藻类去除能力更强;当投加量为3mg/L(以Fe计)时,PFS-PDM复合混凝剂的去浊率、除藻率和UV254去除率,分别提高22.1%、19.5%、14.9%,表现出优良的强化混凝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