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88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239篇
基础理论   84篇
污染及防治   179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1.
曝气对遮光条件下藻类消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斜生栅藻和铜绿微囊藻为材料,分析低光照度范围内藻类光合作用特性和呼吸速率,研究曝气对遮光条件下藻类消亡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25±1) ℃时斜生栅藻和铜绿微囊藻的光补偿点分别为600、720 lx,呼吸速率分别为89、57 μmol/(mg*h);光照度低于光补偿点,藻类内源呼吸导致水体DO浓度降低;单纯遮光(光照度为0 lx)处理7 d,斜生栅藻和铜绿微囊藻生物量去除率(以OD650计)分别为17.2%和39.1%;增加曝气措施后,斜生栅藻和铜绿微囊藻去除率分别上升到71.3%和92.0%,曝气能有效促进藻类消亡.实验数据拟合结果证明,藻细胞消亡符合藻细胞内源呼吸-衰减模型.  相似文献   
612.
超临界CO2回收线路板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了超临界CO2回收废弃印刷线路板的实验。以温度、压强、时间和夹带剂为实验因素,通过对实验前后样本在重量、厚度、弯曲强度和断裂强度四方面变化的分析考察了各实验因素对实验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超临界CO2法回收印刷线路板的最主要因素为温度、时间和夹带剂,超临界CO2法回收废弃印刷线路板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270℃,压强大于7.38MPa,时间3h,夹带剂(水)160mL。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压强对实验结果的非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613.
菌根真菌对环境污染物的降解、转化能力概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菌根是高等植物与真菌形成的共生体,菌根真菌与许多微生物一样,也能有效的降解,转化的环境污染物,且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该文综合叙述了国内外在菌根真菌外在苗条奶真菌降解和转化木质素,多氯联苯,除草剂,有毒金属等环境污染物方面的研究进展,显示出菌根真菌是一大类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的,不容忽视的微生物群。  相似文献   
614.
五大连池水体中氮素分布及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五大连池水体的总氮、氨氮、硝氮3项指标.得出水体氮素的年度变化规律及相关性,即总氮和氨氮、氨态氮与硝态氮两组指标的相关性很高,总氮与硝态氮之间相关性较弱.3种指标都是冬季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总氮在春季最低随后升高,氨态氮和硝态氮在春夏秋季均维持较低水平,且结合3者变化规律,夏季和秋季...  相似文献   
615.
浅析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化工企业的许多产品、中间体、原料大都属于易燃、易爆或有毒的危险品,同时由于风险事故本身的不确定性,项目的环境风险定量分析难度很大。因此,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已经成为中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化工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16.
氢氧化钙除河道水中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氢氧化钙去除河道水的总磷。结果表明:在先1分钟300r/min快速搅拌,后5分钟40r/min搅拌的条件下,直接投加1250mg·L^-1。氢氧化钙时,出水总磷为0.046mg·L^-1,可达到《景观娱乐用水标准》(GB12941—91)中C类标准(11P≤0.05mg·L^-1)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类标准(TP≤0.1mg·L^-1);在同样的反应条件下,预先调节水样pH至10,投加量达到3250mg·L^-1时,出水总磷达0.068mg·L^-1。该药剂对COD和浊度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但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17.
紫外-微臭氧处理饮用水中有机优先污染物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自来水水质下降,研究开发给水深度处理技术刻不容缓。本文采用新型紫外—微臭氧工艺处理自来水中常见的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邻-二氯苯、对-二氯苯、1,2,4-三氯苯和六氯苯等6种优先污染物。处理结果表明,与紫外—臭氧工艺相比,本项技术作为自来水深度净化手段,具有效果基本相等,设备大幅度简化,运行费用低廉,更易于推广的优点。光化学氧化,紫外微臭氧,优先污染物,饮用水处理  相似文献   
618.
不同形态铝对小麦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铝在不同pH条件下的形态分布,测定了单核铝和多核铝对小麦根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Ala和Alb激发了小麦根SOD活性;POD活性在pH≤5.0时被显著激活,而当 pH≥5,5,Ala与Alb浓度较低时PDD被显著地抑制;SOD与POD活性均在pH4.5,75μmol·l-1[Al]时达到本实验最高值,与Alb浓度的增加相关.本实验结果显示两种形态的铝对植物的致毒机理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19.
针对含油污水处理将朝着低污染、低成本、易操作、结构紧凑、高效处理方向发展的要求,围绕离心气浮处理技术进行综述。将迄今各种含油污水离心气浮处理技术分为:基于充气水力旋流器的气浮旋流组合、气浮与常规水力旋流器单体组合、气浮与低强度旋流离心力场组合三大类,并对其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国外采油污水处理的最新进展表明,紧凑型旋流气浮组合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20.
Concentrations of atmospheric PM10 and chemical components (including twenty-one elements, nine ions, organic carbon (OC) and elemental carbon (EC)) were measured at five sites in a heavily industrial region of Shenzhen, China in 2005. Results showed that PM10 concentrations exhibited the highest values at 264 μg/m3 at the site near a harbor with the influence of harbor activities. Sulfur exhibited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from 2419 to 3995 ng/m3) of all the studied elements,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influence of coal used as fuel in this area for industrial plants. This was verified by the high mass percentages of SO42-, which accounted for 34.3%-39.7% of the total ions. NO3-/SO42- ratios varied from 0.64-0.71, which implies coal combustion was predominant compared with vehicle emission. The anion/cation ratios range was close to 0.95, indicating anion deficiency in this region. The harbor site showed the highest OC and EC concentrations, with the influence of emission from vessels. Secondary organic carbon accounted for about 22.6%-38.7% of OC, with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ccurring at the site adjacent to a coal-fired power plant and wood plant. The mass closure model performed well in this heavily industrial region, with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obtained between chemically determined and gravimetrically measured PM10 mass. The main constituents of PM10 were found to be organic materials (30.9%-69.5%), followed by secondary inorganic aerosol (7.9%-25.0%), crustal materials (6.7%-13.8%), elemental carbon (3.5%-10.8%), sea salt (2.4%-6.2%) and trace elements (2.0%-4.9%) in this heavily industrialized reg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main sources for particulate matter in this industrial region were crustal materials and coal/wood combustion, oil combustion, secondary aerosols, industrial processes and vehicle emi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